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9,(33):257-258
<正>一、"语"字考源"语"是所有典籍记载之发轫,尤其在先秦时期,"语"的地位尤其重要。从行为方式到文字记载直至形成文体范式,"语"始终存在并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理清"语"字的发展源流,考证"语"字的本意对语文体的探究具有推动作用。"语"字在李圃《古文字诂林》得的记载如下:■(《金文编》),■(《睡虎地秦简文字编》),■、■(《古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
先秦文言排偶句中常常使用"者"。排偶句中使用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不仅使若干平列分句因相同位置有"者"字结构而在形式上更为匀整,而且因"者"字结构负载新信息而使排偶句容纳更多的新信息量。指别性名化标记"者"会进一步语法化为焦点标记"者",这个标记能扩展使用在排偶句中。在有些情况下,说话人认为有些排偶句的分句或其构造成分在语义表达的重要等级上存在差别,而为凸显这种语义差别,形式上会在重要性级别更高的特定分句或其成分后加个焦点标记"者",用以标志这种分句或其成分表达的信息比其他分句或其成分表达的信息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传世文献吴王"诸樊"之"诸",在出土文献中或作"■""■"。一种意见认为,"■"字是双声符字,"舌"字上古音在月部,因而"■"的上古音也应该在月部。一种意见认为,"■"字中"舌"为意符,"■"为声符;"■"的声符是"聑",与"聂"字同音,古音在盍部。两种意见各有所得,又各有不足,可以互相补充。"舌"字上古音在月部,但更早的时候应归谈盍部。按照现在的上古音系统来看,"■"古音在盍部(-ap),"舌"古音在月部(-at),而"诸"字在鱼部(-a),其主要元音均为a,所以三部相通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正拆解"赢"字,我们可以看出,赢=亡+口+月+贝+凡,这5个字分别代表着5种能力或意识,即危机意识、沟通意识、时间意识、成本意识和健康的心态,记住它们,理解并加以实践,"赢"则指日可待。每个人都渴望获胜,所有人都在寻找获胜的途径,于是成功者的著作广受追捧,韦尔奇的《赢》更是被奉为商界圣经。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赢"之道,并非那么高深莫测,真正的答案就在赢字之中。拆解"赢"字,我们可以看出,赢=亡+口+月+贝+凡,而这5个字则分别代表着5种能力或意识。"亡",即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又叫忧患意识,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8):227-228
春秋時期南方地區的青銅鼎有自名為"石沱"者,其文字又有等不同寫法,但从辭例来看,当为鼎之自名。其名称""与文献中的"橐驼"一词关系密切。"橐驼"即今之"骆驼",因驼峰之形似橐囊且可负重而得名。"橐驼"一词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而"骆驼"一词唐代才开始出现,但最终"骆驼"一词因其兼有表音、表意的优势取代了"橐驼"一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0)
文体运用错误,会影响材料选择、结构布局以及语言风格的运用。鉴于此,写作课程教学应重视通过建立同一主题不同文体的教学案例以及大量的写作实践来强化学生的文体自觉意识。通过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使写作者自觉地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恰当地选择与写作目的相适应的文体结构、材料以及语言,创作出规范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拘囿于西方各种理论学说,学院派的文学研究或文学批评多为"无本之学",制造了诸多"美学的谎言",无异于"对文学的犯罪";文学研究者、批评家应不时自我反省:"我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哲思路径有二:其一,返回中国文化之"本源",通过"回向"即"深入历史语境"的"处境分析",在"进"—"出"—"进"反复往返的研究过程中,祛除"理障"或"知识障",既明"物理"又通"心理",抵达圆融的智慧之境;其二,"思即言",一方面接续中国古代悠远的述学传统,包括五四文人之"文脉",另一方面汲取西方"Essay"的创造性文体实践成果,融通"隐喻"型与"演绎"型两种述学文体,与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思维相汇合,诸多"断片"合成了一种"没有体系的体系"。"毕达哥拉斯文体"可谓未来学术之"预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5):32-34
王勃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鹜"字,并非王勃原用字,原用字当为"雾"。首先,流行版本中,该名句上下文串解困难,无法自圆。其次,王勃原作中不可能用"鹜"字。原因有四:一是王勃在其他地方从未用过"鹜"字,让人怀疑"鹜"字并非出自王勃之手,而是源于他人的误抄误传。二是初唐以前,"鹜"字大抵只有家鸭的意思,且含一定贬义,王勃不可能在当时情境下使用"鹜"字。三是"鹜"为家鸭,"凫"为野鸭,王勃深谙二者之别,从不混用,故不可能以"鹜"指野鸭。四是自唐至今,权威工具书均以"凫"指野鸭,"鹜"指家鸭。第三,王勃原作中用的就是"雾"字。一方面,日本正仓院本《王勃诗序》可信度较高;另一方面,"雾"是王勃最喜欢的意象之一,且常与"霞"对仗使用;最重要的是,以"孤雾"对上下文进行串解非常顺畅,避免了由"孤鹜"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正>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需要我们客观审视,理智对待。实际上,"差异"的存在,反映了生命、生活形态的丰富多样,也带给人们更多深入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117-118
