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硅溶胶含量复合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高硅溶胶含量的硅溶胶/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和Zeta电位等的测试,研究了引发体系、硅溶胶含量对复合乳液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复合乳液聚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远远优于热引发体系;当硅溶胶含量达到45%~50%时,体系的稳定性、黏度等最佳,粒径最小,粒径分布最窄,Zeta电位最大。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硅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在无乳化剂情况下进行乳液聚合,得到超支化无皂硅丙乳液;红外光谱确定环硅烷已开环聚合,且与其它单体共聚;讨论了开环无规共聚法和开环核壳共聚法两种工艺对乳液凝胶率、粒径、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粒径分析、热重分析和TEM分析表明核壳共聚法得到的乳液凝胶率低0.12%、粒径小70nm、最大热分解失重峰504.5℃,乳液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可聚合乳化剂改性对弹性丙烯酸酯乳液乳胶粒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烯丙基羟烷基磺酸钠作为可聚合乳化剂,改性合成了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它对乳化剂的最低用量和乳胶粒粒径的影响,探讨了乳胶粒粒径变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烯丙基羟烷基磺酸钠的使用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降低了乳化剂的最低用量;随着其用量的提高,乳胶粒的粒径变大,由原来的低于50nm最终提高到670nm,从而使乳液的蓝色散射光泽变弱,当其用量达到0.73%时蓝色光泽消失。  相似文献   

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纳米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研究了氧化硅形态、氧化硅加料方式、乳化剂掺量对核壳复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硅形态采用胶体二氧化硅,并且预先单体与乳化剂混合对核壳复合乳液的稳定性有利.乳化剂的最佳掺量为单体量的1.8%~3.0%左右,掺量过高,乳胶粒子粒径太小,乳胶粒子表面能过高,且单位乳胶粒表面电荷密度和电位绝对值降低,乳液的稳定性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有机和分子级消泡剂在起泡液和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中的性能,考察了添加工艺和测试方法对消泡剂消泡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消泡剂的消泡机理,综合选出了最适合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的消泡剂.结果表明:消泡剂的相容性和消泡能力成反比;在极短时间范围内,0.2%用量的消泡剂在起泡液中的动态吸附过程由扩散控制;分子级消泡剂适用于"架桥-铺展"机理,而有机消泡剂适用于"架桥-铺展"和"架桥-脱湿"机理;消泡剂的加入对水性丙烯酸胶黏剂乳液的黏度、粒径和存储稳定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具多层核壳结构室温自交联乳液,研究了乳胶粒组成和结构对乳液电解质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间层单体分率或MMA/BA比值增大、MAA用量增加及中间层聚合时加入分子量调节剂,均使核壳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降低,但却有利于核壳乳液贮存稳定性的提高。各层官能团单体按比例增大时,核壳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降低;核壳乳液在DMAEMA用量为6%时可获得最大的电解质稳定性。水溶性单体MAA和AA或分子量调节剂的引入有利于核壳乳液贮存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单体,在无乳化剂情况下,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钠)和烯丙基羟乙基醚共聚物替代乳化剂制备自乳化硅丙乳液的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体系pH=5±0.5,引发剂为K2S2O8:NaHSO3=2:1,用量为单体总量0.5%时,最佳配方为MAA:AOE:YDH:V4:MMA=8:9:4:20:59,凝胶率0.1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环硅烷已开环,且所有单体均已参加共聚反应;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无皂硅丙乳液热稳定性好,最大热分解温度为449℃;通过TEM和SEM对乳液及胶膜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乳液平均粒径158nm,PDI=0.031,Zeta=-53.9mV,粒径分布窄,具有单分散性,乳液成膜性好,胶膜平整细腻,适于制备建筑涂料。  相似文献   

8.
Ⅱ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及其固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先合成了含有环氧树脂基团和表面活性基团的反应性环氧树脂乳化剂,再用该乳化剂并借助于相反转技术制备Ⅱ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稳定性,分散相粒径和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系统的成膜机理及其适有期。研究发现,乳化剂浓度合适时,所制得的乳液稳定性较好,分散相粒子的平均粒径较小,因而相应形成的兴膜是均匀,完全固化的硬膜,其硬度较高,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成膜机理与溶剂环氧树脂体系的成膜机理不同,其适用期应用涂膜光泽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对于工程尺度的离散元隧道模型,颗粒尺寸是决定模型计算准确性以及效率的重要参数。引入隧道直径与平均粒径之比(特征长度比Ra=D/D50)度量颗粒的相对尺寸,研究不同工况下相对粒径对离散元模型中应力、位移以及胶结破坏的影响。通过离散元结果与解析解对比和胶结破坏率分析,给出可获得高精度模拟结果的特征长度比范围。结果表明:无胶结破坏时,离散元径向应力误差略大于环向应力误差;相比于等压情况,不等压情况下平均位移误差将增大,当Ra>35,离散元应力、位移与解析解误差将收敛至10%以内;发生胶结破坏时,破坏域范围达到稳定;对测量圆大小的分析显示,当圆内颗粒数目大于150左右时可以有效减小相对粒径较大时的应力误差。  相似文献   

