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普定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及防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普定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施工、材料和坝体温度场的特点和研究成果。介绍了施工中期对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成果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价,论证了该坝二级配富胶凝材料碾压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常态混凝土的指标,为取消碾压混凝土坝上游面丙乳砂浆防渗层的可行性和工程决策提出了充足的论据。通过水库蓄水后碾压混凝土坝防渗效果的检验,证明成果好,碾压混凝土坝完全可以依靠碾压混凝土自身达到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2.
提高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抗裂试验研究、抗裂机理及多方面资料的综合分析 ,提出碾压混凝土的抗裂参数Φ作为评价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指标。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时间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得出碾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最后为了提高碾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提出碾压混凝土的抗裂机理 ,这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碾压混凝土坝大坝混凝土碾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研发了大坝混凝土浇筑碾压质量实时监控系统。规划了系统建设目标和系统功能,建立了系统架构,并选取相应的监控技术予以实现。同时,从工程需求出发,设置监控指标并建立报警机制,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监控流程。监控系统成功应用于丰满重建工程大坝施工现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变态混凝土是在碾压混凝土摊铺施工后铺洒灰浆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塌落度的富浆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动密实,形成具有常规混凝土特征的混凝土。变态混凝土的应用,简化了施工过程,加快了工程进度,缩短了工期,从而使碾压混凝土快速筑坝施工技术的优势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变态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技术,提出施工质量控制关键。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碾压混凝土坝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日本最近的碾压混凝土坝技术基本情况,包括日本碾压混凝土坝筑坝工法,大坝断面设计,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配比、施工工艺、温控以及当前世界上最高的宫濑碾压混凝土坝(坝高155m)工程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广西左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采用辉绿岩骨料,对准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抗剪(断)特性,变形性能,热学性能等进行试验研究,并对辉绿岩骨材料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抗裂性进行评价,为百色水利枢纽工程采用辉岩骨料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历经探索期、发展创新期,已日趋成熟。作者自对碾压混凝土施工设备、施工工序、工艺技术进行了大胆设想、改进和创新,在喜河水电站厂房工程左右导墙及坝段窄长型仓面碾压混凝土施工中,保质保量、快速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碾压混凝土筑坝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碾压混凝土筑坝新技术的发展简史,总结了我国工程实践中的基本做法。从材料、施工和设计三方面对目前碾压混凝土筑坝的三种主要类型(中国式的RCCD,日本式的RCD和欧美式的RCC)作了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碾压混凝土筑坝是最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筑坝新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坝都是分薄层浇筑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改变了常态混凝土筑坝用振捣器插入振捣密实的方法,代之以在层面振动碾压。因此,混凝土可以干硬,用水量少,所以用水泥也少;施工较简便,可用土工施工机械,设备用量也较少;施工较安全,速度也较快;所以可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在技术经济上是十分有利的。碾压混凝土筑坝发展很快,技术日益完善,有取代常态混凝土筑坝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百龙滩水站拦河溢流坝采用超贫干硬性压混凝土筑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快速施工的情况,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单位按《水工碾压混凝施工规范》和总公司拟定《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的规定优化组织施工,节约原材,降低成本,创优质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沙牌拱坝 (坝高 13 2m)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本文结合沙牌大坝对 10 0m级以上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如混凝土真空溜管入仓工艺、改性混凝土扩大使用范围、坝面作业、冬季施工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提高我国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的施工水平 ,也可为其它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景洪电站高气温条件下大坝碾压混凝土连续施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洪电站地处亚热带,高气温时间长,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温控难度高。