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冶诺兰达炉炉结形成及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  黄毅 《有色冶炼》1999,28(5):19-21
通过对诺兰达炉炉结的洗炉,停炉后的测量,结合取样分析,生产中的观察,讨论了炉结形成的原因,洗炉的效果,得出了今后诺兰达炉生产中控制炉结的生产成以及洗炉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宏松 《梅山科技》2007,(B09):33-35
对传统的护炉手段在炉役后期炉缸维护上的作用和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上下部制度优化实现对炉缸的维护,应该作为一个长期有效的护炉手段,以达到高炉长寿目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的直流电弧炉的发展情况,比较了ABB、Unarc、Clecim型直流电弧炉的特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并就我国大中型直流电弧炉炼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LF炉钢水炉外精炼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验室对埋弧渣进行试验的基础上。围绕新产品开发,对LF炉精炼工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对精炼渣的使用效果、物流协调模型、钢液温度模型、成分微调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吕心刚 《炼钢》1998,14(4):8-11
阐述了小电炉采用投资少,见较快,简单易行的炉外处理措施,提高了钢质量和生产率,生产实践和应用结果表明,本措施可为同类型企业的炼钢工艺完善和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诺兰达炉炉结的洗炉,停炉后的测量,结合取样分析、生产中的观察,讨论了炉结形成的原因、洗炉的效果,得出了今后诺兰达炉生产中控制炉结的生成以及洗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武钢4号高炉炉底炉缸破损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木森  邹明金 《炼铁》1997,16(6):14-17
武钢4号高炉(2516m^3)第二代炉役采用了全炭砖水冷薄炉底结构,一代炉役寿命达11年6个月,停炉大修时的破损调查表明,炉底炉缸的破损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的普通炭砖质量差。因炭砖质量差,开炉仅1年半,炉基温度就升高到560℃,此后便开始了长达10年的钒钛矿护炉,确保了炉底炉缸的生产安全,炉底炉缸的破损调查结果也表明钒钛矿护炉是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梅山3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炉缸为陶瓷杯结构,侵蚀较严重。为维护好炉缸且实现高炉长寿的目的,该炉在生产中采取了多种护炉措施,尤其是优化上下部制度后获得了明显的炉缸保护效果。因此,将上下部制度优化的炉缸维护措施作为一长期的、经济的且有效的护炉手段,以延长高炉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大型圆管坯加热炉的炉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投资,加热质量,热耗和占地面积四个方面对大型圆管管坯加热的步进炉和环形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0.
对泰钢新建炉卷轧机生产线卷取炉的应用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工艺特点和设计思路以及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铝合金熔炼--保温炉系统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该系统使用效果较好,节省能源,熔炼时间缩短,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包钢高炉炉缸内衬耐火材料和结构的演变,作者据此提出了具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从市场经济对钢质量的要求,综合国外发展趋势和酒钢TDC-LF生产实践,论述了TDC-LF是很好的炉外综合精炼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300m^3高炉炉墙结瘤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玉明  窦庆和 《河南冶金》1997,(A09):24-25,35
安钢炼铁厂2300m^3高炉1996年8月结瘤,结瘤的主要原因有:原燃料质量差,冷却强度大等,处理过程中采取烧、冲原则,炸瘤时由炮炸瘤,保护了上部砖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2号高炉投产6年半后炉底温度升高至762℃,经过科学、正确诊断、明确炉底温升的症结所在危及安全生产的严重程度,制定了应急手段,采取了强化冷却等针对性护炉措施,成功地将炉底温度控制在700℃水平;研究与利用高炉操作制度,操作参数与炉底温升关系,控制炉底温度波动,改善高炉冶炼技术经济指标,实现计划安全停炉大修。  相似文献   

16.
黄永建  邢梅峦  严国安 《炼钢》2003,19(6):1-2,5
以转炉终点高拉碳操作法及降低出钢温度等操作护炉为根本护炉手段,溅渣为主要护炉方法,贴砖作为护炉的辅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转炉炉龄,达到了1万炉以上,实现了根据设备检修计划下炉。  相似文献   

17.
王平  薛朝云 《马钢技术》2000,(B05):35-38
马钢2500m^3高炉于199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出现炉身下部炉墙结厚和炉缸边缘堆积其主要原因是:入炉粉末多且长期压边缘,喷煤周向不均匀,非计划休风多, 温波动大,采取了减轻负荷、提高炉温疏松边缘、加入锰矿及降低炉渣碱度等措施,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首钢长钢8号高炉炉缸温度变化和护炉生产实践的总结,以及停炉后的破损调查,重点分析了影响高炉长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润生  汪东明 《冶金能源》1998,17(1):21-23,20
对近年来电弧炉炼钢装备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文中所述的几种电弧炉都可以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济钢在120m^3高炉炉役后期采取增设炉底冷却水管及钒钛矿护炉的措施,解决了护炉和强化冶炼的矛盾,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优化炉科结构、推行大科批技术等强化冶炼措施,高炉炉役后期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系数达到了3.257t/(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