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水井在修井、开采过程中造成地层污染,产量下降,为了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开展了堵塞机理研究、低产原因分析、不同油藏工艺措施优选等研究与应用,近几年主要采取的措施类型主要有土酸酸化、暂堵酸化、乳化酸酸化等措施类型,但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含水上升,堵塞类型复杂,并且油井措施次数增加,部分井采取常规酸化已经达不到增油降水的目的,因此引进多氢酸酸化、负压返排工艺、泡沫酸酸化、潜在酸酸化等措施,目的在于减缓酸岩反应速度、提高酸化后残液的返排率,减缓油井含水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2.
酸化解堵工艺在油田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而且各大油田根据地层实际情况对酸液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主要从酸化原理、体系分类及体系应用三个方面介绍该工艺技术在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和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应用。实际应用表明:酸化解堵技术能够有效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改善和恢复地层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CB油田油井在中高含水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起泡剂、稳泡剂和基础酸液配方的筛选研究及施工工艺的优化等基础研究工作,分别在常规井和水平井中采用泡沫暂堵分流技术进行地层解堵酸化工艺措施。该项工艺的应用,在有效解除该油藏因地层微粒物运移引起的近井地带堵塞的同时,较好地避免了在油水关系复杂的层内条件下常规酸化解堵措施易引起的油井含水上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认识川口油田的地质特征和油井堵塞机理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酸化解堵技术,能显著地解除近井带堵塞现象。该技术已在167口井的酸化解堵作业中得到认可,措施成功率94.7%,累计增油4 988.1 t。  相似文献   

5.
注水开发的稀油油藏在开发中后期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流体性质的改变和注入水质对储层的破坏作用,造成近井地带污染严重和堵塞、地层渗透率下降、油井产量降低、水井注入量降低或注不进、地层能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油田最终采收率。有效的破除油层堵塞,恢复注入能力,保持合理有效的注采压差,是油藏提高开发效果的必然选择。采用振动压裂复合酸化解堵技术,利用物理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处理近井地带,使近井地带形成多微裂缝,改善近井地带的渗流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油井减产、水井欠注等问题,为该类油藏措施方案的优选、注采单元的整体治理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侏罗系油藏部分油井酸化时洗井返排率低,对措施剥落的机杂颗粒和二次沉淀物无法彻底排除的问题。通过分析,揭示了常规酸化对地层能量较高的油井解堵效果好,而对地层能量低的油井解堵效果不理想,反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负压返排酸化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该技术的成功实施进一步丰富了酸化解堵技术系列,为侏罗系油藏的稳定高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由于前期对GN油田201块储层物性认识不足,在钻完井的过程中又没有采取有效的储层保护措施,使得新投产油井无产能。在随后的生产过程中,盲目采用了压裂、酸化解堵、泡沫混排、氮气混排等改造措施,措施实施后油井产量并没有恢复,通过复合解堵解除钻完井滤液的污染,提高地层的有效渗透率和油相渗透率,使新投无效井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8.
针对陈堡油田陈3断块K2t13、K2c主力生产砂层组,因地层微粒物运移引起的近井地带堵塞问题,常规酸化解堵措施难以适应目前油藏开发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进一步分析对K2t13与K2c主力砂层组油藏开发特点,研究应用了泡沫暂堵酸化、泡沫分流酸化和氮气泡沫助排工艺,并在陈3-59井等六口井上进行了现场实施,解决了常规酸化工艺造成的油井含水上升、有效期短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酶技术在的鄯善油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鄯善油田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油田,油井乳化、结蜡严重,地层存在堵塞现象,导致产能下降快。部分油井因井况、水驱状况等原因无法使用常规酸化解堵及压裂改造技术,引进AE-2生物酶解堵技术。通过对AE-2生物酶解堵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设计不动管柱进行解堵施工工艺。经油田2口井施工,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1480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油水井负压返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近井地带因蜡(胶)质、垢、无机颗粒等沉积造成地层堵塞,严重影响油水井的产液量和注水量。为了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提高油水井的产液量和注水量,目前采油三厂所使用的解堵技术有:压裂、酸化、暂堵酸化、缝内转向压裂等工艺措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上述工艺措施有可能增加地层渗流面积,但对于剥落的机杂颗粒和二次沉淀物无法彻底排除,导致措施效果低,有效期短。为了有效地提高低渗油层的措施效果和延长措施有效期,2005年引进负压返排工艺技术主要针对注水井,2009年对油井实施负压返排技术解堵,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张佩玉  刘建伟  李静 《吐哈油气》2007,12(1):61-63,60
