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材料的微生物腐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微生物对材料的腐蚀,列举了在石油、化工、电力、通讯及海洋工程中微生物腐蚀危害实例。指出参与腐蚀的菌有硫酸盐还原菌(SRB)、硫化菌、铁细菌、粘液形成菌和真菌。以参与硫铁元素循环的微生物,尤其是SRB为最重要。它们通过阴极去极化,形成氧浓差电池、腐蚀性代谢产物和破环保护膜等机制导致腐蚀。微生物腐蚀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参照英国NCS研究结果估算,目前我国微生物腐蚀造成的损失至少年达22亿元。可通过创造不利于菌生长环境,防护层,阴极保护和投加杀菌剂方法对微生物腐蚀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3.
海水/金属界面间会同时产生金属腐蚀与生物附着。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金属腐蚀破坏。对实际海上平台和舰船的调查表明,污损生物对平台等海上金属构筑物可产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即使在阴极保护下,也是如此。下面仅从污损生物本身分析其原因。1裸体金属由于...  相似文献   

4.
几种材料的微生物腐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研究了不锈钢、Q230钢、工业纯铝、工业黄铜等材料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Q230钢易生长生物膜,其主要腐蚀产物为FeS,以点蚀为主。不锈钢、工业纯铝等材料若有缺陷及残余应力处、有利于细菌生长,黄铜耐SRB腐蚀。化学镀Ni-P和Ni-Mo-P可提高Q230钢耐微生物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5.
材料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斌  刘贵昌  陈野 《材料保护》2005,38(4):38-41
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对铁、碳钢、不锈钢等一般金属材料,铝、铜、镍、钛及其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和部分工业非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概况.指出了目前材料微生物腐蚀的途径、机理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瑜  章文贡 《功能材料》1995,26(1):1-14
本文介绍了非线性光学的简史,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分类及应用,简述了金属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原理,从分子工程和晶体工程的角度讨论了金属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综述了目前已研究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聚合物的二阶、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按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分成二大类:一类是含有芳香基或杂环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一类是含有二茂铁基和吸电子基的共轭体系化合物。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酞菁类的金属配合物上,本文对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独特之处进行了总结,并对金属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舰船的舱底积水和海水管系中,微生物腐蚀是重要的腐蚀形式之一。在众多的微生物中以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腐蚀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改变了生物膜内的微环境,其代谢产物与金属基体相互作用,加速了金属的腐蚀过程.文中从微生物的生理学、腐蚀机理等角度,对舰船材料的腐蚀危害、微生物腐蚀研究方法和腐蚀防治措施以覆微生物腐蚀的近期研究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微生物腐蚀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腐蚀中游离氧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和清 《材料保护》1992,25(4):23-26
  相似文献   

