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3,(23)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派"文学悄然崛起,对当时左翼文学主导下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多数"京派"作家都曾接触过一些宗教思想,他们的作品中也常常流露出一些宗教观念。朱光潜作为"京派"代表人物之一,熟谙禅宗思想,对历史上文学与禅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文学创作中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渗透着禅的智慧。本文主要着眼于朱光潜文学方面的作品,对其中的禅宗思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5)
英国"湖畔派"与中国的"荷花淀派"文学虽然属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时代文学的两股文学流派,但是这些作家们对家园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通过描绘大自然来建构他们的文学世界。由于环境和经历的差异,"荷花淀"派作家的生态观和英国作家哈代的生态观以及他们的人生态度、作品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0):187-188
"大一统"思想最早出现在秦儒家经典中,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编《春秋》,正礼法。希望使天下从"礼崩乐坏"步入正轨。"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也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统治阶级层面支持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得到巨大发展。而"大一统"思想逐渐也成为了治国理念。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自此而后大一统思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治国之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5)
文学教育历来被视为培养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经典犹如文学深海里的宝库,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与魅力。文学教育应该以文学经典为中心,本文从文学经典是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深刻地体现着人类文明的精、气、神两个视角阐明文学教育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原因;进而,从阅读文学经典,领悟文学经典内在的精、气、神,将阅读文学经典上升为自觉行为以及结合现实、与时俱进四个方面,论述了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促进文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7)
"红色经典"文学的现代性扩张主要从重构和建构两方面体现,其中被引入了很多的现代化思想,这也使"红色经典"文学当中的审美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在现代性扩张中,人们采用解构式的改编方式来戏说"红色经典"文学里的英雄人物,这一现象说明了人们的美学审美在向娱乐化、肤浅化方向偏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精神信仰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5)
李辉英是19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一个独特的存在,而研究者大多将其视作一位先声夺人但却终附骥尾的作家,这既未能揭示其文学特质,也遮蔽了彼时抗日叙事的多重面向。通过考察其《最后一课》的叙事特征与建构过程,可见与萧军、萧红等流亡来沪的东北作家不同,李辉英在上海完成思想启蒙、学术训练与文学准备,并在以丁玲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引领下实现文学转向,可谓"东北作家群"中的"内部他者"。发轫于《最后一课》,继之以《地理课》《半天的功课》《这样的地方》《女学校中》《校长》《某校记事》等文本,在李辉英笔下形成了一个"课程"小说的谱系。对此作品的文本细读与知识考古表明,作家揭示了国人经由国民教育而形成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进而以此作为问题框架和思想链条,不断调试抗日叙事的姿态,深入思考在东北沦陷区反抗日本侵略者思想殖民、捍卫国家认同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这一以"课"为旗的斗争方式,体现了李辉英在回应时代召唤、担当社会责任、开展文学行动时的独特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美术学院与何香凝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展》,系统全面地回顾了德国设计制造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并从设计师、制造商与使用者等多个角度来解读设计史上的经典,以当代中国的视角重新理解德国设计与制造互动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在20世纪的100年中,"德国制造"逐渐发展成为卓越设计与高端品质的代名词,其设计思想及推动制造发展的方式对现代设计制造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源头性的。展览通过学术梳理,将藏品及其设计制造过程的翔实史料相结合,通过"手工艺与制造"、"理想与实验"、"设计与政治"、"系统化与国际化"四个版块,以德国设计制造中的历史案例来揭示20世纪现代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8.
象天法地思想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不同尺度的空间,产生了具有象天法地特征的分野、城市、建筑、园林、器物等。秦代是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创制期,在都城规划中创立了象天法地的思想与方法,以彰显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前所未有之大格局。基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天文复原,揭示秦咸阳规划中象天法地的两个具体模式,即秦昭襄王时期以渭北为中心的"横桥南渡"模式,和秦始皇时期以渭南为中心的"阿房渡渭"模式;并进一步探讨秦咸阳规划中两个象天法地模式转换的社会文化背景,说明秦咸阳象天法地的思想与方法开启了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的一个新传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129-131
二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研究的涉及面较广,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经典研究热中仍颇显冷清,需加强和深化。从研究范围看,有必要扩大研究面,揭示古代文学经典及经典化的系统性和独特性;从研究层面看,有必要结合经典的创作者与接受者,经典的内质与经典遭遇的文化气候,论证古代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过程;从研究方法看,对比研究、实证研究,需进一步完善;就经典本身而言,则需以当代意识作出新的诠释与判断。从经典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利于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人文意蕴,探索文学的创作活动和传播接受之间的联系,发掘文学内在的审美属性和外在的历史文化属性之间的关联,揭示古代文学思想价值、审美价值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12-14
我国现代作家从事自传创作十分普遍,除一部分作家属于自觉地通过创作倡导自传文学外,更多的作家的自传创作与生活压迫密不可分。作为现代出版制度下产生的职业作家,他们需要不断创作来换取生活资料;而当局日渐严密的出版检查制度使很多题材犯忌;一些作家生活环境的转换使他们被抛到时代的"大风圈外",这些因素成为他们转向自传创作的重要动因。郭沫若、郁达夫在这批作家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张琪琳  韩冬青 《新建筑》2008,(2):118-124
图解,是当代最为热门的建筑学话题之一。图解已逐渐在建筑学方法理论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试图把握图解的本质,理解图解的来龙去脉,区分与其相似的概念:首先对图解的概念、基本属性以及功能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而后对图解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分类讨论,着重探讨了操作图解层面的问题;最后例举了实践层面的一次初步探索,其过程对理解图解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希望能以此揭开图解的神秘面纱,认识图解的意义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手机响起,又一次是家具推销员的电话。 设计师的我们,仅仅进驻了一家才200平方米大的办公室。自从在物业登记后,每天要响起好几个询问有关家具的电话。  相似文献   

13.
14.
介绍高性能防水材料——XYPEX(赛柏斯)的优势,产品应用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Agora——广场精神的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颖 《规划师》2002,18(11):93-93
广场在英语中有"Plaza"、"Forum"、"Square"等多种译法.据<朗文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这三者均有着不同的来源和指涉对象.  相似文献   

16.
17.
丁晓红 《安徽建筑》2011,18(4):36-37
通过对调研的六所淮安地区农村小学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当前淮安地区农村小学的特点,分析了现阶段淮安地区农村小学校园设计中的不足,为淮安地区农村小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6月27日,2006法国家居装饰艺术展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法国在华家居品牌数量约3500家左右,预计到2007年底,这个数字会翻一番,在华法国家具有50%落户上海,法国非常看好上海室内装饰市场。五天展会期间,法国企业国际发展局与法国家居创新促进协会分别于6月28、29、30日举行了三场精彩的法国室内建筑设计、装饰物品设计和手工业研讨会。研讨会上,法国与上海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设计师以及一些专程来沪的外省市记者共聚一堂,聆听大师的高见,使整个展览的层次更具丰满,立体感强,质量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无论是对城市的自然形态还是城市的社会形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的题为“回顾——交通与美国城市”的展览,通过美国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城市扩张阶段、城市郊区化阶段和区域城市发展阶段的划分,描绘了公共交通与美国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欣喜"新住宅运动"中的思思想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语文在肯定上海近年来住宅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指出了在住宅设计中存在着的误区,提出建筑师应能为社会上不同经济与文化层次的人们设计符合于他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要求的住宅,为了提高住宅设计质量,建筑师应立足于现实,研究20世纪国内外住宅设计中各种经验的来龙去脉,制定适合自己任务性质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