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借助色差分析、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ASA)共混物的紫外光老化性能。利用转矩流变仪和拉伸机研究了ASA对PVC加工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与空白样相比,ASA的加入会使共混体系塑化和平衡扭矩增大,塑化时间缩短;对未老化样而言,ASA的加入会使体系的拉伸强度增加,但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较小;而对老化样来说,ASA的加入会使体系的拉伸强度、颜色、双键和羰基随紫外光老化时间延长而产生的变化减小,但会使断裂伸长率衰减加剧;老化15 d后,PVC和ASA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减小,而PVC/ASA体系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对钛酸铋(Bi4Ti3O12)悬浮液表面化学性质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加入使Bi4Ti3O12的等电点向低pH值方向偏移。共聚物在粉体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共聚物在粉体表面吸附构型的变化,当共聚物含量>1.5wt%时,部分高分子脱附。共聚物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悬浮液的稳定性,在低共聚物含量和高共聚物含量均可制备稳定的悬浮液,共聚物含量≤1.5wt%时,浆料的稳定通过静电位阻稳定机理来实现,共聚物含量≥2.0wt%时,可能通过空位稳定机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作为电泳悬浮体系中的电荷控制剂,可以有效提高颜料粒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分散性,并使颜料粒子表面带电。随共聚物浓度的增大,颜料粒子的Zeta电位不断增大,并在高浓度下趋于稳定,最高的Zeta电位达到了60.9mV。以共聚物为电荷控制剂、二氧化钛为颜料粒子、苏丹黑为染料的电泳显示液,在电场作用下能够实现黑白电泳显示。  相似文献   

4.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单体组成与流变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系列固体含量为70%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丙烯酸(BA/MMA/MAA)共聚物乳液,研究了软(BA)、硬(MMA)段单体用量比对乳液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乳胶粒的粒径分布和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乳液乳胶粒的粒径在50nm~650nm范围内,呈宽分散分布状态。当BA/MMA<60/40时,乳液可保持低黏度;而当BA/MMA>60/40时,乳液的黏度急剧增加。随着乳液中软、硬段单体比的不同,乳液的乳胶粒分布状态和凝聚形态均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6.
简单介绍丙烯酸及其酯类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主要性质几种主要制法的由来和发展,并且分析国内外的生产现状,讨论丙烯酸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酯进行了共聚物(ACR)合成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如调节剂,引发剂,乳化剂等以共聚物的特性粘度,转化率以及共聚物流变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测试了ACR的流变剪切速率,力学性能,流变温度,玻璃化温度等性能及粒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酯类无皂复合乳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出一系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复合乳液,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乳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复合乳液所表现出的流变性能与复合乳液中两相界面组分的性质,两相在界面处的相互作用,两相相对含量及分散相颗粒的流动形态等有关,另外,加交联剂的复合乳液的表观粘度不同于未加交联剂的的表观粘度,且具有触变性。  相似文献   

9.
据道康宁公司报道,采用不同比例的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硅单体能够生产一种物理机械性能优良的共聚物,它既具有丙烯酸酯的硬度,又具有有机硅的伸长率。该共聚物耐天候、耐老化性能好,能透过较长波长的光,并能吸收紫外线。这种共聚物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保护膜。也可用作耐天候涂料。  相似文献   

10.
考虑连接单元对单体单元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对Fox方程进行了修正,用Tgilj表示不同连接情况下单体单元的1的Tg。经验证,这个改进方程能比较准确地解释丙烯酸酯类二元无规共聚物的Tg与组成的关系曲线的各种情况,同时计算结果表明两侧连接单元的侧链的长度,结构等因素对单体单元的Tg有很大的影响。丙烯酸酯类连接单元的侧链越短越紧凑,则丙烯酸酯类单元的玻璃化温度越高,反之亦然。同时对PMMA的玻璃化温度与其等规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12.
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制备及对纸张增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以及淀粉和阳离子淀粉,通过引发剂过硫酸铵的引发,用聚乙烯醇作为分散剂和保护剂,在80℃进行乳液共聚,反应时间为2h,制得多元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和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接枝淀粉乳液增干强剂。这两类共聚物具有自乳化性,乳液pH值2.0~5.0,粘度700mPa.s~1500mPa.s,Zeta电位20mV~40mV。可用作造纸增干强剂。用IR、DSC等手段对增干强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应用试验表明,制备的两种增干强剂对提高纸的干强度、环压指数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在毛细管出口压力高于常压条件下,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6(PET/PA6)共聚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定剪切速率下,随着毛细管内平均压力(pm)的增大,剪切黏度逐渐增大,在实验温度为300℃和剪切速率为108 s-1时,剪切黏度从10 MPa的130 Pa·s增到大50 MPa的215Pa·s;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或温度的升高,pm对剪切黏度的影响均逐渐减小;同时压力系数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微波辐射和引发剂FAS-KPS引发条件下,合成了剑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SF-g-MA/AA)、剑麻-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SF-g-MA/VA)和剑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SF-g-MA/BuA)3种接枝共聚物,并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SF和3种接枝共聚物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3类接枝共聚物中,SF-MA-VA接枝共聚物具有最大接枝率。SEM结果显示,乙烯类单体与SF接枝共聚,可以改变SF的表面结构,将光滑的表面变换成粗糙的表面。热重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说明:接枝共聚能延迟SF第一阶段的分解,提高纤维的热稳定性,但也降低了SF结晶度及结晶度指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微悬浮聚合制备含氟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胶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普通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考察了含氟丙烯酸酯(FA)和烷基丙烯酸酯(AA s)共聚单体在水相中的分散;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引发剂体系对不同氟单体体系的悬浮共聚合的影响;初步表征了FA/AA s共聚物胶乳及其乳胶膜的一些基本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用普通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复合可以制备得到分散稳定的含氟单体分散系;无须加入有机溶剂,FA和AA s可以实现有效共聚合,其共聚物乳胶粒子为多相形态结构;线形共聚物乳胶膜可以溶于典型的有机溶剂(如THF)中;而一定交联程度的共聚物乳胶膜则表现出了氟材料特有的疏水疏油性质。  相似文献   