本文通过对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运输过程温度控制、浇筑过程的温度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和冷却通水等一系列研究,提出景洪电站高气温条件下大坝碾压混凝土连续施工的综合措施,并在计算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给出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纬度严寒寒冷地区特有的气候干燥、干湿交替频繁、昼夜和年际温差大、冻融循环剧烈等恶劣的气候条件,新疆碾压混凝土坝建设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先后建成4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1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本文从混凝土材料、施工工艺、温控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新疆等严寒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坝建设所取得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并对存在的难点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严寒、干旱地区同类坝型筑坝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碾压试验,寻求最佳的碾压参数组合是确保碾压混凝土(RCC)坝压实质量的关键。常规在大坝施工前开展RCC碾压试验成本高、费时间。本文提出基于压实能力的模拟相似原理,研制了多参数可调式RCC碾压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不但可克服小型碾压试验的碾轮缩尺效应,以及振动压实成型试验平板振动方式与实际碾轮滚动振碾差异较大的弊端,而且可实现碾压机静压力、激振力(振动频率和振幅)、行驶速度、碾压遍数等多级可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等效模拟实际碾压机工作状态;碾压的试件密度和强度能够达到标准试件的密度和强度,含层面试件的抗剪强度也能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本装置可为研究不同碾压参数对RCC坝料压实质量的影响规律,进而优化碾压参数提供了一条经济、便捷、准确、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中不同功能分区结构界面处往往因材料特性突变而出现破坏与剥离等现象,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新型防渗材料HIAC的特性,在防渗层与主体RCC之间设置过渡层起到辅助防渗及改善分区变形协调的作用,设计了包含矩形、二阶梯、三阶梯三种过渡层的功能梯度结构布置方案,从“变形协调”的角度出发,改变过渡层弹性模量,利用接触理论,分别研究结构整体与材料界面的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当过渡层弹性模量高于主体RCC时,坝体中主拉应力处于较低水平;HIAC与RCC法向与切向变形协调状态良好,综合考虑推荐选用三阶梯过渡层,其弹模不宜低于主体RCC。所提出的变形协调分析方法为保证RCC重力坝的精益建造与安全运行提供新的评判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质量精细化控制要求,研发了碾压混凝土坝仓面压实质量5D(三维位置、时间和质量参数等5维)可视化馈控系统。首先,提出基于AutoCAD/OpenGL的施工期3D快速建模方法,方便施工一线技术人员构建坝体施工单元3D信息模型,可精确表现随仓面施工进度推移而叠加演变的坝体形态,并有效显示施工阶段坝体实体信息;其次,基于仓面实时获取的碾压工艺参数,建立了基于BP-ANN的碾压层压实度计算模型,给出碾压混凝土坝压实质量全仓面智能评价方法,远程3D模型上可实时显示碾压层施工质量数字可视化云图,并形成Web在线碾压质量报告,实时指导施工人员针对欠碾区域及时补碾修复和再评价,实现了智慧施工。研发系统应用于工程实际,验证了其可靠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考虑施工期温度作用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分缝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碾压混凝土坝的实际成层浇筑过程和施工期的温度作用,采用混凝土开裂本构模型,利用三维瞬态有限元方法模拟仿真分析了大坝施工期至运行期的温度应力及综合应力.大坝整体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坝段中部设置的人工短缝开裂后,有效地避免了随机裂缝的发生.坝体表面人工短缝的开裂应力在顺河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存在一个极限开裂范围.建议人工短缝的设置深度为4.5米.  相似文献   

17.
论微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微膨胀混凝土筑坝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温控,提高建坝速度,如能进一步改进,有可能使混凝土筑坝技术发生较大的改观。本文全面分析了微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了氧化镁含量、混凝土温度、室内外差别等对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指出了氧化镁混凝土筑坝的地区差和时间差。文中分析了微膨胀混凝土应用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时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指出如仍保持氧化镁掺率不超过5%,可用氧化镁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大坝混凝土结构温度场监测的光纤分布式温度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红水河乐滩水电站3^#号机组和百色水利枢纽RCC坝为背景,介绍了五年来,作者以光纤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为手段,研究大坝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的部分成果,包括光纤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光纤传感网络和埋设工艺、混凝土水化热的释放过程、冷却水管的作用效果、温度随混凝土浇筑层厚度等的变化规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