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轻质油品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轻质油品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选择性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等离子体液相氧化脱硫等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氧化脱硫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汽油和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汽油、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进展。介绍了选择性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等离子体液相氧化脱硫、生物氧化脱硫、电化学氧化脱硫等。认为进一步探讨脱硫机理,提高脱硫效率和油品收率,降低脱硫成本,是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近年来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H2O2均相、非均相催化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和分子氧直接氧化脱硫等。认为分子氧直接氧化脱硫技术克服了H2O2价格较高、稳定性差等缺点,并且该法具有操作条件缓和,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将成为柴油氧化脱硫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芮雪莹  刘庆  散灵丹 《广东化工》2010,37(9):112-112,117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汽油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氧化脱硫机理和氧化脱硫体系。一般认为,氧化脱硫过程中噻吩类硫化物被氧化成相应的极性更高的亚砜或砜类物质而被脱除,而氧化脱硫体系包括双氧水/催化剂体系、分子氧氧化体系、光催化氧化体系以及生物氧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油品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翔  蒋博龙  宋华 《当代化工》2010,39(2):150-152,155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综述了双氧水氧化、臭氧氧化、氧气氧化、超声波氧化、光催化氧化、等离子体液相氧化、生物氧化、电化学氧化脱硫技术等氧化脱硫技术,并对氧化脱硫方法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SO2)、一氧化氮(NO)和汞(Hg)的大量排放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处理大气污染中的多种有害气体.基于光催化氧化技术对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汞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本文综述了光催化氧化机理及光催化脱硫脱硝、光催化脱汞和同时脱硫脱硝脱汞技术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氧化脱硫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效环保的脱硫技术.TiO2已经在光降解污染物、空气净化、产氢、CO2还原以及光催化杀菌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单一TiO2和改性的TiO2作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氧化脱硫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勇  申海平  任磊  李子锋 《化工进展》2019,38(z1):95-103
由于操作条件温和、成本相对较低、脱硫率高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氧化脱硫被认为是非加氢脱硫技术中降低燃料油中高硫含量的主要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燃料油氧化脱硫机理的研究进展,详细叙述了使用不同氧化剂(H2O2、油溶性氧化剂、空气、氧气以及固体氧化剂)催化氧化脱硫机理和离子液体中的氧化脱硫机理,简要介绍了低共熔溶剂中的氧化脱硫机理、超声辅助氧化脱硫机理、光催化氧化脱硫机理以及电化学氧化脱硫机理,并对氧化脱硫机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见解。加深对氧化脱硫机理的研究将有利于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为更好地指导燃料油以及其他油品深度脱硫的进行提供理论基础,对实际生产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因此,为了改善油品的性能和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规格,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生产清洁燃料的技术对策。本文介绍了清洁燃料的脱硫方法,包括传统的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如氧化脱硫、吸附脱硫、生物催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超声波脱硫、配合萃取脱硫、水蒸气催化脱硫等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氧化体系在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过氧化氢/有机酸、过氧化氢/杂多酸、过氧化氢/杂多酸/季铵盐、光催化氧化、离子液体萃取/氧化等体系的脱硫研究,并指出寻求高效、廉价、选择性高的催化氧化体系,保证油品高回收率,是燃料油深度脱硫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轻质油品非加氢脱硫新工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保法要求越来越苛刻,世界范围内对车用发动机燃料的硫含量要求日益严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加氢脱硫的新技术,包括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吸附脱硫、催化法和烷基化法脱硫。  相似文献   

12.
柴油氧化脱硫工艺简单,经济性强,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近年来柴油氧化脱硫中主要的强化技术及应用情况,主要包括离子液体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微波氧化脱硫、外加磁场氧化脱硫、光化学氧化脱硫和电化学氧化脱硫,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指出离子液体氧化脱硫是一种绿色和高效的脱硫工艺,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为工业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浸渍法制备的竹炭(BC)负载TiO2光催化氧化氧化二苯并噻吩(DBT)。对其反应工艺条件(如光催化剂用量、双氧水浓度和TiO2的负载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负载型TiO2/BC提高了TiO2的分散度,比纯TiO2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反应条件为燃料油氧化脱硫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所得结果为:TiO2负载量15%(wt%)、H2O2的浓度O/S为14mol、催化剂用量为0.002g/mL模型硫化物。在最佳条件下反应2h,DBT脱硫率高达66%。此结果为燃料油的氧化脱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氧化法脱除汽油和柴油中有机硫技术进展。介绍了过氧化物氧化脱硫、臭氧氧化脱硫、氧气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生物氧化脱硫、电催化氧化脱硫和光化学氧化脱硫等,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势及应用现状。今后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是进一步研究脱硫机理、提高脱硫率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催化剂Cu-BiVO4,并对其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 (UV-Vis DRS)表征。以噻吩的正辛烷溶液模拟轻质油品为目标物,以催化剂的pH值、用量、光照时间、通气量等工艺条件为考察对象,研究了Cu-BiVO4光催化氧化去除模拟汽油中硫化合物的性能。结果表明,Cu的复合使BiVO4的可见光吸收带发生红移,吸收强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中性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空气通入量为300mL/min,催化剂加入量为0.5mg/L时, 400W金卤灯照射180min,Cu-BiVO4光催化氧化脱硫效果较好,模拟汽油的脱硫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采用过氧化氢进行燃料油脱硫的研究新进展。主要包括催化剂选择、溶剂(萃取剂)选择以及脱硫反应参数优选等。被脱硫的燃料油包括柴油、汽油、轻油等。有些研究采用H2O2催化氧化与超声波、UV辐射等相结合,提高脱硫效果。所有研究结果表明该法脱硫率高(可达90% ̄99%),硫含量可降至50μg/g以下甚至还低很多,且反应可在常温、常压的温和条件下进行,易于实现工业化。需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处理费用及原料安排、工艺放大及优化等。  相似文献   

17.
脱硫技术已成为国内外提高燃料油质量的关键因素。传统加氢脱硫技术(HDS)虽然能达到深度脱硫的目的,但耗氢量大、设备投资大、操作费用高,难以满足低硫清洁燃料油的生产需要;氧化脱硫技术(ODS)因其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即可得到超低硫燃料油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简单介绍了氧化脱硫机理。重点概述了H2O2氧化法、分子氧氧化法、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法、高铁酸钾氧化法脱除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催化剂Cu-BiVO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噻吩的正辛烷溶液为模拟轻质油品,以前驱液的pH、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通气量等工艺条件为考察对象,研究了Cu-BiVO4光催化氧化脱除模拟汽油中硫化合物的性能。结果表明,Cu的掺杂使BiVO4的可见光吸收带发生红移,吸收强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前驱液的pH=7时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空气通入量为300 mL/min,催化剂加入量为0.5 mg/L时,400 W金卤灯照射180 min,Cu-BiVO4光催化氧化脱硫效果较好,模拟汽油的脱硫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强化氧化萃取脱硫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化萃取脱硫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等优点. 针对氧化过程中存在的反应速度慢、氧化剂用量多等缺点,提出了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油水接触几率、强化氧化过程的新思路. 以二苯并噻吩-辛烷为模拟体系,磷钨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通过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50℃下可使氧化时间从24 h缩短到7 h,且氧化后油品中硫含量低于10′10-6. 对于实际汽、柴油体系,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氧化过程中油水相比可从1:1降低为25:1,大大减少了氧化剂用量,且氧化后萃取的单级脱硫率大于50%,优于直接萃取过程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