16.
以生产一次性防疫用聚氯乙烯手套的聚氯乙烯增塑糊(PVCPP)为研究体系,以柠檬酸酯和乙酰柠檬酸酯为增塑剂,考察增塑剂丁/辛基比例、柠檬酸酯羟基/乙酰基团、柠檬酸酯物理混合和"丁醇/辛醇混合醇与柠檬酸化学反应"混合方式对PVCPP流变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10类柠檬酸酯和乙酰柠檬酸酯增塑剂动态黏度(η')及制备的PVCPP复数黏度(η*),采用溶度参数理论分析PVCPP流变行为来探讨PVCPP流动阶段复数黏度的变化.结果 表明,乙酰柠檬酸酯的黏度比柠檬酸酯高,且随着辛基含量的提高,黏度增大.然而,对于含有30%(质量分数)增塑剂的PVCPP流动阶段的复数黏度,由乙酰柠檬酸酯制备的PVCPP黏度比柠檬酸酯小;并且随着辛基含量增加,PVCPP黏度逐渐降低.采用溶度参数理论难于解释这一规律,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增塑剂含量和不同升温速率下PVCPP复数黏度变化,发现PVCPP流动阶段复数黏度主要与体系自由增塑剂含量相关,主要由(乙酰)柠檬酸酯增塑剂溶剂排出体积(CSEV)决定.通过对比增塑剂CSEV,可以对不同增塑剂制备的PVCPP黏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将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度的丙烯酸酯单体与亲水性单体丙烯酸以固定的摩尔配比接枝到天然羽毛蛋白的分子链上,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支链结构的羽毛蛋白-丙烯酸-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以接枝羽毛蛋白对聚酯纤维的粘合力与粘合功为主要量化指标,探索丙烯酸酯单体的烷基链长度对接枝羽毛蛋白与聚酯纤维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烯酸酯单体烷基链长度的增大,接枝羽毛蛋白对聚酯纤维的粘合性能先有所降低,当烷基增长至异辛基时未再出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分子量不同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频率扫描、振幅扫描两种不同模式进行流变性能测试,并对其蠕变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分析了分子量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增大,区分频率值(f*)变小,零剪切黏度(η0)变大,样品的弹性变好;在振幅扫描模式下,随着分子量变大,样品的线性黏弹区域变大,弹性模量(G′)与黏性模量(G″)均变大,但弹性模量增大的幅度大于黏性模量,因此,随着分子量变大,样品逐渐从G′G″,样品由黏弹性液体流变行为逐渐向黏弹性固体流变行为转变;蠕变测试说明分子量增大,有利于改善样品的抗剪切变形能力与蠕变回复能力,蠕变回复时间也随之变大。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处理对蜡质玉米淀粉糊流变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前后蜡质玉米淀粉的流变性质变化。采用超声波对含水量70%的蜡质玉米淀粉进行处理,运用旋转黏度计对处理前后的淀粉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超声功率处理的蜡质玉米淀粉糊均为假塑性流体;超声处理的蜡质玉米淀粉糊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随着体系浓度增高,剪切稀化增强;超声处理的淀粉糊其触变性随超声功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酰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和DMC-EA-G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并以此为成膜树脂制备了相应的防污涂料。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成膜树脂中DMC用量的增加,涂膜的剪切强度下降,Cu2+渗出率增加;随MMA用量的增加,涂膜的抗拉强度增加,Cu2+渗出率增加。MMA用量为树脂质量10%时,15℃以上的Cu2+渗出率明显高于10℃时的Cu2+渗出率,这对防污剂氧化亚铜的温控释放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