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7)
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处于试点扩大阶段,主要采取信托模式,该模式存在发行成本高、风险控制与真实出售存在矛盾、投资者多样性不足、银行间互持现象严重、评级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应从业务环节和交易结构方面着手,优化信贷资产证劵化运营模式,提高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8)
资产证券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资产证券化包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得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并不能消除风险,而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文章建立了一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评价,最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概念及其运作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分解分析法,结合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从系统(环境)风险和非系统(核心)风险两部分识别、分析基础设施ABS项目融资模式的风险影响因素,以此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评价标准。借助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风险指标权重,以西部地区某市X交通快速通道建设项目为例,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X交通快速通道建设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融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资产证券化的潜在风险之一是可能导致监管资本套利,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套利的两种可能方式,即发起银行通过非完全转移风险,以及银行间利用监管资本要求的差异进行套利;进而基于2012~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如下结论:从资产证券化决定因素看,未发现发起行存在监管资本套利动机,这意味着发起银行通过非完全转移风险套利的可能性很小;基于资产证券化前后监管资本的对比,发现银行间利用监管差别进行套利的可能性有限,尤其是中小银行通过向大银行出售资产证券化债券进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可能性极低;由于不同基础资产类型存在差异,其他个人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相对更容易实现监管资本套利。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为应对资产证券化可能产生的监管资本套利,应遵循"审慎+鼓励"原则,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市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2)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在美国它被认为是过去四十年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其核心为破产隔离机制,即通过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和"特殊目的载体(SPV)"的构造,将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风险隔离,以确保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人得到及时偿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2005年国有五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个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建元)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启。在随后的15年间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得到充分发展。本文首先对资产证券化进行定义,重点介绍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其次对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进行具体说明并分析了目前我国此项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最后重点阐述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后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提高基础资产收益率、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扩宽融资渠道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7)
银行资产证券化是银行资产管理及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改善资产负债表,降低资产风险及成本有着重要意义。相应的,如何实现资产证券化,已然成为广受关注的内容。本文对银行资产证券化进行简单介绍,从资产证券化目标、运作原则、运作领域及产品等方面,分析我国银行资产证券户的构建基础,并就相应的实现条件与环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6)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集会计、财务、税务、法律、金融等领域知识于一体的新型融资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逐步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实施,但与之相配套的会计处理准则、税务条款却处于滞后状态。与传统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一样,融资成本的高低和税负水平的轻重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决策,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拟结合当前主流国家的资产证券化税务处理方式,分析我国企业在开展证券化业务中的常见处理方式,引导企业合理进行税务筹划;同时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动态博弈论理论,分析当事人双方的行为演进,基于税收中性原则,建议税务部门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制订明确的法律框架,促进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
将资产证券化引入银行存贷收益模型,从数理角度证明了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对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并选取2012—2019年我国76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Sobel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结果表明:首先,资产证券化行为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其次,资产证券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其中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效果显著,对非上市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中小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效果不显著;再次,权益风险加权资产比的增加是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风险的中介渠道,即资产证券化行为通过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重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
通过比较互联网消费信贷债权在线证券化与下线传统证券化的差异,可以发现线上模式存在特殊目的载体缺位、风险隔离较弱、交易结构不完整、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债权转让交易正在趋近资产证券化操作模式,需要关注其中的金融风险,包括与基础资产相关的风险、来自网贷平台的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等。建议设置网贷平台参与线上ABS的准入门槛,设立专司SPV职能的非营利性实体公司,规范业务流程和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制约监督,强化网贷平台线上ABS的信息披露,完善线上ABS的监管机制,以便促进线上ABS的有序和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