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22,(5):47-52
对宋代无和亲这一独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并以昭君诗为主,解读此现象对两宋和亲题材诗歌的影响,希望达到以诗证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2):115-117
"以诗为词"是历代论词者对苏轼词的固有评价,对"以诗为词"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词学史上讨论已久的问题。然而,大多数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解读,都只关注到协律、风格、题材、技巧等苏轼词的外在特点,很少对"以诗为词"进行深入源头式的探究。因此,本文采取寻源究底的方式,从何以形成对苏轼词"以诗为词"的评价的角度探讨"以诗为词"这一概念的深层内含,得到"以诗为词"实际包含着创作动机的"以词代诗"、贯通诗词的"东坡气质"、接受视角的"以诗论词"三个层面内含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宋代港市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山 《城市规划》2004,28(5):68-70
通过追述中国宋代港市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推动下,在空间形态和结构上所产生的一系列突破性的发展和变化,试图在管窥中国古代商业城市的渐进性的变革过程的同时,努力复原这种城市革命所带来的具有世界性开放特征的城市文化的场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86-90
《当下》是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2015年推出的最新力作。这部诗集包含"旅行者""当地人""祖先"和"此刻出发"四个部分,是斯奈德日常生活的截面,也是一部时空交错的穿越行记。《当下》将生态的处所、虚幻的想象、互融的诗画、伸缩的时间等因素羼杂交织在一起,构筑了一个无限开放又不断内延的诗学空间,完美诠释了诗人身在当下、心怀古今的诗歌人生。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1)
宋代金石学的兴起促成了诸多金石图录的修纂,也开启了器物造作的仿古之风。这种风气绵延至明清,在官私造作和装饰中都有体现,而金石图录在其中起到了范本的作用。仿古风气在演进中不断发生变化,从维护三代礼制转为关注现世生活,明清之时,仿古造作与装饰中典雅的"古意"逐渐演进为活泼的"时风"。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6)
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最具代表性、对现代中国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该文以宋代美学背景和绘画特点为视点观察现当代中国艺术环境,中国传统美学扮演着什么角色,两者有什么关联,这是每位艺术创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追问。现当代艺术背景下的中国画将怎样参与到艺术全球化的进程中,怎样才能使作品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作为当代不可或缺的元素存在下去,是每一位中国画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7)
绘画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所呈现出来的真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宋代绘画作为中国绘画史的一个高峰,与当时整个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宋代画家大量地以现实生活内容为题材开展创作。从肯定人生价值的角度出发,宋代绘画的"写实"精神超越了其艺术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
对文学文本的理解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受到关注,而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进展又为文本的理解赋予了新的含义。与认知科学相关联的认知诗学关注文本如何被理解以及语义如何产生,其广泛的跨学科性拓展了对文学理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认知诗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式,探究文本的风格对读者的潜在作用,为文学文本的理解过程提供语义产生的依据。认知诗学还可借助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与认知相关的学科的研究成果而逐渐进入认知理解深层,将文学思维和人的基本思维相结合,从新的视角阐释对文本世界的感知以及情景想象的产生来源,从而较深入地触及文学理解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作为"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会议的开场发言,文章从建筑史学的角度阐述了建构的话语与建造的诗学的关系,并呼吁建立一种面向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遗产和当代实践的中国建筑的建构话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1)
当今经济飞速发展,观念不断更新,社会处于转型的新时期,本人结合了当前校内外的形势和实际工作情况,对建设和谐班级体之于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天地一家     
天,高远于上;地,浊重在下。坐落于天地之间、西湖之畔的“天地一家”正取意于“容四方真味,和天地一家”。继承其一贯的主题餐厅做法,此间杭州店全力打造的是“南宋柔情”。全店以南宋古典风格作为参照,以质朴亲切的基调来迎合西湖柔美动人的风情,店内的图案、瓷器、餐具、灯具  相似文献   

12.
构件样式相较实际建成年代有所滞后的问题,在闽浙一带是个常见现象,这与该地区交通闭塞、社会风气守旧有关.一方面这为我们提供了早期建筑样式的间接标本,有助于弥补该地区早期遗构数量不足的缺憾;另一方面,样式随年代演进的特征不够明显,导致我们在判断某些遗构的实际建造年代时,容易产生讹误,仅凭样式的古老,而将其实物的年代断得过早,产生误导.该文以时思寺大殿为例,指出其实际建造年代为清初,而非一般认为的元末,探讨其样式与实物年代间的背离,分析其成因,以期加深对于闽浙交界地区样式滞后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乔迅翔 《华中建筑》2009,27(7):91-93
营造类役夫对于宋代的建筑成就具有自己的贡献。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详细考证了宋代营造类役夫的身份、来源及地位,有利于今人全面了解和理解宋代官方建筑业。  相似文献   

14.
乔迅翔 《华中建筑》2010,28(10):160-162
宋代官方的建筑营造有较为完整的管理机构。通过文献研究,全面考证和叙述了将作监各组成部门,厘清了主要营造管理机构的功能变迁,有助于准确把握宋代官方营造业特点。  相似文献   

15.
苏州瑞光塔是南方地区宋代建筑研究的重要实例, 其建造时间为北宋景德元年至天圣八年(1004—1030)。不过,从瑞光塔现存建筑形制分析,其塔基、铺地、柱额、 铺作、天花、壸门样式等都存在后世维修的痕迹。通过整理瑞光塔的建造和维修历史,观察维修痕迹和构件叠压关系,梳理建造逻辑,可确定瑞光塔在两宋时期经过了北宋宣和和南宋淳熙两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工程,且两次修缮因出资者和修缮目的不同产生了修缮位置和修缮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福州宋代古典园林公共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烨宇 《南方建筑》2018,(4):107-110
在我国,公共活动始终伴随着古典园林发展的过程,它生动展现了当时的民俗文化。宋代是园林公共活动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福州古典园林公共活动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较突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福州宋代古典园林公共活动内容及其社会影响,可得出结论:福州宋代古典园林的公共活动与当地节日风俗紧密相关,体现了福州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外来文化的融合,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平等、开放、自由,对于宋代福州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乔迅翔 《建筑师》2007,(1):59-64
学界对传统建筑设计的认识不完全一致,要么把它作为礼制的一部分,要么则沦为工匠谋生的技艺。对此,本文作者于大量宋代文献中钩沉索引,对我国传统官方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建筑设计过程、主体、方法以及设计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等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以南宋都城临安为中心的造园活动鼎盛,以临安为中心的浙北地区曾经出现大量名园,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时代特色鲜明的造园体系,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杰出代表,杭州周边至今尚有部分遗迹留存,具有极高的价值。本课题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调研、现场测绘和文献图像考证,分析和总结浙北地区南宋名园的历史源流、造园意匠、艺术特色和设计手法,以及传统造园艺术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宋代城市及园林植物的传承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城市及园林植物运用的变化反映了两宋科技及文化发展的社会特征。通过对古代文献特别是宋代的植物学专著进行研究,从中发掘城市及园林植物的历史价值顺位的一些变化特征。发现观花植物的普遍兴盛及植物象征意义的理性深化是宋代植物景观变化的2个趋势。造成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两宋科技与经济的成熟、文化与审美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1):98-100
数学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是普遍的共识。通过数与单位以及单位化眼光的案例分析,得到抽象性在数学课程与教学中表现为主观的差异性。利用具身认知理论对学生生成以及加法交换律的分析,得到隐喻思维有益于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和意义的丰富。进一步得到数学教学中的两点启示:一是将隐喻思维融入学习,有益于抽象内容意义的理解与丰富;二是面对异样生成和错误应当采取接纳的态度,并使之成为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