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含聚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庆某含聚污水处理站内对现有处理工艺进行改造,选择在其中一组设备横向流和两级压力滤罐之间增加微生物处理工艺。含聚污水处理站来水含油为117~192.2 mg/L,悬浮物为38.7~61.23 mg/L,且波动较大。经过微生物处理后,含聚污水含油量及悬浮物指标均稳定达标,出水水质达到“1、5、2”指标;硫酸盐还原菌降低了86.44%,腐生菌降低了92.22%,铁细菌降低了83.33%,有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油田回收污水对污水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针对油田回收污水直接回收到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影响回注水质和已建预处理装置处理效果不理想及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开展了管道分离技术处理回收污水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管道分离技术处理后的油田回收污水出水平均含油浓度、平均悬浮物固体质量浓度分别达到29.1 mg/L、76.2 mg/L,去除率分别为75.7%、41.0%;油水分离时间为310 s;与原预处理技术对比,每吨水处理成本降低52.0%。管道分离技术处理回收污水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核桃壳、石英砂滤料处理含聚污水效果较差的问题,开展了陶瓷滤料处理试验。试验对陶瓷滤料运行参数与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最佳工况为滤速13 m/h、反冲洗周期24 h、反冲洗强度10 L/(S·m2)。现场试验表明,陶瓷滤料对含聚浓度低于90 mg/L的污水处理效果较好,含油及悬浮物去除效率都较高。在进水含油浓度低于100 mg/L、悬浮物浓度低于50 mg/L的情况下,出水达到了"5.5.2"指标要求,比现有核桃壳、石英砂滤料处理含聚污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含聚污水处理工艺,从压力式过滤器滤料层填设模式多元化设计思路出发,建立以滤料层和垫料层多种模式填设为主体的相应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滤料层填设模式对含聚污水压力式过滤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水中含聚质量浓度的增大,过滤流场趋向不稳定特征,且滤料的截污性能变差,在均质滤料过滤含聚污水中,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从含聚浓度为150 mg/L时的68. 30%和56. 46%下降到含聚质量浓度为820 mg/L时的37. 14%和29. 06%;滤料层填设从均质模式改变为级配模式时,不同含聚污水的过滤流场均向着稳定特征方向演变,过滤层的截污能力提升,双层级配滤料模式适合于含聚污水的过滤处理;当污水中含聚质量浓度增大至820 mg/L时,双层级配滤料模式下的除油率和悬浮物去除率较均质滤料模式分别提高15. 58%和18. 08%。研究结果可为油田含聚污水个性化处理工艺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山嘴油田稠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红山嘴油田稠油污水含污油密度大,粘度高,乳化严重及水温高等问题,红浅稠油处理站建成了一套400m^3/h的稠油污水处理装置,投入运行后,机组能将进口污水含油≤2000mg/L,悬浮物≤200mg/L,处理为装置总出口污水含油≤10mg/L,悬浮物≤5mg/L,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该装置具有运行平稳,高效,费用较低等特点,是油田稠油污水处理的一项成功技术。  相似文献   

6.
制备聚硅酸铝铁(PSAF)混凝剂并应用于含聚采出水混凝实验,考察其反应p H值,聚硅酸铝铁投加浓度,PSAF中铝、铁、硅物质摩尔比(Al∶Fe∶Si),助絮凝剂Poten1315投加浓度等因素分别对含聚采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与PFS、PAC对含聚采出水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SAF对含聚采出水的处理效果优于PFS和PAC。当p H值为5.6,PSAF投加浓度为800 mg/L,铝、铁、硅物质摩尔比为1∶1∶2,Potenflo1315投加浓度为1.5 mg/L时,含聚采出水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后的化学需氧量(CODCr)为21.2 mg·L-1,去除率为94.50%;悬浮物(SS)含量为6.5 mg·L-1,去除率为97.11%;UV254去除率为72.35%,出水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法处理三元采出水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庆油田南五区三元污水站沉降罐出口到微生物系统沉淀池出口安装“倍加清”专性微生物处理系统,采用专性微生物处理技术对三元污水进行现场模拟试验,选配出适宜的专性联合菌群,强化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的生物降解.在整个试验期间,微生物处理工艺对油类去除效果较好,来水含油为36.7~427 mg/L,波动较大,平均109.95 mg/L;微生物反应池出水平均14.96 mg/L,经沉淀后出水含油平均5.99 mg/L,总平均去除率为95.25%.提高微生物技术对三元污水的处理效果,预处理的选择很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采用污水深度处理中试装置,对达标排放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污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后,排水中的CODCr、氨氮、石油类化合物和悬浮物平均去除率依次为66.47%,94.23%,78.17%,77.42%;在聚合铁和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分别为14 mg/L和1.3 mg/L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高效微絮凝池出水浊度趋于稳定(约为0.75 NTU),在经过砂滤池过滤后,悬浮物杂质去除率达到了92.0%以上,出水浊度为0.36~0.75 NTU;当微滤单元水量为3 m3/h[膜通量为60 L/(m2.h)]时,随着反冲洗周期的延长,膜压差梯度变化增大,最佳反冲洗周期为30 min。  相似文献   

9.
