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3)
根据统计数据,自2009年,我国并购交易市场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并购数量爆炸式增长,交易规模大幅增加。2015年并购交易数量和规模都创历史最高,本年度的交易项目多达6606笔,交易规模超过31149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了19%。在这样一个并购热潮之中,业绩承诺制度在并购重组中的运用也越发普遍。但是,由于业绩承诺制度在国内运用的时间并不长久,相关规范制度也并不完备,因此在签订业绩承诺制度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许多机会主义行为。为了研究盈余管理与业绩承诺的关系,深入了解我国并购重组背景下的业绩承诺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机以及利用业绩承诺作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探究并购重组活动中,标的公司为了减轻大股东业绩补偿压力,是否存在利用盈余管理进行粉饰业绩的行为,进一步分析它们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3)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并购重组浪潮迭起,并购交易总额逐年攀升。随之也产生了大量"高估值、高溢价"的并购现象,上市公司中商誉规模在不断增加。并购商誉问题已逐渐凸显,尤其是巨额商誉减值已经成为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一项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对商誉进行后续计量,如何使因商誉引起的相关财务信息更客观地反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企业业绩承诺的合理性、当前商誉减值准则存在的缺陷以及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3)
文章以我国A股2009—201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观测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并购商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的并购商誉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越容易进行并购交易,进而增加企业并购商誉。考虑到股东在企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进一步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上述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会影响管理层权力与并购商誉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越高的企业,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制约能力越强,能抑制管理层的盲目并购交易,从而减弱管理层权力与并购商誉之间存在的正向关系。最后提出了优化企业治理机制与治理环境,保证管理层与股东价值导向一致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我国正处于企业并购热潮中,并购已然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外延式发展、增强自身实力的一条"捷径",高溢价并购越来越普遍,其所确认的高额商誉势必会面临日后巨大的商誉减值风险,企业随时面临商誉减值导致当期利润亏损的压力。高额商誉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轻资产"公司的大量出现和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平衡报表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在介绍商誉理论基础、确认及后续计量的基础上,运用多家上市公司的示例分析当下高额商誉产生的原因,探讨管控高额商誉与利润操纵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6)
随着产业集中化和规模经济优势的逐渐凸显,企业间逐渐形成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交易成为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部分上市公司有目的的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阐明关联方交易概念及产生的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对关联方交易进行分类界定,并对上市公司基于盈余管理目的的关联方交易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不当关联方交易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3)
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宏观环境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上高溢价、高估值的并购交易不断涌现,这些交易往往会导致巨额商誉。近年来计提巨额商誉减值造成企业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事件频频发生,给公司和投资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几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呈现爆发增长势头,上市公司商誉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超利润的增长速度,加大了经济风险,商誉泡沫不容小觑。本文研究商誉泡沫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建议加强并购重组"双高"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商誉泡沫的产生,使我国经济能够平稳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本文以2012—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真实盈余管理对后续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不仅影响短期价值,更是持续损害企业长期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规模具有调节作用,即规模越大,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损害作用有所缓解。规模如何影响真实盈余管理学术界并未有定论,本文补充了真实盈余管理与规模间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3)
本文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产权性质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期厘清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审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而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这说明国有企业更偏好于真实盈余管理,同时随着国有股比例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表现出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99-113
随着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热情的不断高涨,巨额商誉的出现和快速增长引起了监管层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发生并购且产生商誉的全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宏观制度视角考察政府补贴对并购商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会增加公司的并购商誉;代理成本和过度自信在政府补贴影响并购商誉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传导作用。进一步区分不同市场化程度后发现,政府补贴与并购商誉的正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低市场化进程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以我国2014-2016年的制造业A股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修正的Jones模型中加入总资产报酬率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采用异常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费用三个指标衡量真实盈余管理,考察公司规模对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两者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显著正相关。提出的建议包括: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有效抑制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