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现高校德育手段现代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德育手段的补充和完善;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技术平台的构建为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实现高校德育手段现代化,必须提高德育队伍的计算机技术素质,开发研制德育软件和课件,开办德育网站。  相似文献   

2.
论证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是实施素质德育、素质智育等综合性教育的结果。从理论上对素质德育、素质智育和应试德育的价值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了比较。素质德育、素质智育及应试德育,从独立的意义上分析都是有利有弊的,只有三者相辅相成,并维护素质德育为本的地位,才能使三者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系统工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探讨德育有效性的角度,将程序概念引入德育领域,在对德育过程、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提出德育程序概念和方法的客观依据;同时,通过对现有德育模式的分析,论证了德育程序本身是可以进行精心策划和创意设计的。  相似文献   

4.
着重探讨了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定位、德育内容体系的确定、德育队伍的建设以及德育的创新等多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并没能有效发挥其育人的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德育脱离了对学生思想实际的把握。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转变德育理念、改变灌输式的德育方法,从鼓励学生讲真话着手,夯实德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工学院“青年红色根据地”这一红色网站为例,阐述了网络平台为隐性德育的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改变了隐性德育的传统模式,使隐性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大加强,促进了隐性德育的科学化、现代化,拓展了隐性德育的平台,增强了隐性德育的效果,使网络平台成为开展隐性德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7.
生活德育视域下大学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育生活化为探究大学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内容符合个体生活实际,依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择业、成家、成功等实际需求来构建大学德育内容;德育生活化也要求转变德育方法,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趋势,引起德育功能和目标发生变化,德育适应新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内容,在坚定不移的坚持传统优秀德育内容的前提下,德育应加强民族意识,主体性意识,科学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和平和发展等现代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社会为大学德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传统德育提出了挑战大学德育应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新内容,逐步实现大学德育科学化、专家化,建立社会、大学、家庭、媒体四结合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时代性、动态性、传递等特点使高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针对实际,改变传统德育方法,加强网络德育建设,体现德育教育的时代性,发挥先进文化引领网络德育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德性具有层次性是高校德育生活中的客观事实,它包括道德认知主体结构的层次性,道德规范的层次性和道德人格的层次性。在高校德育建设中,辩证地对待道德的层次性,能够使具有不同德性的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积极的精神力量,引导他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德育一直都以显性教育方式为主导。但随着人们对当代高校德育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仅仅依靠德育课程等显性德育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除此之外的多种因素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从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施现状出发,在分析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尝试性的对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一点意见和建议,以期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和实施隐性德育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道德实践作为德育建设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选择、传递和发展文明成果的途径。构建道德实践教育体系,积极、有效、正确地接受道德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时代观、社会观和生活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维护国家的繁荣昌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刍议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迅猛发展中的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婚姻恋爱观、学术观、法制观、闲暇方式有着相当大的冲击。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德育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以共产主义理想、中国文化精神为纲要,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诚信教育、树立道德自律观念、落实网络基本道德规范,并借鉴国外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入手,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落实,从而把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的起点是要弄清德育有效性问题的现实理解 ,亦即现实生活中人们认为德育有效性问题“是什么”。这种现实理解反映在对高校德育有效性问题所作出的归因和提出的对策中 ,即围绕德育的定位、对象的品德心理特征、道德价值判定、道德态度、德育方法等方面的改善和改造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应在遵守大学生道德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吸取更多合理、有效的思想资源。文章在对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教育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先秦儒家道德思想博大精深,深入挖掘其精髓,对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人的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而社区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兴产物,是大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场所。从大学生社区道德品质培养的必要性出发,阐释了大学生社区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与时俱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及其新要求,本文尝试就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反思他们的思想弊端,理析其思想渊源;就当前的具体形势,简要地提出几点改善大学德育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网络参与的主要群体。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长发展期,在网络参与过程中容易出现娱乐化倾向,并产生各种失范行为。文章认为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危机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与道德意识偏差的实质,表现为主体性的缺失与主体价值判断的不稳定性。因此,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通过强化大学生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建立主体评价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共管等途径构建大学生网络参与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发挥道德"自律"的内在作用,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