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种油溶性氨基甲酸钼在加氢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油溶性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使用四球试验机、SRV试验机和PDSC评价了该产品在加氢基础油HVIH 6和自主配方API SL汽油机油复合剂调合油品中氧化前后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剂在HVIH 6基础油中具有一定的抗磨性能,在成品油中具有优良的减摩性能,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降解,导致减摩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添加剂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主要用于润滑油、润滑脂中,可以提高内燃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持久性,是适应GF-4、GF-5汽油机油规格的节能、环保添加剂。文章叙述了兼具抗磨减摩、极压和抗氧化性能的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合成技术,简述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润滑和热分解机理,对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表征方法进行概括,并对我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旋转氧弹试验、热油氧化试验和铜片腐蚀试验评价了非硫磷有机钼化合物(ME)、二丁基辛基二硫代磷酸锌(T202)和二异辛基二硫代磷酸锌(T203)、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MoDDP)、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和p,p-二辛基二苯胺(DODPA)添加剂及其配方在150SN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腐蚀特性。结果表明:ME与抗磨剂T202或T203复配后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协同性能,与抗氧剂DODPA复配后具有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与铜片腐蚀性较强的MoDDP和MoDTC添加剂相比,ME还表现出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含ME的油样在氧化过程中,其抗磨减摩性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使用国产添加剂和基础油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SN/GF-5规格的汽油机油,通过模拟评定试验筛选了汽油机油的复合抗氧剂和复合减摩剂组合以及和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结构。结果表明:长链二苯胺型抗氧剂和酚酯型抗氧剂质量比为3∶7的复合抗氧剂可大幅提高油品的抗氧化性能;酰胺型摩擦改进剂和氨基甲酸钼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油品的减摩性能;在3种结构的ZDDP中,二仲烷基ZDDP的抗磨性能最好。研制的汽油机油通过了程序ⅢG,ⅢGA,ⅢGB,ⅣA,ⅤG,ⅥD,Ⅷ发动机台架试验评定,各项性能均达到SN/GF-5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汽油机油中添加减摩剂来减少摩擦是提高汽油机油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方法。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聚合物减摩剂,酰胺减摩剂,油酸盐减摩剂及有机酯减摩剂对汽油机油摩擦性能,高温清净性,氧化安定性和抗磨损性能的影响。用SRV试验机和HFRR试验机考察了减摩剂对汽油机油摩擦因数的影响,用曲轴箱模拟试验考察了减摩剂对汽油机高温清净性能的影响,用氧化诱导期测定法(PDSC法)考察了减摩剂对汽油机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及用四球机考察了减摩剂对汽油机油抗磨损性能的影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可以有效地降低汽油机油的摩擦因数,而油酸盐和酰胺减摩剂在低负荷下才具有一定的减摩效果。各种减摩剂对汽油机油的高温清净性和氧化安定性均有负面影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和油酸盐能够提高汽油机油的抗磨损性能,而聚合物和酰胺减摩剂对所考察的汽油机油的抗磨损性能有负面影响。因此在研制节能型汽油机油时,需综合地考虑减摩剂对汽油机油性能的影响以提高汽油机油的燃油经济性。(图12表1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6.
有机钼添加剂与ZnDDP的抗磨协同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球机评价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MoDDP)、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和非活性有机钼等3种有机钼化合物的抗磨性能,及其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nDDP)的抗磨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这3种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尤以MoDDP为最佳;并且与ZnDDP在石蜡基基础油中展现出良好的抗磨协同效应,尤其是MoDTC和非活性有机钼。  相似文献   

7.
噻二唑复合添加剂在润滑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无灰噻二唑复合添加剂在润滑脂中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和腐蚀抑制性能,并且明显优于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噻二唑复合添加剂与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复配后在极压和腐蚀抑制性能方面还表现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复配后在极压、抗磨和腐蚀抑制性能上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油溶性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合成及性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用三氧化钼、无机酸以及二烷基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用红外和质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与目标产物的特征结构一致。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以及SRV考察了其在基础油及成品油中的抗磨性能和减摩性能,结果表明:这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能,并与T203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含钼化合物在润滑脂中的抗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凤  胡利明  郝敬团 《润滑油》2009,24(3):49-51
采用四球机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MoDDP)、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非硫磷有机钼等3种有机钼化合物以及三氧化钼、钼酸铵2种无机钼化合物在润滑脂中的抗磨性能.结果表明:3种有机钼化合物在润滑脂中都有良好的抗磨性能,特别是高浓度的MoDDP在高负荷下仍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能,非硫磷有机钼在低负荷下的抗磨性能比较突出;2种含钼固体无机化合物在润滑脂中也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特别是钼酸铵,这为直接应用于润滑脂中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球机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MoDDP)、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非硫磷有机钼等3种有机钼化合物以及三氧化钼、钼酸铵2种无机钼化合物在润滑脂中的抗磨性能。结果表明:3种有机钼化合物在润滑脂中都有良好的抗磨性能,特别是高浓度的MoDDP在高负荷下仍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能,非硫磷有机钼在低负荷下的抗磨性能比较突出;2种含钼固体无机化合物在润滑脂中也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特别是钼酸铵,这为直接应用于润滑脂中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液态烷基化二苯胺抗氧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苯胺和C8烯烃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液态烷基化二苯胺抗氧剂(T534)。运用IR、FD/MS、GC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及热氧化性能。结果表明,T534抗氧剂具有热安定性好、高温抗氧化能力突出的特点。用0.4%T534调配的10W/40SH级油和10W/40CF-4级油通过了全部的发动机台架评定试验。  相似文献   

