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加固中穿堤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设立的场地基本都是充满泥沙,且周围的建筑环境也比较庞杂,并且还要重点保证施工质量,所以对施工技术加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南三联围海堤加固达标工程中穿堤建筑物的施工的做了详细介绍,并有效解决在海堤加固中穿堤建筑物中遇到的基本困难,使以后的操作性更强,更具有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顶管穿河工程易诱发堤坝发生渗透破坏现象,文章结合某顶管穿河工程,确定了顶管施工对河流堤防渗流影响的范围,建立了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顶管穿河工程堤防的渗流特性,研究了顶管施工和防渗墙施工缺陷对渗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工况下高压旋喷桩防渗墙、堤身与堤基的最大渗透坡降均小于相应材料的允许渗透坡降;当顶管施工扰动范围内的土体渗透系数增大时,通过高压旋喷桩防渗墙的水头损失增大,高压旋喷桩防渗墙的阻水作用更为显著;高压旋喷桩防渗墙施工缺陷会降低高压旋喷桩防渗墙的水头损失,需要保证高压旋喷桩防渗墙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施工缺陷形成渗漏通道从而降低防渗墙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3.
徐兵 《土工基础》2010,24(6):62-65
由几个水工建筑物的变形实例说明应重视软土地基基础的处理工作:填方工程应依据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施工;挖方工程除按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施工外,还应注意临空面的保护;堤防工程中有穿堤建筑物时,最好先行堤防施工,待堤基稳定后再进行穿堤建筑物的施工,以避免基础发生较大的沉降。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基础埋深最好与主体结构基础埋深相当;对于长、折大堤的水平位移监测,宜采用测斜管;穿堤建筑物及直接座落在软土地基上的水闸、泵站等水工建筑物的水平位移监测,应重视高填土翼墙向河心的水平位移情况,要求基点稳定,采用假定的独立坐标系进行测试方即可满足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穿堤建筑物加固的工程实践,对用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5.
堤防工程是为了抵御洪、潮水给人类正常活动以及生存环境带来的自然灾害而修建的水利防护工程的总称。堤防工程的主体是众所周知的各类挡水堤、墙,而堤上的各类闸、涵、洞、管等穿堤建筑物以及堤防维护、抢险所需的交通和通讯设施等等,则应归为堤防工程的附属工程或附属建筑物。堤防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对那些达不到防洪标准和汛期出现险情的堤防进行整险加固。堤防出险主要是堤基渗透破坏、江河水流冲刷产生崩岸、堤基软弱产生沉降变形破坏、堤身散浸或脱皮滑坡等;一些堤防的防洪标准不够,出现子堤挡水或漫堤溃堤等险情。所有出险问题中,与地质有直接关系且隐蔽性最强、危险性最大的是堤基的渗透破坏。针对这些情况,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堤防的防洪标准,对已出险的堤段进行必要的加固。  相似文献   

6.
堤防工程是为了抵御洪、潮水给人类正常活动以及生存环境带来的自然灾害而修建的水利防护工程的总称。堤防工程的主体是众所周知的各类挡水堤、墙,而堤上的各类闸、涵、洞、管等穿堤建筑物以及堤防维护、抢险所需的交通和通讯设施等等,则应归为堤防工程的附属工程或附属建筑物。堤防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对那些达不到防洪标准和汛期出现险情的堤防进行整险加固。堤防出险主要是堤基渗透破坏、江河水流冲刷产生崩岸、堤基软弱产生沉降变形破坏、堤身散浸或脱皮滑坡等;一些堤防的防洪标准不够,出现子堤挡水或漫堤溃堤等险情。所有出险问题中,与地质有直接关系且隐蔽性最强、危险性最大的是堤基的渗透破坏。针对这些情况,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堤防的防洪标准,对已出险的堤段进行必要的加固。  相似文献   

7.
南东梅  何俊照  梁东 《山西建筑》2012,(33):247-249
针对增城市某河流堤防险段安全加固工程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分别进行了场地稳定性评价、旧堤堤身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堤防地基与岸坡岩土特征及稳定性评价、地基土分布特征抗滑移及抗冲刷稳定性评价、地基渗漏及渗透变形问题评价、岸坡稳定问题评价,最后给出了旧堤达标加固及穿堤建筑物基础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
构建了渗流模型、建立了渗流模拟方案。为分析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渗流及破坏情况,根据资料分析和野外调查结果,采用包括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大洪水年洪水位以及200年一遇超大洪水位进行模拟分析。主要对混合堤加以分析,得出堤防的流动路径图、渗流速率云图和坡降云图,并对渗流结果进行分析。在3种不同水位方案下堤防渗流场、流速的影响分析结果,以及坡降数值结果与破坏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在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大洪水年最高洪水位条件下堤防不易产生渗透破坏,堤防抗渗稳定性均能满足要求。在200年一遇超大洪水位条件下堤防易产生渗透破坏,需要采取工程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9.
涡河治理工程穿堤建筑物较多,赵王河闸就是其中之一。闸基地层为灰色淤泥、淤泥质重粉质壤土,设计采用粉喷桩加固。经开挖验收发现,桩头向不同方向偏斜,检验桩下部强度偏低。经修正,方案改为降水固结及回填土加固满足设计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粉喷桩适用的范围及条件。  相似文献   