应用文是一种应人们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文体,"应用"二字表征了应用文所具有的最大特点———实用性,而一个"文"字又揭示了其应具有的文学审美性。本文将从应用文写作这两种不同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进一步讨论它们在应用文写作中的矛盾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上帝的工作——访顾孟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裕 《城市环境设计》2017,(10):104-105
艰难的求学时光 初到天大后,感觉天大校园的环境很不错,特别是名师荟萃的教学环境和绿化优美的自然环境,这在天津很是难得.特别是徐中先生设计的教学楼,有中国古建筑的味道,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上边、下边、后门都可以走,很自然地形成了以其为主的教学区建筑特色.大礼堂也很有特点,是一个简单的拱形,在经济很困难时既是礼堂又是餐厅,相当于现在的多功能厅,这在五十年代是很不错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厦门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现有保护机制的作用与局限,从历史风貌建筑的管理与立法上提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对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不清,导致城市建设和发展"道路曲折"甚至"误入歧途",城市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4.
走马鼓浪屿     
大凡,寻常的游客到鼓浪屿,都要去日光岩,郑成功雕像,钢琴博物馆等著名景点,我亦追风而去。然而,那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景象,令我大失所望。后经朋友指点,才得以步入非凡的境地,那就是鼓浪屿的“内心深处”,感受截然不同。我来到了游客稀少的鹿礁路、福建路、晃岩路、安海路等街道,所目睹的是诸多异国风情及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还有那条条幽静、温馨的小巷;所耳闻的是教堂里、学校中传来的悠扬琴声,那诗情画意的景色与浪漫的气息,深深地吸引并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15.
姚郁雅 《城市住宅》2015,(11):16-21
BIM是场革命,BIM的核心是信息,载体是模型,以BIM为突破口打破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各个阶段的藩篱,改变了建筑产品的"制造"流程。本文以BIM技水为手段,通过古北SOHO项目实践阐述了BIM技术在机电设计过程中,建立模型、碰撞检测、净高分析和精装配合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踏上福建厦门鼓浪屿岛,映入眼帘的是花的世界,花园、花坛、花圃、花钵处处可见,有遮天盖日的花树,有伸手可摸的花朵,有迎面扑来的花香,连路边电杆上也挂有花钵,钵内鲜花怒放,争奇斗艳,鼓浪屿真不愧为海上花园。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3)
相对于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政治理念而言,顾炎武的政治思想已经开始显现出了近代色彩。这种独特的理论品格,在于顾炎武解构了儒家和法家政治哲学的等级基础,在重构自然本体论和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对公私关系、国家观念、君臣民关系、权力运行机制作出了新的阐释或安排。尽管顾炎武政治思想的近代转向带有一些限制,但仍然不失为对传统民本政治思想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环境》2010,(1):192-194,F0003,F0004
前言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筑设计创作是理性思维。科学手段和艺术审美的综合体现。因此,美术修养是建筑学者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建筑学专业中美术教育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的美学基础素养,包括基本技法训练和艺术审美体验两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综合审美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1,(6)
"《诗》无达诂"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诠释学命题,多数论者结合和根据哲学诠释学或接受理论对它进行比较和阐释,特别突出强调"《诗》无达诂"的理解开放性和差异性维度,但忽视了这个命题的其他诠释学含义,存在着盲目对应比较、简单优劣评价以及随用意挪用的现象。这个命题包含丰富深刻的内容,可以做更深入全面的阐释;不能单纯从经学转变的历史考察"《诗》无达诂"的应用性经学阐释向"诗无达诂"的审美性诗学阐释的转变,而必须重视"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文本自觉和本体诗学的发展在这个转变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诠释学命题与现代诠释学理解既有某种"暗合"之处,也有诸多显著的差异,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诗》无达诂"的中国阐释传统,也要完整地把握西方诠释学的理论和逻辑,才能在差异性的中西比较阐释中实现某种诠释学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20.
设计原则: 1.该区块定性为一个有丰富地方化内涵的低层高密度综合型城市生活用地; 2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仍然是该设计的核心之一; 3交通系统的设计是决定本方案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之一; 4街的概念在这里得到强调街与水的关系街与人的关系.街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也是本设计的核心之一,而街的实现必须靠良好的交通组织和相关的城市界面设计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