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虽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取代了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但由于区位、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千差万别,县城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基于此,研究在分析村镇体系规划演变和大都市郊县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以广州市郊县增城市为例,提出与县域资源禀赋、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大都市战略性发展平台规划、战略性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农村居民点发展实际相协调的观点,以期在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方面做出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我国镇村体系规划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镇村体系规划是城镇体系规划向农村地区的延伸.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为城镇服务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需要以镇村体系为纽带向农村地区延伸,从而实现设施的集约、节约布局,达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从总体上看,我国镇村体系规划的理论研究与编制实践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我国镇村体系规划还需进一步弱化镇村空间关系,细化村庄建设目标,突出产业类型和规模分布,关注农村居民的民生工程,进一步引导村庄的整合运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传统的旅游发展思路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于是,跳出旅游发展旅游的“超旅游”规划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云阳县正全力打造县城至龙缸景区的“百里生态经济走廊”,龙角镇作为“百里走廊”中关键的交通枢纽和中心节点乡镇,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整体风貌不佳、产业基础脆弱、经济结构失衡等现状问题,成为了制约龙角镇发展的短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超旅游”规划理念为指导,以乡镇改造为手段,针对龙角镇发展现状,提出了传播乡村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的“超旅游”规划目标及相应策略,意在通过规划,抓住旅游机遇,实现龙角镇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原有村庄规划缺乏分类指导标准、编制不规范等问题,福建省在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出台了以《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为代表的一系列规范,为高效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研究结合福建省工作实际,以镇村体系规划为规划统筹的主要手段,以镇(乡)为单元捆绑编制村庄规划,对村域协调、分类定位、规模核定、“两规”耦合、基础设施布局等核心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有效地推进当前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7.
8.
9.
严寒的东北农村地区承载着粮食生产和生态功能两个国家级的重要职能,但该区域的村镇发展方向和动力、建设速度和质量与其核心职能不相匹配。研究以东北地区镇(乡)域的镇村体系规划为视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村镇的基本特征,尝试提出以粮食生产和生态功能为核心的绿色村镇发展思路,从绿色村镇发展背景与问题、村镇体系定位、绿色资源与空间构成、绿色产业拓展、绿色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支撑绿色村镇发展的规划框架并提出实现途径,旨在提升严寒地区村镇规划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历时两年多完成的芝加哥大都市区规划的内容、方法、思路和原则.芝加哥大都市规划的发展充分利用了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分析评价过去城市发展的缺陷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30年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勾划未来的城市发展空间框架,产生了三个发展模式,并应用复杂的计量模型计算规划方案评价指标.最后提出与实施大都市规划相适应的城市政策和制度改革.芝加哥大都市规划的特点是:(1)政府职能与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充分结合;(2)高新技术和数量方法在城市规划分析中的充分利用;(3)凸显公共参与;(4)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具体的发展理念避免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1.
芝加哥大都市区规划:方案规划的成功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历时两年多完成的芝加哥大都市区规划的内容、方法、思路和原则。芝加哥大都市规划的发展充分利用发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分析评价过去城市发展的缺陷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30年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勾划未来的城市发展空间框架,产生了三个发展模式,并应用复杂的计量模型计算规划方案评价指标。最后提出与实施大都市规划相适应的城市政策和制度改革。芝加哥大都市规划的特点是:(1)政府职能与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充分结合;(2)高新技术和数量方法在城市规划分析中的充分利用;(3)凸显公共参与;(4)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具体的发展理念避免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因征地拆迁等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其根源在于"国家建设"的社会治理思路。具体而言,自上而下进行的工业区规划、迁村并点的村镇体系规划与"农民上楼"的集中居住区规划等,在实质上是为国家经济、地方政府与城市开发服务的,严重损害了农村与农民的利益,这是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趋势下,农村应自下而上进行新型的村镇规划,注重培育地方社区,发展多元的地方经济,转变规划建设实施的主体与内容。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一直走在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技术探索的前沿,对其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基于此,研究重点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体系与主体内容演变的过程,阐述了新时期广州市村庄规划体制的创新,对村庄规划进行动态的实施评估,从内部规划编制与管理技术因素和外部城乡发展公共政策因素两个层面剖析村庄规划实施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提出对未来村庄规划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山西省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阶段,适度发展县域重点小城镇,是缓解"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和谐互动的现实选择。山西省小城镇的发展贯彻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扶持特殊"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并通过注重规划先行、增强发展动力、提高承载能力、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分类指导、深化制度创新等策略推动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福建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探索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化改革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以适应不同时期的职能转变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村镇规划管理存在配套法规少、管理机制不健全及规划覆盖率低等问题,急需对村镇规划技术方法和实施管理进行改进。在新时期背景下,福建省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引导和调控,在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深化村镇规划编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交流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郊区”、“轨道”和“城镇依托”一直是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选址的3个重要标准,这样的选址易于营造和建设.但新一轮选址中开始出现远郊区、远离轨道、远离城镇的“飞地型”,如何进行规划成为难点.相对以往的大型居住社区,“飞地型”有3个重点问题需要解决,分别是交通、就业与配套.通过研究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外的相关经验,破解“飞地”型选址,需要引入“市镇”的理念.通过融入区域,导入交通,导入就业,导入服务,形成“自给自足”的新市镇,才能使“飞地型”大社区满足保障性人群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初福建省提出特色小镇建设,永春县在县域范围内选取产业明显乡镇,推荐申报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达埔镇在"中国香都·永春达埔"的良好基础上,精心谋划,成功列入了省级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随即启动特色小镇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单元,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等战略的不断推进,城镇规划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域的要求越发强烈,镇域规划已经成为当前城乡规划发展的迫切需要,探索其编制方法,有助于弥补现行规划体系对小城镇规划指导的不足。编制镇域规划,首先应将规划用地分类覆盖全镇域,然后统筹镇域各类用地空间管制,进行综合分区管制,即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形成合理的村镇体系、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后应通过将规划转化为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以及制定开发强度控制要求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村镇规划管理,促进宜居城乡建设,佛山市针对村镇规划管理法理依据相对滞后、针对性不强、基层规划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审批权限不清等问题,启动了《佛山市村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编制工作。该规定针对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明晰村镇规划编制体系;注重城乡统筹和差异发展,规范村和镇的规划编制内容;加强公众参与和基层审核,提高村镇规划实施管理效率;突出技术要点,查阅方便,完善全市统一的村镇规划技术标准,为佛山市村镇规划建设及审批管理提供了依据,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