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9,(34)
青少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都应当适当渗透传统文化。目前,家庭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主要就家庭教育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探索,并寻求这方面的可用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蕴含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精神的中国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国家,影响着国民。在现代化的今天,应当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促进我国传统艺术创新和发展。现代装饰中应用传统元素不仅可以提高现代装饰艺术品味,还能够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当然,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在确保传统元素有效的应用于现代装饰中。对此,本文就传统元素如何在现代装饰中应用,进而体现出其有效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7)
中国传统文化浸透着理性,在中华民族的变迁中沉淀并传承。在历史的变革中,祖先为华夏儿女留下了历史悠久、灿烂夺目的古老文明,如古典名著、唐诗宋词、中华节庆等,这部分古老文化在当今历久弥新,而且以它奇特的魅力熏陶着华夏儿女,文明传承让中华民族发放着古老而神奇的光环。阐述了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发扬华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鞭策学生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晋城这样一个既有深厚的古代文明又要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城市中建设一座图书馆.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它所具有的物质层面,反而使其具有某种文化象征的意义。它应该是一个厚重的故事,给人们讲述古老的文化;它应该是一种迷人的梦幻.让人们憧憬美好的未来。正是古老和现代的双重意向使这一项目具有了非凡的意味.对这双重意向的表达.成为我们在整个项目构思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传承古老的文化意象.二是营造优美的现代空间。  相似文献   

5.
苏州传统民居是苏州传统文化的载体,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对传承姑苏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总结和提炼,应用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对城市古老和现代建筑风格的统一,对姑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家庭结构的单一化等诸多变化,给家庭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文化的传承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巨大,孝是维系家庭和美的重要法宝之一。在家庭中传承文化,有利于弘扬家庭美德,有利于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7)
从考古挖掘的漆艺文化看,漆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漆艺逐渐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其适用范围从王宫贵族逐步向普通民众过渡,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始终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节奏的加速,以漆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受到影响,传统漆艺被排挤出现代的生活圈子。对于传统漆艺的文化传承,我们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现状而言,中职院校是传承漆艺的主要集中地之一。该文以中职院校的漆艺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中职院校的漆艺实践教学现状,并提出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8.
江南民居营造技艺作为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现代民居建设中,如何传承传统江南民居建筑文化,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民居,使民居回归传统文化之根,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和营造技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传承传统江南民居建筑文化方面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3)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积累、历史的沉淀、科技与文明的不断进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是一个迷人的独特景观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不管是内容、题材还是形式,其都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代替的,这一切都为现代导识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5)
我国是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中华文化。其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颗明珠,所以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中华文化这条长河生生不息。青少年在各个民族之中都背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为此少数民族教育要坚持进行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的整合,这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