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文 《城建档案》1996,(4):19-23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巨大的综合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交汇在一起的内容极其丰富、关系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中心作用,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建设是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建造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不仅  相似文献   

2.
肖长柱 《天津建设科技》2007,17(6):53-55,61
天津市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旧城改造、海河两岸和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等,为天津开发开放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正在构建以公共汽车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出租汽车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0):73-75
21世纪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导、以知识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全球中心城市关注的主要方向。高端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支柱,如果一个城市高端服务业强大,则该城市知识资源要素和创新要素必然密集。在高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资源要素与创新资源要素是服务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服务经济是否有活力的关键。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竞争力源于创新,区域创新能力、金融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对城市服务经济转型和高端服务业产业升级具有持续正向显著影响。为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以及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必须结合上海城市具体实践,推进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将发展对全球经济活动具有强大辐射力和控制力的国际高端服务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创新资源融合及整合平台、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孵化及行业协作平台、社会信用体系、城市群产业协作平台、高端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制度体系等服务平台,并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格局。为此,一要加强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要契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争取成为中国创新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地;三要最大限度争取中央政府支持,以集聚发展视角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发展主题,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三大国家中心功能,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形势.结合我国实施扩大内需、促进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中部地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以及武汉自身“得中独厚”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温总理的指示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与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转折。中国加入WTO对于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 ,同时 ,对于加速培育上海市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 ,上海市要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必须关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区域空间布局之间的内在关联 ,并就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6.
温州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新的引擎与动力,需要机制体制的创新与突破,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借鉴国家级新区经验,建设温州"瓯江新区",以提升中心城市发展;对"瓯江新区"空间整合与提升、产业培育与升级展开分析,突出产业平台的构建和城市功能的强化,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同时,从规划引领、机制突破、框架构建、市场运作等方面探讨困境突破方法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 一、应将优先发展城市下水设施作为我国城市建设一项基本方针 我国城市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已起着重要的中心作用和动力作用。而城市的基础之一——下水设施却是相当陈旧、落后,与之很不适应。与解放初比,城市污水量增  相似文献   

8.
阮晶晶  闻雪浩 《城市建筑》2013,(24):331-331
基于对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的解读,本文重点分析了广州城市发展及新城建设的阶段和特征,对新城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特点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区域特色和城市特点,为中国大城市新城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沈阳将发展目标制定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研究从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入手,结合沈阳的城市发展现状,分析沈阳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从而明确发展方向和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各片区的发展策略,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时期国家中心城市内涵的解读,提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既要考虑城市客观实际,更要考虑国家战略要求;其评判标准应综合考虑政治管理决策功能、经济组织中枢功能、社会管理服务功能、文化凝聚功能、国际交往功能和区域辐射功能,进一步区分为全球城市、综合性国家中心城市和特色性国家中心城市三类;基于国家战略视野的趋势预判,通过梳理国家级重大政策改革区的设立和探索、国家级重大建设项目的倾斜和投放、国家级重大战略资源的扶持和引导三个方面的国家干预手段,提出对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心城市应重点从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国际门户开放、科技创新驱动、文化软实力打造、环境品质提升、体制机制创新、中心城市与所在城市群的协同互动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