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2)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逐渐深入。通过梳理了国外机构和学者对于普惠金融的主要研究成果,从内涵、度量和经济后果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在内涵方面,阐述了普惠金融的来源、定义和特征;在度量方面,从供求关系角度阐述了渗透性、使用效率以及成本等指标对于普惠金融的衡量;在经济后果方面,主要研究了普惠金融对于金融稳定性、监管机构、银行以及客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191-194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包含"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金融服务质量"和"金融服务使用情况"三个维度,共13个指标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使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集2010-1014年数据,对山东省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山东省普惠金融虽有波动但发展迅速,加强金融服务质量和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将会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创新、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在深入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实践研究基础之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西安市的整体创新能力做出了初步评价,并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创新型西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
在依托"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对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传统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解析中部六省所辖82个地级市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进分布特征,嵌入"经济金融共生"理论,构建共生指数,从省域层面刻画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状态。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上呈现出非均衡性跨越发展态势,区域之间、年际之间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传统马尔可夫链分析显示,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保持稳定的概率至少为56.86%,同时也存在"马太效应";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表明,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生转移的概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共生状态测度表明:中部六省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处在正向非对称共生状态,且逐步向正向对称共生状态收敛。为此,应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协同机制、拓展应用空间、打造良性生态四个方面着力,提升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对减缓贫困的作用备受学界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理论和实证文献。理论研究发现,服务贫困人群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减缓贫困,普惠金融通过影响消费和收入实现减贫。实证研究则证实了普惠金融发展是减缓贫困的有效途径,其主要路径有三条:缓解贫困人群的信贷约束,提高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提升经济增长水平,发挥经济增长对贫困人群的溢出效应;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促使贫困人群更好地利用金融服务。已有文献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减缓贫困面临着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部分金融机构存在目标偏离等诸多问题,并从强化金融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加大政府扶持、借助技术优势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普惠金融减贫的微观机制、影响因素、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普惠金融通过缓解金融排斥、降低服务门槛、提供多样化服务,直接促进居民创业;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间接影响居民创业。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模型。实证表明,无论是总体估计还是分地区估计,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创业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普惠金融的"渗透度""可获得性"和"使用情况",也均会对创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还发现,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间接作用机制是成立的,其可以从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强化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对口支持,以及加大金融资源和创业活动跨区域整合三个方面,为居民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
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然而,农村普惠金融供需矛盾、组织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要不断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力度,以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7)
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践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模型,以1990—2010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编制金融业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河南省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纵向比较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
通过对心理转换理论和有效的写作指导的分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心理转换理论在写作中的"四个阶段,三级转换"各个环节上提出了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双修"的提出使我国城中村的更新实践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对国内城中村理论进行研究,并总结出理论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和发展阶段,具体阐述了每个阶段的发展背景及研究内容进展。对城中村更新实践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依据相关研究文献将更新实践历程总结为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综合目前对城中村已有的业界经验以及规划领域的思想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国内未来城中村的更新实践提出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