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5)
当前世界的形式愈加复杂,金融危机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国际投资格局出现分化,再加上多边贸易的调整,各个国家的形式都很严峻。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就是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也是发展的必然。“一带一路”建设政策有益于各国人民的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政策的实施,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对自由贸易体系进行有效的维护。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WTO规则存在弊端、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美欧经济、美国大力实施新的战略布局的背景下,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和国际服务贸易协定三大谈判正在促进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形成。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国际贸易新规则在制度规范和国内改革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思考,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策建议:加强自由贸易理论研究;积极发展双多边区域协议,争取参与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利用国际形势倒逼国内改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6)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在降低服务贸易壁垒、赋能服务贸易的诉求下,各区域贸易协定纷纷在便利服务贸易方面制定了增强的纪律。梳理了、欧盟和加拿大之间的综合性经济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以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三大区域贸易协定中服务贸易便利化规定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政策启示。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建议,透明度安排上尽快取得突破,重视国内规制改革,加快资格互认,规范自然人移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1):236-237
随着各国经济的开放型发展,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拥有160个成员国(截至2014年6月26日)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在降低贸易壁垒、协调国家之间贸易与经济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所支撑的多边贸易体制,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对话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然而,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难以协调,使人们开始质疑多边贸易体制。与此同时,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又对WTO多边贸易体制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7)
2013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分析海南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与优势,提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应打造临港产业区、贸易物流区、金融综合区;重点发展航空旅游、海洋经济、热带农业、离岸金融及健康医疗产业;完善海南自贸区监管制度,以增强海南经济实力,拓展区域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107-108
美国制造的中美贸易摩擦,事实上是对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发起的挑战,反映出国际贸易法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各国国内贸易法与WTO规则存在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客观上要求WTO规则不断发展,但WTO制定规则实行一票否决制,改变或达成一致都是极为困难的;另一方面,在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认识上,各成员国之间分歧巨大。对美国来说,《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构成一项需要严格解释的合同,只有明确的管辖范围内的争端事项才能诉诸于WTO争端解决机制。但对其他一些成员国来说,它却是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上诉机构据以运行的"宪法",赋予这些机构对其做出解释和制定实施规则的权力,以解决一些模糊事项。此外,国际贸易法的发展上还呈现出区域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愈加盛行的趋势。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现状,中国也需要根据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尽快完善包括对外贸易谈判机制、贸易救济法律制度、执行世贸组织裁决的国内机制、中国对外贸易报复机制等内容的国内贸易法及知识产权法,加紧磋商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定,并在对外投资上鼓励"绿地投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当代世界经济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显著特点,而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中,强调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对接,逐步建立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建立,可以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保障,与此同时也为未来的外贸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20,(9)
随着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快速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协同发展成为现实之需。文章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概念与内涵、发展与规划协同的内在逻辑梳理,从空间发展规划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片区分布,结合各批次园区和片区的地理分布、空间特征、类型功能等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划分为九大板块,并从细分区块、类型区域、功能组团角度对九大板块进行空间发展的规划组织探索。在此基础上,基于时空类型、发展支撑、功能组团的差异特征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旧板块之间的制度创新协同、大小板块之间的战略目标协同、各类板块之间的发展功能协同展开探索,以期为空间发展规划视角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20,(9)
边境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特殊的政策经济区及典型的制度空间。文章尝试从制度视角探讨边境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空间生产机制,发现其表征为明显的制度空间化与空间制度化循环演变过程。制度通过点、线、面、域、云五类物质空间的表达与组合,实现制度由社会性存在向空间性存在转化,推动空间解构与空间重构,从而形塑出新的空间;而经由前制度形塑的空间则以其特性和潜在价值引导新的制度安排,激发和实现制度变迁与制度扩散。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经历了边境合作、边民互市、保税贸易及自由贸易试验等制度变迁和对应的空间发展,这一发展是典型的制度安排与空间生产循环交替过程。在制度空间化过程中,空间规划需在自由贸易试验制度下做好功能的适应性升级、布局的区域化协同、空间的全域化管治及风貌的特色化彰显;在空间制度化过程中,需根据边境地区空间特性细化制度安排,并推进中越跨境自由贸易制度创新和跨境合作区的设立,引导新的制度和形塑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20,(9)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重要的政策试验区,与其他不同试验区在同一空间中叠加、融合将产生显著的制度集成效应。文章以成都自由贸易试验区双流片区为例,研究其发展历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各类重要的政策试验区的叠加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度集成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模式下产业和空间安排的若干建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代表的政策试验区建设的核心本义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降低制度型交易成本。各类政策试验区不应各自为政,而应通过政策融合、制度集成将政策效应放大。同一空间中叠加多重政策区的地区应积极研究如何建立制度集成的体制机制,为新兴产业营造、科研技术创新、消费市场培育及腹地纵深厚植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