华孚含聚污水化学处理技术在孤岛六联合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报道的含聚污水处理技术,使用两种净水剂和孤岛六联合站的一级气浮-二级气浮-精细过滤系统,处理用于回注的含聚合物、高含油、高矿化度采油污水.在一级气浮前加入除油剂HF-SL-1,该剂含有效物>15%,其主剂具有支链型嵌段结构,嵌段单元之一含CH2CH2(CH3),生产原料含-N (CH3)(C2H5)2基团,复配有其他聚合物,可快速破乳除油而不去除悬浮物.在二级气浮前加入脱稳絮凝剂FS-SL-2,该剂含有效物>45%,由几种单剂组成,能通过改变HPAM的水溶性而使聚合物和悬浮固体构成的胶体失稳、絮凝并从污水中去除.2006年6~9月,在污水处理量480 m3/d的孤六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现场试验,HF-SL-1加量为80 mg/L,HF-SL-2加量为220 mg/L,结果如下:原水、一级气浮后、二级气浮后、过滤后污水含油量(mg/L)/去除率为:1975.2, 189.5/90.4%, 2.81/98.5%,1.50/46.6%;悬浮物含量(mg/L)/去除率为:310.00,93.34/69.9%,7.25/92.2%,1.25/82.8%;聚合物含量(mg/L)/去除率为:79.20,65.80/16.9%,3.50/94.7%,1.50/57.1%.一级气浮回收油可直接进入原油脱水系统,二级气浮浮渣含油1.32%,含水96.67%.图1表2参5.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气田污水与油田污水混合处理后,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及设备造成腐蚀及外输水质不达标的问题,采用气浮预处理工艺对气田污水进行预处理后再与油田污水混合处理。通过优化气浮预处理工艺的加药浓度、气水比、回流比,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外输水质达标。优化结果表明,在有机絮凝剂加药浓度30 mg/L、回流比20%、气水比7%条件下,气浮处理气田水效果最佳,出水含油浓度为8.08 mg/L、悬浮物浓度为10.99 mg/L,达到预处理外输指标要求。气田污水气浮预处理系统投产后,有效改善了油田污水处理系统效果,含油污水站外输含油和悬浮物平均浓度为2.54 mg/L和3.19 mg/L,可满足污水站外输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陈庆岭 《石化技术》2021,(2):148-149,147
采用新型高效气浮设备,针对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环氧丙烷(10万吨/年)装置含碱、含油两股高浓度的污水处理,现场侧线试验结果表明:(1)含碱污水经高效气浮设备处理后,含油量可从10000mg/L降至900mg/L以下,平均去除率在95%以上,COD可从190000mg/L左右降至9900mg/L左右,平均去除率在85%以上;(2)含油污水经高效气浮装置处理后,油含量去除率在85%以上,COD也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站中含油污泥难以处理的问题,进行了叠片螺旋式固液分离装置现场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出泥含水率低于60%,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5%以上,含油去除率达到80%以上,出水满足污水站来水含油量≤1000mg/L的要求,可以直接打回系统。叠片螺旋式固液分离装置处理速度快、效果好,为油田含油污泥减量化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PACT)-湿式氧化再生(WAR)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含油、含盐污水,处理规模均为500 m3/h。针对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脱氮除碳能力强且耐负荷冲击;含油污水处理后出水COD为36.8 mg/L,降低率为87.8%,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3 mg/L,平均去除率为97.2%;含盐污水处理后出水COD为48.4 mg/L,降低率为89.9%,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4 mg/L,平均去除率为98.0%,达到了装置出水水质指标要求;污水处理直接运行成本为3.07元/m3,且实现了装置废气达标排放、生化剩余污泥近零排放,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石油机械》2015,(12):95-99
为了确认液体过滤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可信性和实用性,在原理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小型液体过滤装置。在中海油SZ36-1原油污水处理厂,用小型液体过滤装置对含聚污水进行了定性、精度选择、滤速优选、筑膜剂添加量和运行参数优选试验。根据优选后的各项参数,对出口水质进行取样化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液体过滤装置对含油质量浓度≤20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100 mg/L的含聚污水进行处理后,可使出口水含油质量浓度≤1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10 mg/L;当进口水质为44~110 NTU时,出口水质稳定在5 NTU以下,过滤时间超过10.5 h;过滤系统可自动剔除污染物,避免了常规过滤系统因反洗形成的二次污染,且不需要反洗水,污水处理系统可减负2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胜利油田某注聚区块对含聚采油污水开展了“气浮+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的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含聚采油污水中石油类、悬浮物、聚丙烯酰胺、COD、一价离子、二价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99.5%、98%、91%、97%、96.8%、91.3%,出水浓度分别为0.5、1.7、4.4、7.2、212.5、93.3 mg/L;所产清水配聚后黏度显著优于黄河水,与蒸馏水相当.利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含聚采油污水完全可以替代清水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6.
