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无线电在无线电监测领域应用也愈加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在网络上兴起的软件无线电在飞机飞行追踪、短波监测测向等方面的应用,为开展日常无线电监测工作提供相关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的经济发展是十分迅速,而文化产业也是因此得到发展,无线电广播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实现不断创新,迎合时代的潮流,让人们诸多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无线电广播的设计发展中,软件无线电是非常关键的技术手段,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无线电广播的实际应用。文章分析在无线电广播中,软件无线电的技术应用,并对软件无线电提出一些强化措施,希望对无线电广播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武颖 《电子世界》2014,(4):212-213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进一步扩展了软件无线电(SDR)的功能,成为解决频谱资源匮乏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认知无线电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概述了认知无线电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认知无线电涉及的关键技术,指出了开展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运用软件无线电、有线及无线高速网络、云计算等技术等3项新技术相结合的全新的无线电监测系统的设想、框架及应用模式,一改传统无线电监测基础思想和模式,为新一代的无线电监管技术及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软件无线电全景侦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无线电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向电子对抗提出了挑战。依据软件无线电的思想,我们构建了一种软件无线电全景监测平台,并对此平台的组成、功能及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技术也相对成熟;但是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应用的广泛,对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加,所以无线电管理机构,就要根据其管理内容,合理的制定无线电频谱监测规划,然后布置各种监测任务,保证其无线电管理的价值意义。对此本文作者依据多年工作经验,就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以便与同行切磋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无线电》2020,(4):I0005-I0005
智能无线电监测系统是依据国家《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体系架构及应用规范》《超短波监测管理一体化服务接口规范》的要求,依托波尔通信在无线电频率台站业务管理、无线电监测一体化平台、数据中心等软件项目中所积累的业务经验和技术能力,基于与专业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的无线电信号AI分析计算模型,研制而成的新一代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软件产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的优势,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概况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短波软件无线电(HF-SR)是软件无线电技术在短波通信领域的应用,它不仅为短波通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了新一代短波通信设备提供了解决的方案,同时软件无线电的功能和特点也能到较好地验证。文中首先引入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接着主要讨论了短波软件无线电的结构和关键技术,并在最后给出了它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无线电监测设备的维修与报废已成为整个无线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当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在研究无线电监测设备相关管理规定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就无线电监测设备的维修与报废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播电视行业也发展的风生水起,广播电视监测工作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中是非常重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设工作可以改善广播电视传输和播出的质量,可以审查广播电视覆盖的效果,以及维护广播电视的空中电波秩序,维护网络电台播出秩序,严格保护并有效利用频谱资源,加强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可以保证人民群众能够良好的收看与收听节目,这是各级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以及各等级网台进行科学管理的现代化手段,随着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在广播电视行业也逐渐应用到了无线电技术,将无线电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监测行业,使无线电监测信息化,扩大无线电监测的使用范围,实现对信息的精准与高效收集性。本文根据无线电技术在广播电视监测行业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无线电监测网现存的问题,与无线电技术在广播电视监测行业的建设思路进行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电技术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对无线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的利用度,通过对频谱准确快速的检测,加强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科学应用,进而促进我国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本文就无线电监测技术、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工作原理、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的应用与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了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功能的演进。认知无线电又是在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上提出的智能化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着力解决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认知无线电概念的提出将对现行的频谱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并给无线通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未来发展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提升频率资源利用率,强化频率使用监管机制,开展频谱管理新技术的研究。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作为下一代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发展趋势之一,受到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首先分析了传统无线电监测面临的挑战和网格化监测的特点,进而探讨了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可以发现,将网格技术应用于无线电监测,形成网格化的监测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电磁环境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桑亚楼  阮郑兴 《电子科技》2012,25(6):155-157
在软件无线电技术中,宽带、多频段天线、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模数转换对于软件无线电技术而言都是关键技术,通过组合使用,达到设计目的以及应用要求。文中通过对数字信号处理以及无线电关键技术的处理两部分,分别论述,对其做出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6.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问题和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技术进一步扩展了软件无线电(SDR)的功能,成为解决频谱资源匮乏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认知无线电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总结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传统无线电、软件无线电和认知无线电三者之间的关系,概述了认知无线电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认知无线电涉及的关键技术,指出了开展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软件无线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体系结构,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之后的第三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无线电应用领域,软件无线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信息成为主导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军事斗争成败等重大问题的关键因素后,软件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有利于技术体制改革创新、有利于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关键技术,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关键技术等问题,同时阐述了软件无线电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虚拟无线电     
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虚拟无线电。与传统软件无线电不同的是,虚拟无线电设有选用DSP,而是使用了快速进步的工作站硬件。虚拟无线电采用宽带数字化在用户空间的一个通用工作站上进行所有数字信号处理。本文描述了构造有利于建丘虚拟无线电环境的设计及其性能,并以软件峰窝接收机和新型无线网络接口为例介绍了建立在虚拟无线电环境的两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春明 《移动信息》2020,(2):00062-0006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无线通信。我国的无线通信现如今已经发展到5G时代,人们运用无线网络传输和接收音频、视频、图片、网页的速度越来越快,传输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然而,无线电的发展繁荣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当无线电资源被大幅度应用时,紧缺问题必然随之出现,面对这样的无线电领域现状,做好监测和管理是提高无线电运行效率的必要手段。本文从无线电领域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网格化无线电监测和管理,探讨网格化无线电监测和管理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提高无线电领域的管理效率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无线电工程》2016,(9):28-32
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网是以原有无线电监测网为基础,通过在特定区域布放大量监测传感器节点建设而成,有效提高了无线电监测覆盖率和精细化监测程度,使无线电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针对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无线电监测普遍面临的问题,选取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仿真无线信号覆盖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无线电信号有效覆盖范围与传播环境、信号频率密切相关。根据仿真结果确定网格大小,并以昆明市电磁环境较为复杂的翠湖周边区域作为网格规划的试点目标区域,根据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和区域重要性等因素,探索完成了该区域内无线电网格化监测网监测站点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