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8)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调整和优化。差别的产业税收负担及结构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通过对2003—2014年京津冀产业税收负担对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研究,分析区域产业税收负担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统一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倾斜;营造公平税收环境,建立健全税收协作体系;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41)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格局的逐步演变,河北省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是河北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9)
通过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比较分析,以及京津冀都市圈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分析,发现京津冀人才发展存在人才资源配置不均衡、人才利用效率偏低、人才资源流动率低、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合力互动的"三位一体"的京津冀人才创新发展模式,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人才创新发展的对策,以促进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4):243-244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相互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文章通过阐述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对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展开分析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93-9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重大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现象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协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只有包容性地推进京津冀三者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到河北,消除三地在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也就是说,应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强化中央和京津两地对转移到河北产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河北物流产业,增强其对京津两地产业的吸引力;一方面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产业跨区域布局,实现京津冀包容性增长,达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9)
京津冀一体化对我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区域合作要求人才共享推动区域内部融合。本文从三地人才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联系三地的发展状况,从革新观念、优化产业结构等四个方面对三地人才的互相交流与长期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6)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背景下,借助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战略机遇,京津冀围绕雄安区域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将进行重新定位。随着产业结构、区域环境、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新的需求,商贸物流产业顺应雄安区域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构建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一体化协同发展为主体,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支撑的上下游产业相衔接的商贸物流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正4日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要加快实施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这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进入落实阶段。"多赢"的协同发展势头正取代以往"零和"博弈格局,为三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零和"博弈陷入困局历史上,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概念被多次提出,三地多次签署合作协议,但在"你得即我失"的"零和"博弈模式  相似文献   

9.
武鄂黄黄城镇密集区作为武汉"1+8"城市圈的重点核心发展区域,其产业结构对整个城市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武鄂黄黄城镇密集区产业结构现状作出分析,测算四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和三次产业区位商。然后通过对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分析,得出相关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和高度化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从而达到地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2)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逐步落实,天津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既给天津带来重大机遇,也给天津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促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加快打破天津市在交通、产业结构及生态环境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瓶颈,天津市应抓住机遇,以四大功能定位为基点,突破交通一体化,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