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6)
把"中国梦"教育融入"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梦"教育在融入"基础"课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要"三进"。即进教材,把"中国梦"的相关内容编入"基础"课教材中;进课堂,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对"中国梦"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进头脑,老师和学生都要把"中国梦"思想融入头脑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民族团结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应然逻辑,普及民族团结教育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三进"工作,必须从推动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进教材;要求并培训教师主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上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管理体系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渠道。当下,为更好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亟需认识并解决高校思政课堂"抬头率"问题,找出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的现象,基于成因分析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真正让思政课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三进工作首次明确在党的政府报告上提出。十九大报告又再次强调了三进工作的重要性,为贯彻党的精神和政策,高校纷纷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各高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组织编写十九大教学辅助资料,实现专题教学全覆盖,实现专题教学课堂全覆盖,积极组织教学培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最终,高校学生素质显著提升,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通过把握"三个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关注"三个自信"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要素,以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2)
"互联网+"不仅改造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两个"人"的要素: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产生着既深且巨的影响。无论从现代教学理论的演化,还是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来看,师生互动都可以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可行路径。"互联网+思政课"尚处于探索期,思政课教师可以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实效的评价的全过程,运用师生互动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吸引力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8)
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育人模式创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三进"新工程的基本路径在于:做好"三进"总体设计,开展十九大精神教学内容研究,深化十九大精神教学方法改革,创建十九大精神育人新模式;实施"三进"新工程的保障条件包括:一是加强师资培训,二是增加经费投入,三是完善制度创新,四是强化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9):14-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作为国家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内容。该读本紧紧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与统编思政课教材相互补充。教学实施要深刻领会该读本编写的价值与导向、教学总目标要求、教与学原则、教学实施建议,运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感悟思想伟力、提升教学吸引力、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育人效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8)
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系是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举措。笔者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改革联系起来,构建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第二课堂教育、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当地企业、社区、乡村相结合,打造课内"翻转"、校内"课程思政"和校外"1+N"合作的三种实践模式,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在历届领导人以人为本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总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发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高校要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度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人民为本保障高校思政课的社会主义方向,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以高校师生为本,通过高校思政课实现教育与实践两手合,重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以人民为中心""以师生为中心"评价高校思政课的质量,解决"以什么标准评价思政课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