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永建 《山西建筑》2022,(19):24-26
以河南省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理论和模型,定量测度河南省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匹配程度,并利用GEODA与ArcGIS软件对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可知:2010年和2020年间河南省各地级市市辖区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协调水平整体高于县级单元,县级单元城镇化与二、三产业占比耦合协调程度虽在不断提升,但整体水平却不高;空间上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初步形成了“半包围”式的环型空间结构,即郑州及豫西北县市区协调度较高,其他地区偏低;相比2010年、2020年人口城镇化与第三产业耦合协调程度已明显优于城镇化与第二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2.
陈辉  王红娟  陈杏坤 《山西建筑》2007,33(8):217-218
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一、二、三产业与河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城镇化具有非常大的推进作用,进而论述了在城镇化过程中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工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论证、最后指出二三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城镇化持久推动力,并应以产业集聚来增强河北省城镇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总结城镇化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需要实现的核心任务.提出相对于在城镇化发展初期更加重视通过工业化和非农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解决贫困问题,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应重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避免社会分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各种结构性问题,实现城镇化的升级.认为国家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该从实现推动城镇化发展不断升级转型的角度来理解.具体来说,新型城镇化需要实现从“非农化的城镇化”向“市民化的城镇化”的升级,从“中小城市优先的城镇化”向“城市群依托的城镇化”升级,从“粗放投入的城镇化”向“创新驱动的城镇化”升级,从“传统管理的城镇化”向“智慧城市的城镇化”升级,从“土地和产业的城镇化”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的北部,松辽平原中段,是传统农业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铁岭市已发展成为以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为主的中等城市。本文拟就铁岭市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作一些探讨,探索出一条适合北方农业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铁岭市域人口现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认为从广义层面上看,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知识化、外向化、生态化、整合化有机结合的演变过程,并从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城市化规模扩张等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从长春市产业与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剖析了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限制性因素,对未来长春市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进行了趋势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性质的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整合、大都市区体系构建与区域城市化推进、县市域经济突破与城乡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应是未来长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以2011—201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结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各地级市子系统综合得分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探讨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发现:2011—2019年山东省各地级市三个子系统综合指数均呈现上升态势,且地区差异明显;在相对发展状态方面,三个系统并未实现同步发展,大多数地级市处于生态环境超前状态;从耦合协调水平看,山东省约50%的地级市处于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阶段,总体呈现由鲁东、鲁中地区向鲁南、鲁西地区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模型对我国1995~2014年的城镇化进程相关指标和建筑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以城镇人口数量和人均GDP作为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指标,以建筑业增值作为衡量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建筑业发展之间有显著的影响,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动和人均GDP的变动是引起建筑业发展的原因。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城镇人口和人均GDP对建筑业变动的贡献分别为6.77%和29.97%。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对建筑业的拉动作用逐渐明显,在滞后期为4年后,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东莞市石大公路(X234)改造项目为例,从路线走廊选择、路线平纵横设计、立交布设与改造等角度论述城镇化地区公路升级改造的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法,对类似项目的设计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就业压力下推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永革 《城市规划》2003,27(6):11-18
就业是我国目前和今后较长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城镇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就业人口的重叠对城镇化发展而言既是动力 ,又是巨大的压力。城镇化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和非农就业的增长。应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 ,合理确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 ,采取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两条腿走路战略” ,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改革对城镇非正式就业的管理 ,推进城镇化在经济发展和非农就业增长拉动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城市要想持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产业结构升级是永恒的主题.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企业生产转包"和园区集聚,可以进一步优化青岛产业的空间布局,同时促进青岛产业结构升级,使青岛经济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并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