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程方  刘振耒  李晓殷 《供水技术》2012,6(6):20-22,26
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低温低浊海水进行混凝烧杯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水水温低于10℃、浊度低于50 NTU时,PAFC的最佳投药量为15 mg/L,此条件下浊度、CODMn及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57%,54.47%和32.56%。通过试验比较了PAFC和聚合氯化铝(PAC)对低温低浊海水的混凝效果,得出PAFC的混凝效果优于PAC。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进水磷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4个序批式反应器(SBR),按照缺氧/好氧的方式运行,通过调节不同的进水COD/TP值,考察了磷缺乏状态下活性污泥的沉降性、絮体形态、胞外聚合物含量以及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P值≥100/0.4时,活性污泥系统发生非丝状菌膨胀;当进水COD/TP值≤100/0.4时,活性污泥系统具有良好的硝化能力.当进水COD/TP值≥100/0.2时,系统硝化过程受到抑制,出现亚硝酸盐积累.在进水COD/TP值为100/0.2和100/0.1的条件下,亚硝酸盐积累量分别高达5.40和4.66 mgN/gVSS.在进水磷缺乏状态下,活性污泥系统去除COD的能力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化物化耦合方法,向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三氯化铁(FeCl_3),考察出水COD、TP、TN、脱氢酶活性(DHA)、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结果表明,FeCl_3对DHA和EPS均为增活作用,可激活污泥活性,提高出水质量。FeCl_3投加量为50mg/L时,DHA和EPS的活性最强,分别为55.2 mgTF/(h·L)和56.6mg/gMLSS,COD、TP和TN去除率分别为92.4%,92%和89. 4%。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降低大幅快速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SBR反应器,控制平均DO浓度1.5 mg/L左右,考察了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温度从25℃大幅度降温到14℃时,可引发活性污泥沉降性指标恶化,SVI值明显升高并导致污泥膨胀.当系统温度恢复至常温25℃后,SVI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并未恢复到SVI的正常范围.大幅度降温对活性污泥系统磷和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而对活性污泥硝化效果有较大影响.大幅度降温后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下降至20%左右.当系统温度恢复到常温后,活性污泥的硝化效果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5.
聚合氯化铝铁去除水中的铝离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室及生产性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铁对水中铝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合理使用聚合氯化铝铁可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铝离子。  相似文献   

6.
乔龙君 《山西建筑》2012,(23):133-134
通过沉淀后水浊度,研究了影响聚合氯化铝铁混凝效果的水力条件因素,发现:混合强度为100 s-1~170 s-1及1 min左右的混合时间时,混凝效果较好;而絮凝时间和絮凝强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7.
接纳高比例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通常会面临工业废水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冲击问题.针对重庆市某大型玻纤滤膜生产企业废水对受纳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系统的冲击问题,考察了该企业经处理后排放废水的水质特征及其对受纳污水厂氧化沟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纤滤膜废水的pH值为1.88 ~2.24,SCOD为54~72 mg/L,SS为883 ~1 041 mg/L,BOD5/COD值为0.05~0.1.高比例的玻纤滤膜废水对污泥活性、沉降性能和生物相的影响显著.与未加入玻纤滤膜废水的城市污水相比,当加入比例增至30%时,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OUR)下降了约2 mgO2/(gMLVSS·h),SV30上升了4%,污泥的沉降性能开始变差;当玻纤滤膜废水比例增至75%时活性污泥的OUR<8 mgO2/(gMLVSS·h),污泥出现轻微中毒,SV30上升了12%,沉降性能明显恶化;比例增至90%时OUR为2 mgO2/(gMLVSS·h),SV30上升了20%,污泥严重中毒,无法形成清晰的泥水界面.当玻纤滤膜废水比例为30%时,活性污泥中的轮虫、钟虫明显减少,微生物菌落稀疏;比例大于90%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基本失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污水厂活性污泥易于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问题,以西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在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探索高浓度消毒剂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以及对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和不同类型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次氯酸钠能有效杀灭丝状菌,从而控制污泥的丝状膨胀现象,但在杀灭丝状菌的同时也会影响菌胶团絮体内的部分微生物,且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不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是最易被杀灭的类型。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5 mg/L时,反应3 h后污泥胞外聚合物总含量降低了15. 48%,硝化活性丧失殆尽且再未恢复,反硝化活性下降明显;恢复7 d后,絮体内部微生物可以得到有效恢复,而丝状菌大多依然处于死亡状态,EPS总含量继续下降。总之,高浓度消毒剂作用于活性污泥后,可以达到控制丝状菌的目的,但是污泥的硝化和反硝化活性也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改性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通过盐酸浸溶制备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探讨了酸溶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溶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盐酸浓度为6 mol/L、盐酸与改性拜耳法赤泥的液固比为3:1、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1.5h;自制PAFC的絮凝性能较单一聚铁、聚铝的好,且其絮体较大、致密、沉降速度快、除浊效果好.该工艺为拜耳法赤泥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投加4种典型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对活性污泥系统进行破坏性试验,评估PPCPs的种类和浓度对生物脱氮过程中污泥活性的毒性效应,并对活性污泥系统在PPCPs刺激下有机物降解、硝化及反硝化能力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电子传递体系(TTC-ETS)活性、比氧摄取速率(SOUR)、氨摄取速率(AUR)、活菌/死菌比值(RatioG/R),以此来表征PPCPs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产生毒性的灵敏度,判断其作为毒性效应评估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所确定的PPCPs毒性顺序基本一致,其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抑制作用大小为甲氧苄啶(TMP)>磺胺甲恶唑(SMX)>双氯芬酸(DF)>布洛芬(IBP);SOUR对毒性的灵敏度最高,是表征PPCPs抑制污泥活性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磷含量,在生物除磷的基础上辅以化学除磷。化学除磷剂的投加会生成化学污泥而导致污泥量的增加,且化学污泥若进入生化系统会对污泥活性带来负面影响。以石家庄市桥东污水处理厂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化学除磷剂对生化系统的影响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和疏松剂为原料,合成了疏松型聚合氯化铝铁。疏松剂离子的特征是半径大、带电荷少,当铝铁离子水解生成的絮状沉淀物吸附了这样的离子后,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同时对周围离子的吸引力小,从而使絮状物内部结构更为疏松;同时这样的离子与絮状物结合力小,容易被水中带电的颗粒所取代,不影响絮状物对水中悬浮颗粒的吸附。试验结果证明,加入这样的离子后,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了不同盐基度的PAC中Ala、Alb、Alc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盐基度的增加,Ala含量显著下降,总溶解性残余铝与混凝过程中Ala的含量直接相关。p H对聚合铝的形态分布影响很大,尤其是Ala。盐基度越高,PAC对pH值的适应范围越宽。在0~91%内,随着盐基度的增大,混凝效果提高,沉后水残余铝降低,但盐基度在85%以上时变幅趋缓。  相似文献   