杏西联污水处理站使用射流式浮选净化机处理污水的水质达标率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2001年杏西联含油污水处理站采用斜板溶气气浮技术开展了不同药剂、不同加药比例、不同溶气比及不同来水水质的试验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斜板溶气气浮技术对含油污水中的油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均较高,在回流比为20%,加药量为无机20 mg/L、有机2 mg/L时运行效果最佳,油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为51.7%、70.6%.斜板溶气气浮对来水水质的适应能力强,在切除混凝沉降罐运行时,通过相应地提高加药量,仍可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滤前标准.斜板溶气气浮与原有射流气浮相比,降低运行费用0.12元/m3  相似文献   

17.
在胜利油田坨一污水站进行气浮磁分离污水处理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OPS+Co Mag系统对污油和悬浮物含量不同的污水处理效果均比较理想,OPS装置和Co Mag装置出水的含油量、悬浮物、粒径中值等主要水质指标优于设计指标;OPS技术对于污油和悬浮物含量高的污水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适合作为沉降罐的下一道处理工序,处理含油率高(波动值较大)的污水;Co Mag技术作为气浮处理以后的二级处理工艺,对污油和悬浮物含量低的污水具有很高的去除效率,但其可处理浓度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含聚污水的油水分离时间,提高设备处理效率,开展了气浮工艺处理含聚污水的试验研究.在不投加任何浮选剂的前提下,现场分别考察了涡凹与溶气泵两种气浮工艺处理含聚污水的效果,并进行对比.涡凹气浮处理含聚污水,为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需延长污水在装置中的停留时间,当处理量为2 m3/h时出水效果较好;溶气泵气浮处理含聚污水的最佳气水比为1∶25,回流比为30%.涡凹气浮对含聚污水含油量的去除率(94%)略高于溶气泵气浮(92.5%),但前者对悬浮物含量的去除率(25.6%)要明显低于溶气泵气浮(43.4%).从含聚污水处理装置的效率和投资等多方面因素考虑,选用溶气泵气浮工艺处理含聚污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含聚采出水的悬浮物测定一般采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239—2012推荐的滤膜法。针对新疆油田七东1含聚采出水按照标准滤膜法测定易结垢问题,采用双膜法替代标准中原测定方法,过滤速率均由原来的10 min过滤15 m L提高到100 m L以上。用不同污水对两种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双膜法较现行标准在测定二元驱污水和稠油污水悬浮物含量时过滤体积分别由15 m L和50 m L提高到了265 m L和240 m L,引入的最大误差由原来的26.67 mg/L和8 mg/L减小到了1.5 mg/L和1.66 mg/L。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含聚污水处理难度较大,处理工艺复杂的问题,开展了磁分离技术工业化试验。磁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除油及除悬浮物效率,适用于低含聚污水处理。在磁分离装置进水含油低于50 mg/L、悬浮物含量低于50 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可以达到"8.3.2"指标要求。在试验条件下,磁分离的絮凝剂及磁粉投加最佳浓度分别为120、300 mg/L,浓度再增加意义不大。由于磁分离设备容积较小,抗波动性能差,仅适用于二级处理工艺,其前应设置抗冲击能力强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