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2)
"王魁故事"在宋朝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大众的欢迎和喜爱,而王魁故事中的"桂英"也因其独具特色的性格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尤其是话本《王魁》和传奇《焚香记》两部作品中,桂英的形象都深入人心。通过两部作品中对桂英形象的全面分析,观看桂英这一形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5)
<正>鲁迅先生的有一篇文章叫《拿来主义》,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文章前半部分总结和批判了近百年来统治阶级实行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两种错误反动的对外政策,揭露了帝国主义把"鸦片""废枪炮"等东西向我们"送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7):105-106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和莫言的《丰乳肥臀》这两部小说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具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一种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但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方式、程度和最终结果不同,《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表现为一种男性的附庸式存在,是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丰乳肥臀》中的女性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父权制社会的激烈反抗者。"同中有异"使两部小说之间有了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0)
鲁迅先生发表于1925年的小说《伤逝》与夏目漱石先生发表于1914年的小说《心》,虽然两位作者的国别不同,创作年代不同,但都描写了20世纪初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笔者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两部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比较,得出身处社会动荡时期迷茫不安的知识分子形象异同,以期对两位各自民族的伟大作家的契合与差异予以比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5)
《憩园》是巴金创作生涯的转型之作,此时巴金的创作理念逐渐从"我控诉"转变为"我同情",这种理念的转变与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本文通过与同时期创作的电影《小城之春》做对比,品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巴金创作理念的转变。从两部作品的创作理念中,挖掘时代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6):91-94
作为"他者"身份出现的东方形象一直以来是东西方交流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意识观念的革新,世界对东方的态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本文将通过形象学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全面解析华裔作家黄哲伦的作品《蝴蝶君》,旨在通过文本中人物间的言语心理等权力机制揭示西方社会眼中的东方形象并发掘文本所展现的当代东西方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弗吉尼亚·吴尔夫是英国现代主义的代表女作家以及意识流的代表人物,她的第四部作品《达洛维夫人》自1925年出版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长期以来评论的焦点往往局限于作品的现代主义技巧和女性主义倾向。其实,吴尔夫小说中的社会政治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通过浅析《达洛维夫人》中,彼得在帝国主义视野下的"他者"形象,试图揭示吴尔夫的后殖民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6)
詹姆斯·希尔顿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在成功塑造了极具神秘色彩的两个东方人喇嘛张和满族公主罗珍的同时,也生动地刻画了性格各异却有形成统一体的各类西方人。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各具代表性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看待香格里拉和东方人这个"他者"形象存在天壤之别。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形态各异的西方人,力图揭示作家潜在的东方主义情节和特定的文化动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
张洁的《无字》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旨在全面展示女性主体成长的成长小说。两部作品记录女性生命成长的历史时,都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主人公的"出走"与皈依,展现了女性为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与逆境顽强抗争,从而独立自强的心路历程。两部小说将主人公的成长均集结到"皈依"。简·爱的皈依是"复归乐园",吴为的皈依却是"走向死亡","殊途"同"皈"体现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描述女性成长的生命史和心灵史,两部作品都采用了自传性叙事的表现方式,由此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
张洁的《无字》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旨在全面展示女性主体成长的成长小说。两部作品记录女性生命成长的历史时,都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主人公的"出走"与皈依,展现了女性为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与逆境顽强抗争,从而独立自强的心路历程。两部小说将主人公的成长均集结到"皈依"。简·爱的皈依是"复归乐园",吴为的皈依却是"走向死亡","殊途"同"皈"体现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描述女性成长的生命史和心灵史,两部作品都采用了自传性叙事的表现方式,由此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