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芳纶Twaron编织绳耐酸碱腐蚀的性能。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40℃、60℃、80℃),用2.5 mol/L的NaOH溶液与2 mol/L的H_2SO_4溶液对芳纶绳进行腐蚀老化后,用Instron3369型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其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发现绳的拉伸断裂强力、伸长率等与未处理时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聚丙烯加捻绳、编织绳为实验试件,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VIC-3D非接触全场应变测试系统及数码相机得到拉伸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力学参数及破断形貌,结合数值模拟对不同结构绳进行力学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加捻绳变形、应力均匀分布,编织绳交叉编织处变形明显,应力交错分布;绳在轴向拉伸过程中轴向应力与剪应力叠加使整体结构等效应力减小;绳股外层在轴向拉伸作用下,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断口整齐;内层在轴向应力与剪应力叠加作用下,处于二向应力状态,断口毛糙。 相似文献
3.
芳纶抗拉伸曲线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芳纶的抗拉伸断裂宏观力学模型,并对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模拟。利用3组件非线性力学模型对应力应变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实际与理论吻合的很好。此模型对芳纶的抗拉伸性能有预测作用。同时,对芳纶的抗钩接强度和抗打结强度也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4.
5.
6.
7.
对11批次国产高强高模芳纶Ⅲ纤维进行了拉伸性能检测,结果表明:9批次的芳纶单束纱拉伸强度在4.78~5.32 GPa之间,拉伸弹性模量在123.71~129.26 GPa之间,断裂延伸率在3.87%~4.20%之间,离散系数均小于5%;2批次的合股束纱拉伸强度在4.96~5.02 GPa之间,拉伸弹性模量在106.7~107.7 GPa之间,断裂延伸率为4.60%,离散系数均小于5%,证明国产芳纶Ⅲ纤维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赵平幸荣勇黄正安徐长刚徐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0):13+261-13
以芳纶II纤维作为探讨对象,研究了拉伸速率和纤维束捻数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II纤维拉伸速率为125mm/min时,拉伸强度最大,变异系数最小;经验公式TTMP3162=确定的捻数,可使得拉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模压法制备碳纤维(CF)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棒材,研究CF加捻工艺对复合材料棒材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地加捻能够有效地改善CF单丝脆性大、对应力集中敏感等缺点,提高复合材料棒材的拉伸性能。但是过度加捻使得CF排布过于紧密,树脂难以充分浸渍CF并形成良好的界面,反而使复合材料棒材的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因此,存在一个临界捻度值使复合材料棒材获得最优的拉伸性能。本实验中,CF的临界捻度为20捻/m,此时,复合材料棒材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1.4%,断裂伸长率提高了9.1%,并探讨了CF加捻增强复合材料棒材拉伸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对涤纶预取向丝(POY)-拉伸加捻丝(DT)混纤复合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抱合不好、染色降等、多股/少股漏检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办法,对改善混纤复合丝产品品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编织是一种重要的预制件成型技术。编织构件具有不分层整体结构、沿编织方向截面可连续变化、复杂结构构件一次成型等特点,具有耐冲击、抗分层、抗蠕变等优异性能。编织物在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编织机、工作原理、各种编织结构及编织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单胞结构,讨论了编织机的应用及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芳纶纤维表面涂覆层的组成与涂覆层胶膜力学性能的关系,探讨了影响芳纶纤维涂覆层力学性能的因素,提出了适于芳纶纤维表面处理的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处理剂配方,并讨论了环氧树脂乳液、聚氨酯乳液和丙烯酸酯乳液对RFL胶膜的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采用日本村田No .3 0 3络筒机及意大利拉蒂公司R5 2 2 -DFT倍捻机对涤纶FDY及POY进行并网与倍捻生产混纤丝的工艺过程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 ,总结出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磷酸溶液对芳纶纤维(Kevlar)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考察其表面化学结构、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研究了磷酸对Kevlar纤维表面改性的效果.结果发现,改性后的纤维表面引入了含氧基团,并产生了明显的刻蚀作用.利用溶液预浸渍工艺和高温模压成型技术制备了Kevlar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复合材料,通... 相似文献
15.
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件代替传统的金属材质的吸能盒,实现了在提高能量吸收能力的同时减轻车身重量。管件的增强体分别是经过缝纫增强的碳纤维编织物和未经过缝纫增强的碳纤维编织物,选用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运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完成整个管件的制作。对有无缝纫增强形式对碳纤维编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管件物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缝纫增强的碳纤维编织管件能够明显提高管件的能量吸收能力,经过缝纫增强的管件的比能量吸收值比未经缝纫增强的高出16%。为了研究管件的能量吸收机理,对测试后的管件进行了树脂包埋、抛光和观察,观察后发现经过缝纫编织的管件物的中央裂纹受到了缝纫结构的限制,使得中央裂纹不易扩展,能量吸收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采用RTM工艺制备了三维编织芳纶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并考察了磷酸处理芳纶纤维对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处理能增加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含量,改善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剪切和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芳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冷等离子体处理及未经处理的两种芳纶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结果表明,扩散系数随环境湿度增大而增大。此外,还研究了扩散系数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