针对油井低伤害解堵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如何减少和避免压井液伤害,有效解除此类伤害,避免酸化解堵措施后,再次压井造成的二次伤害等长期困扰油田生产的问题。通过对压井液配方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油井酸化解堵后再次压井作业时,压井液对油井地层的二次污染伤害,提高了酸化解堵措施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受钻井完井液、修井压井液的污染堵塞,采油井常常需要进行增产措施处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解堵措施仍为酸化解堵。酸化措施的解堵机理以化学溶蚀为主,其中的部分添加助剂,用于解除有机物堵塞伤害、油水乳化物伤害、和水锁伤害及增加返排,减轻残酸液的二次污染。对于跃进二号油藏,目前油井措施的残液几乎无法返排,残酸液的二次沉淀污染尤为明显,大大降低酸化施工有效率。因此,为了强化酸化解堵效果,提高跃进二号油藏油井措施的成功率和有效率,迫切需要进行新的返排工艺技术的试验。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是高尚堡浅层油藏主要的开发方式。地层出砂造成的防砂管柱堵塞严重影响了油井产能,多次常规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为此引进了声波振荡解堵技术。从颗粒解堵、提高地层渗流性、降低流体黏度等方面探讨了声波振荡解堵的技术原理。基于水平井防砂管柱及近井地带堵塞类型分析认为,生产过程中的地层出砂颗粒运移堵塞是水平井的主要堵塞类型。高尚堡浅层油藏7口水平井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施工简单、成本低、增油效果好,可在水平井解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降压解堵排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油田注入水水质差和各种改造措施等造成的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以及油井酸化后排酸效果差等问题,根据液体喷射原理研究出一种既能对地层堵塞进行降压解堵、又能对酸化井进行降压排酸的降压解堵排酸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井下管柱组成、工具结构特点、选井条件、工艺原理,并对现场应用的总体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经大量的现场应用证明:降压解堵排酸技术能有效地排出地层中的残酸、酸反应物以及各种堵塞杂质,减少地层污染,提高地层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吐哈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注入水外源性伤害和地层内源性伤害不断在地层深部累积,采用常规酸化措施效果不理想。为此,通过长岩心污染模拟实验,研究了深部污染的污染特征及酸化解堵机理,通过解堵液缓速和工艺过程的综合应用实现深部解堵。应用AcidGuide专家系统对单井进行全面的污染诊断分析,并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形成了适应吐哈油田深部酸化解堵的技术体系,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类似低渗透油藏水井增注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孤岛油田每年约有60-70口油水井发生堵塞。为进一步改善解堵增注的效果,应用酸化解 堵决策技术。酸化解堵决策技术是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诊断地层的伤害机理,用它来指导酸化解堵增注的选井、选层、施工是完全可行且十分有效 的。2001年1-10月份,共施工46井次,其中油井施工22口,累计增油19650t;水井施工24口,累计增注340254m^3,对应油井增油10207t。成功率87%,比没有使用酸化解堵决策技术提高了16%,有效期达到了150天以上,延长了48天,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庆高台子油层闭合酸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合酸化技术是碳酸盐岩酸化压裂后,对人工裂缝进行再改造的补救性措施,通过解除对裂缝造成的伤害,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增大扫油效率,提高油井产量。针对大庆西部高台子复杂岩性地层的特征及水力支撑压裂情况,进行了措施方案分析,扩大了常规闭合酸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出了在水力支撑裂缝中进行酸化解堵的新观点,研究了适应该地层的压裂液配方和酸化解堵剂,现场进行2口井试验,闭合酸化效果较水力压裂效果明显,产量平均增加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王洋 《石油机械》2011,(10):129-130
锦150断块为低孔、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原油含蜡高,油井表现为低产能。为此,引进了高能冲击压裂泄油技术。该技术将高能气体压裂与小型酸化相结合,可清除油层近井地带的污染及堵塞物,同时对裂缝进行溶蚀扩展,进一步扩大处理半径、提高地层导流能力;能够有效解除低渗透油藏的各种堵塞,不会造成地层的二次污染,较单一解堵技术措施效果更好。根据锦150断块的特点,对高能冲击压裂泄油工艺做相应的改进,并将改进后的工艺在该断块实施10井次,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4 617 t。因此,高能冲击压裂泄油技术是低渗透油藏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地层能量低和近井地带堵塞等问题,引进应用了美国汉诺威 公司生产的HNW777—ES自振解堵增油装置。装置主要由胶质密封器、单向止回阀、主筛管、振 动片组、延时激励阀和辅助筛管组成。在辛37-斜4井和永1-8井的现场应用表明,对于低渗透 油藏油井,这种装置具有增大油层渗流的能力,可作为低产能区块的一种辅助增产手段;对于污 染堵塞的油井,装置可长期在井下随抽油机自动工作,无须维护,随时解除油井堵塞,显著提高 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层近井地带易堵塞而影响油井生产的问题,利用声波技术对油井堵塞层段进行处理,以达到解除油井堵塞,改善地层渗透状况,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低频声波解堵技术是声波解堵技术的一种,本文介绍了低频声波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该技术的选井条件和施工工艺,并结合曙光油田13口油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技术的解堵效果.实践表明,低频声波解堵技术对于近井地带的堵塞解堵效果明显,处理后油井增油增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