14.
运行4个实验室规模(3 L)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其污泥龄(SRT)分别为2、8、14、20 d。批次摇瓶试验通过设置3个工况(正常运行、加入生物抑制剂、无微生物)来讨论5种污泥(4个SBR和当地污水处理厂)对浓度为5μg/L的10种药物的处理效果,以及在一个运行周期(8 h)中吸附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挥发损失的去除贡献。试验结果显示,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基本能被去除,去除率在60%以上,立痛定、磺胺甲恶唑能被部分去除,去除率为30%~55%;降固醇酸、林肯霉素、甲氧苄啶的处理效果不好,去除率<15%。在相同污泥浓度下进行的摇瓶试验结果表明,对4种磺胺类药物的去除率为20%~60%,磺胺甲恶唑、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嘧啶主要依靠吸附作用去除,磺胺嘧啶则是依靠生物降解作用去除。从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对磺胺类药物的去除效果与污泥龄有着显著的关系(p<0.02)。  相似文献   

15.
16.
以煤矸石为原料,经过高温焙烧、酸浸、聚合、熟化等过程制备了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钙(PAFCC),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AFCC制备条件对浊度、COD和UV254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AFCC最佳聚合条件为pH值2、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5h、在40℃下熟化28h。混凝结果表明:制备的PAFCC对浊度有极好的去除效果,达95.70%,同时,对COD、UV_(254)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47.51%、45.98%。炼化废水混凝结果表明:PAFCC对浊度和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对COD及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效果明显优于传统PAC。  相似文献   

17.
运行温度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比研究了低温[(5±2)℃]和常温[(20±1)℃]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泥特性,低温和常温时的污泥沉降指数(SVI)分别为250mL g和65mL g,污泥比阻分别为2.19×1012cm g和1.42×1012cm g,体积粒度分别为161μm和112μm。低温运行时颗粒密度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而常温运行时颗粒大小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与常温运行时相比,低温运行时活性污泥所携带的负电荷少而具有更高的亲水性,胞外分泌物含有更多的粘性物质,污泥难于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温度控制策略下活性污泥表观产率的变化,发现污泥表观产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且升高幅度逐渐增大。为进一步研究温度对污泥内部机制的影响,结合温度变化对污泥外源活性(SOUR_(ex))、内源活性(SOUR_(en))、真实产率、衰减系数及水解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污泥真实产率受温度影响不大,而污泥衰减系数、水解效率、SOURen及SOURex等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根据Lawrence-McCarty模型分析认为,温度降低致使污泥表观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低温条件下污泥的衰减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矿井水混凝处理过程中投加的聚合氯化铝(PAC)残留物对超滤膜的污堵问题,采用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前投加不同量的PAC对矿井水进行混凝和超滤试验,考察PAC不同投加量下浊度、污染指数(SDI)、残留铝含量、跨膜压差(TMP)和归一化膜比通量(NSF)间的相互关系及对超滤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C投加量为35~40 mg/L时,混凝上清液中SDI最小为5. 3,残留铝含量约为0. 16~0. 23 mg/L,浊度约为6. 0~8. 0 NTU。跨膜压差随着PAC投加量、残留铝含量和pH值的增加而上升。当PAC投加量为40 mg/L、残留铝含量为0. 18 mg/L、pH值为4. 2~5. 2时,跨膜压差(TMP)最小值约为64. 8~68. 4 kPa。水中残留铝存在形态在不同pH值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其聚合态和絮凝体粒径又影响着超滤膜污染,酸性条件(pH值为4. 2~5. 2)下更有助于减少残留铝对超滤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寇明旭  刘全阳 《山西建筑》2007,33(5):176-177
介绍了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对其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外有关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通过研究投加金属离子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