10.
尾矿坝是一种特殊的水工建筑物,其渗流控制常成为工程安全的决定因素之一。为解决实际工程中砂砾石地基一次建坝尾矿坝渗流破坏问题,研究了前人经过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出的渗流控制技术。根据某工程实施条件,选择了一种联合渗流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汶川地震中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工业建筑的典型震害情况,并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震害调查和分析表明:在地震烈度9~10度震区,单层厂房的屋盖系统、柱子、钢支撑和维护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重屋盖的单层厂房大多震害严重,轻屋盖的单层厂房震害相对轻微;经过良好抗震设计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未发生倒塌;砖混结构的生产辅助用房损害严重.本文分析的结果可供新建工业建筑的抗震设计和震后维修加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彦弘 《山西建筑》2003,29(4):165-166
系统分析了洪涝灾害对煤炭矿区建筑的损害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洪涝灾害造成建筑物损伤的严重性。最后提出了矿区建筑物抗洪防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强列地震作用下,高耸结构的破坏除了因为水平地震的作用外,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也很大。根据撞击原理,对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的类别;烈度和场地土类别较高时,结构的上部有拉力产生;烈度和场地土类别越高,上部结构的受拉范围和最大拉力越大;地基基础和下部的质量越大,受拉范围下移。  相似文献   

14.
高耸结构的震害资料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破坏起很大的作用。根据冲击原理,考虑场地土的影响,对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土类别对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大,场地土类别越高,竖向地震力越大。Ⅱ类场地土上的烟囱在9度区才会产生竖向拉力;Ⅳ类场地土上的烟囱在7度区就会产生竖向拉力,在9度区则会产生非常大的竖向拉力和竖向压力。因此在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中,场地土的影响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震后汶川学校建筑的破坏状况和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了解了学校建筑破坏严重的原因,重建工作重视在学校建筑中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并广泛采用了先进的隔震效能技术。  相似文献   

16.
宏观掌握我国建筑物分布和抗震能力现状,震前对政府指导建设规划、建筑物抗震加固和民众提高防灾意识,震时指挥地震应急、损失评估等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在对我国各地区建筑物抗震能力开展大量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经济、土地利用、设防情况、人口密度和行政区划属性等因素与区域建筑物抗震能力的相关性,建立中国大陆区域建筑物抗震能力综合分区分类方法;利用实际地震震害资料、震害预测资料及建筑物群体震害预测方法,建立不同地区各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地震易损性矩阵;结合不同区域内所具有的各类建筑物存量,基于GIS软件平台,计算并绘制在基本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中国大陆地震灾害风险损失分布图。文中提出一套评估区域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损失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可为生命线地震灾害风险损失和人员伤亡分布等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破坏倒塌,通过对砌体结构和工业厂房、设备及设施的震害调查与分析,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三水准设防和抗震设计基本要求进行探讨,分别对比了在遭遇"小震"、"中震"和"大震"情况下,按一定设防烈度设计的房屋建筑的破坏状态,判别是否达到了设防目标。结果表明,在1990年以后设计建造的房屋建筑,基本都能达到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严重破坏或倒塌的大多是建造年代较早、设计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的建筑。针对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结构整体性、传力路径、地基基础、抗震缝、疏散通道、设备和设施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对照实际震害情况,包括过去地震震害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对震前经过加固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表现作了介绍,证明了结构抗震加固的效果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不同地震烈度区域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房屋不同受损形式与程度的调查分析,发现地震烈度大于此类结构设防烈度1~2度及以上时大部分出现严重损坏,极少部分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较差等因素引起倒塌的现象,总结了此类结构设计施工的注意事项,可供灾区重建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赖绮华 《山西建筑》2009,35(19):72-73
以汶川地震造成的房屋破坏为出发点,引入了轻钢结构住宅,归纳了轻钢结构住宅的优点,总结出轻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轻钢结构住宅的建议,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杨其军  李红秀 《山西建筑》2010,36(24):79-81
从合理选择建筑物平、立面形状,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有效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等方面论述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要点,并提出相关质量保证措施,从而保证建筑质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