10.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阴离子型无皂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VAc/NaAA)阴离子型无皂乳液聚合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共聚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及乳液性质的影响,考察了单体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测定了乳液的稳定性、黏度、吸水率、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等性能,并根据机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张翠梅 《化学建材》2007,23(2):13-16
用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出聚合物/乳化剂大于15:1、粒径34.3nm、多分散性为0.176的纯丙微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剂种类用量、电解质用量、温度、搅拌对乳液粒径及性能.要求缓慢搅拌,并严格控制滴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
李淑娟  刘祥萱  王煊军 《化学建材》2007,23(1):26-28,34
运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OP-10/JFC/戊醇非离子复合乳化剂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类型、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单体加入方式和含量、pH值、硫醇对微乳液聚合过程中稳定性和光泽度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透射电镜(TEM)对微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胶粒粒径在10~60 nm,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溶胀含丙烯酸 β 羟丙酯 (HPA)的自乳化阴离子型聚氨酯 (PU)乳液 ,自由基共聚合得到PU MMA复合乳液。通过粒度分布仪 (PCS) ,透射电镜 (TEM)和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乳液性能随着MMA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 ,复合乳液的粒径增大 ,粒径分散度下降 ,粒子刚性增强 ,使粒子形态规整。此外 ,在不同剪切应力作用下 ,PU乳液和PU MMA复合乳液均呈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14.
杜雪洁 《山西建筑》2014,(24):124+201-124
针对乳化沥青乳化困难、乳液贮存稳定性差等问题,以乳液性能、混合料施工性能及路用性能为基础,并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乳液制备过程中常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影响乳液乳化效果的乳化剂因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最佳乳化剂复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地下盐穴储库在存储运营过程中洞室内的高温是关乎盐穴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将地下盐穴储库的形状简化为球形,考虑温度不均匀变化产生的热应力以及温度对黏聚力的影响,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理想弹塑性模型以及非关联的流动法则,得到了存储内压、地应力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盐穴储库围岩应力及位移的解析解答,与相同假定下有限元模型的结果吻合很好。分析了温度以及温度引起的盐岩黏聚力劣化对盐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于盐穴洞室的稳定性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温度升高促进了塑性区半径和变形的扩展;高温差下盐岩黏聚力劣化对塑性区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土显微结构特征与震陷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的动力学性质与其微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黄土显微结构特征因生成地质环境和应力历史的不同有较大差别,其中,架空孔隙的大小,颗粒粒径分布,颗粒类别均是黄土产生残余应变的主要内因,它们直接影响到黄土结构的力学稳定性。本文基于西安、宝鸡、山西、兰州、通渭、永登、会宁等地黄土的电镜照片,用图像处理软件获取相关参数,并将其与震陷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架空孔隙面积,粒径偏斜度和粒径分布峰值与黄土震陷系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为此,作者将架空孔隙面积与粒径偏斜度之和定义为表征黄土震陷性大小的“微结构特征参数”。进而结合对不同地区黄土孔隙排列方式、颗粒特点及其胶结程度等的分析,按照震陷性强弱提出了较为简单的黄土微结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移动刚体(GMO)方法,将新拌自密实混凝土(SCC)视为粗骨料与砂浆相混合的两相固液介质,对粗骨料运动及静态离析现象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分析了砂浆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对粗骨料运动过程的影响,研究了3种级配的SCC中粗骨料在砂浆中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砂浆的屈服应力对SCC静态离析具有显著影响,而砂浆...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固含量大于43%的阳离子型XKP-1苯丙乳液,通过红外光谱、Zeta电位、粒度分析对自制的乳液进行了表征。对自制与市售P-0、P-1苯丙乳液改性CA砂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自制的阳离子型苯丙乳液的CA砂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小,可工作时间达到210 min以上,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普通法合成木器涂料用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跃焕  张翠梅  杨卓如 《化学建材》2004,20(5):22-24,27
用滴加种子单体的普通乳液聚合工艺,合成出ω(乳化剂)=1 ̄2%,ω(聚合物)>50%, 粒径35.6nm、多分散性0.133,半透、微蓝,稳定的木器涂料用纯丙微乳液。胶膜光泽(60o)87,摆杆硬度0.67,柔韧性小于1mm,附着力1 ̄2级,抗冲击性(正/反)50/50(kg·cm)。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酯乳液的成膜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最低成膜温度和玻璃化温度的测试,系统地考察了粒径、成膜温度、水的塑化作用对丙烯酸酯乳液成膜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具有特殊分子形态的寡链聚合物的成膜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液的成膜变形力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聚合物的亲水性越大,水的塑化作用越强;成膜温度太高,分子链在空间构象上的物理缠绕程度减小,形成涂膜抵抗外力的能力下降.寡链高聚物由于分子链间的缠结密度较小和具有较高的构象能,因此成膜变形力大于相互穿透的多分子链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