12.
以国产低黏度聚α-烯烃润滑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黏度、酸值、倾点等指标,结合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考察其理化性能品质,并与同规格进口产品相比较,分析二者在润滑性、腐蚀性、热氧化安定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国产聚α-烯烃润滑油的酸值和倾点受温度影响较小,而黏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运动黏度逐渐降低,且进口产品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国产产品;国产与进口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相差不大,对抗氧剂的感受性也差别不大,在较高的温度下,胺型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均优于酚型抗氧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旋转氧弹试验、烘箱氧化试验和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研究不同来源150BS光亮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加氢工艺制取的进口150BS-1和国产150BS-3基础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比溶剂精制基础油150BS-2好;饱和烃中多环环烷烃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加氢150BS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150BS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越好,用其调合的工业齿轮油抗氧化性能越优异。  相似文献   

14.
以大豆油、二乙醇胺和三氧化钼为原料,合成了油溶性无硫磷有机钼酸酯(ME)。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实验(DSC)和薄层油膜微氧化实验(TMOT)考察了ME在聚α-烯烃(PAO)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以及与胺类抗氧剂的协同性能,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和气 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油样的氧化程度和p,p′-二异辛基二苯胺(DODP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ME与二苯胺(DBN)、p,p′-二异辛基二苯胺(DODPA)、苯基-α-萘胺(PNA)均具有抗氧协同作用,其中ME与DODPA的协同效果最好,两者复配能有效减少油样的质量损失、抑制沉积物的产生。GC/MS分析表明,ME能够有效降低DODPA的损耗速率,延长其抗氧作用时间,两者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  相似文献   

15.
烷基化芳胺抗氧剂的结构组成,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确定了烷基化芳胺抗氧剂的结构组成,用TFOUT试验和热管试验考察了其性能。烷基化芳胺是一种油溶性好、配伍性强、无腐蚀性的无灰抗氧剂,用该剂调制的10W/30SF/CD通用内燃机油通过了全部发动机台架试验。  相似文献   

16.
新型抗氧剂W5001是一种含取代基酚-胺复合型液体抗氧剂,用于提高汽油氧化安定性,在试验室和工业上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及重整汽油进行了提高汽油诱导期的试验,结果表明,W5001具有比常规的固体抗氧剂T501有较好的抗氧性能,且由于油溶性好,使用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7.
参照GFC Lu-43-A-11方法,在ACEA C3 5W-30规格配方油品的基础上,研究了发动机油在含生物柴油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系统考察了在生物柴油存在条件下润滑油抗氧剂、抗氧抗腐剂(ZDDP)、清净剂、分散剂等添加剂对发动机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生物柴油条件下,胺型抗氧剂、仲烷基ZDDP、高碱值清净剂、高分子丁二酰亚胺分散剂等添加剂对抑制发动机油的氧化衰变过程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和苯硫基乙醇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工艺,合成得到含硫液态酚酯型抗氧剂(KY505抗氧剂),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溶解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含硫液态酚酯型KY505抗氧剂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油溶性较好等优点,与常用的受阻酚型、酚酯型及硫代酚型抗氧剂相比,氧化诱导期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液体酚型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瑛 《石化技术》2003,10(3):7-10
以2,6-二叔丁基苯酚和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液体酚型抗氧剂新产品羟基苯基丙酸酯化合物(LA0)。对制备的LAO的结构、组成及理化性能特别是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LAO具有油溶性好、使用方便、特别是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等优点,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优质产品水平,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种评价聚丙烯抗老化性能的氧化诱导测试新方法——前段以传统方法测定氧化诱导温度(Tind)的恒定速率升温-后段以传统方法测定氧化诱导时间(OIT)的温度恒温(即升温-恒温氧化诱导测试法),测定了添加不同含量抗氧剂Irganox B215的聚丙烯的抗氧化性能。这种氧化诱导测试法的特点:起始温度较低,以恒定速率升温至某一较高温度后恒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氧化诱导测试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避免了容易引起误差的因素,能准确反映试样的热氧老化性能。用该方法测定的OIT能与用传统方法测定的OIT相互换算,可作为对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性能的初步测定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