9.
粗糙表面对金属化学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粗糙表面加速金属化学腐蚀的现象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粗糙表面所产生的表面效应致使化学腐蚀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平衡常数发生改变,金属化学腐蚀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近年来以有机金属聚合物为先驱体制造陶瓷材料方面的特性、发展概况与发展前景。详细论述了SiC、Si-Ti-C、Si_3N_4、SiC-C、BN、AlN、Al_2O_3等纤维制造陶瓷的过程以及结构组成与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刘晓青 《计测技术》2017,37(5):48-50
通过数据采集器,代替传统电偶腐蚀计做金属材料腐蚀实验,解决了试样样品量大时试验效率低的问题。采用自动定时采集,实时绘图功能,解放了人工,实现了测试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将铝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保护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施加保护涂层;另一类是通过改善复合材料的设计而使之具有本征的耐蚀性,综述了铝金属基复合材料腐蚀控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殷燕芳 《包装工程》2007,28(8):221-222,239
金属包装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差,处于不稳定状态会发生锈蚀.利用涂层技术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能,对其起到防护、密封、抗磨、抗冲击、减振、隔热等作用,可提高包装产品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particulate reinforced graphite/copper (Grp/Cu)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MMCs) was studied in 3.5 wt.%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using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ionic solution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echniques. The materials under investigation were high energy-high rate (HEHR) consolidated Grp/Cu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HEHR processing employs a 10 MJ homopolar generator that supplies a 100 kA pulse to rapidly heat and solidify the composite powder compact. This short time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preferential heating and melting at the graphite-copper interface serve to encapsulate the graphite reinforcement, thus providing a highly densified composite product. Initially the open circuit potenti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1.2, 5, 15, 25, and 40 volume percent GrpCu composites was studied in aerated and deaerated 3.5 wt.% NaCl solution using SEM and EDX. Subsequently, the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of these composites was studi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such as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an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The severity of corrosive attack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raphite content and in aerated solutions. In addition, solutions from these test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amounts of copper and carbon present in the electrolyte after polarization tests. Microscopic analysis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rrosion morphologies and the extensive localized corrosion occurring at the graphite-copper interface. The effectiveness of benzotriazole as a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the copper MMCs wa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5.
在退化RC结构的时变性能评估、剩余寿命预测以及维修加固决策分析中,其抗力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钢筋锈蚀导致钢筋的屈服强度降低、改变钢筋力学行为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行为。钢筋腐蚀损失量影响钢筋的失效模式,即从延性破坏到脆性破坏变化。该文发展了退化RC 桥梁的概率抗力时变模型,可以定量考虑腐蚀对钢筋力学行为、倒塌机理和粘结性能的影响。建立退化结构的抗力概率模型可以抓住退化结构的退化机理、点蚀分布、结构尺寸参数、粘结行为、腐蚀扩展、钢筋失效模式和计算模型的随机性和变异性。RC 梁的加速腐蚀试验和旧桥的破坏性试验验证了该文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铝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春林  才庆魁 《材料导报》2003,17(1):45-47,62
综述了不同增强体增强的铝金属基复合材料(Al MMCs)的腐蚀研究现状,包括腐蚀机制、腐蚀形貌、影响腐蚀的因素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金属腐蚀防护有机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金属表面涂敷有机涂层是金属腐蚀防护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有机防腐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几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有机防腐涂料。  相似文献   

18.
王森  骆鸿  李志忠  肖葵  吉宏亮  董超芳 《材料保护》2012,45(2):70-73,87
为了弄清3种典型接地金属材料(H62黄铜、Q235钢、镀锌钢)在陕西土壤中的腐蚀情况,采用失重法(外加电流浸泡)、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其在陕西中部土壤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规律。结果表明:在有外加电流的模拟液中浸泡,随浸泡时间延长,Q235钢腐蚀速率逐渐变慢,镀锌钢表面镀锌层腐蚀较快,H62黄铜的腐蚀速率变化不大;Q235钢、镀锌钢、H62黄铜的腐蚀产物分别主要为α-FeOOH、β-FeOOH、Fe3O4,ZnO、Zn(OH)2、FeOOH、Zn5(CO3)2(OH)6和Cu2O、CuO、CuCl2;在含相同NaCl浓度的模拟液中,H62黄铜的耐腐蚀性能最好,镀锌钢的次之,Q235钢的最差。  相似文献   

19.
对热镀锌连续生产中受熔融金属腐蚀部件的防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的研究工作可分为两大类:选择整体材料和表面处理.由于采用整体材料生产成本太高,且其耐熔融锌液腐蚀性能提高有限,采用表面处理提高抗锌液腐蚀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表面处理有扩散渗硼、热喷涂层以及表面涂覆、隔离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最后,对材料在熔融金属的现有腐蚀机理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何本桥  李亭亭  张桐阳  沈大娲 《功能材料》2012,43(12):1637-1639,1642
长效缓蚀材料对于铁质文物的长期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带负电荷的SiO2胶粒表面交替组装上了带正电荷的聚乙烯亚胺(PEI)层,带负电荷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层,以及带正电荷的缓蚀活性成分苯并三氮唑(BTA)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纳米缓蚀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组装过程的进行,胶体粒子尺寸依次增大,颗粒表面zeta电位出现负正交替变化,表面元素化学环境也随之改变,氮原子的结合能随静电作用的增强向高位移动.缓蚀剂的负载量可通过多层组装方式提高,BTA单层负载量可达到35.4mg/g Si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