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温度控制策略下活性污泥表观产率的变化,发现污泥表观产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且升高幅度逐渐增大。为进一步研究温度对污泥内部机制的影响,结合温度变化对污泥外源活性(SOUR_(ex))、内源活性(SOUR_(en))、真实产率、衰减系数及水解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污泥真实产率受温度影响不大,而污泥衰减系数、水解效率、SOURen及SOURex等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根据Lawrence-McCarty模型分析认为,温度降低致使污泥表观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低温条件下污泥的衰减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运行温度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比研究了低温[(5±2)℃]和常温[(20±1)℃]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泥特性,低温和常温时的污泥沉降指数(SVI)分别为250mL g和65mL g,污泥比阻分别为2.19×1012cm g和1.42×1012cm g,体积粒度分别为161μm和112μm。低温运行时颗粒密度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而常温运行时颗粒大小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与常温运行时相比,低温运行时活性污泥所携带的负电荷少而具有更高的亲水性,胞外分泌物含有更多的粘性物质,污泥难于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3.
EPS与阳离子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别提取好氧活性污泥(SRT分别为3、15d)絮体外层的胞外聚合物(LEPS)和内层的胞外聚合物(TEPS),并用LEPS和TEPS分别絮凝污泥悬浮液,探讨了EPS的种类及投量、阳离子的价数与浓度对重新絮凝生物絮体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EPS絮凝污泥悬浮液所形成生物絮体的SVI值均随EPS投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幅由小到大排序为:15dTEPS3dTEPS15dLEPS3dLEPS;Al3+较Ca2+絮凝污泥悬浮液所形成生物絮体的Zeta电位低且结构密实,更能促进重新絮凝生物絮体的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4.
剩余活性污泥处理的清洁生产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处理及处置的清洁生产方式,指出对于剩余污泥的处理而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顺序是其清洁生产应该遵循的主要顺序,并针对这三方面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剩余活性污泥在碱性条件下的发酵规律,控制不同的pH值,并在(20±2)℃的常温条件下发酵12 d。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在pH值=10、发酵时间为8 d时,VFA产量达到最大值为(381±7)mg/gVSS。从多糖和蛋白质的空间分布来看,碱性条件促进了多糖和蛋白质由细胞相向溶解态的转化。同时,碱性条件也促进了氨氮、总磷的释放和有机质的消解。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SBR和人工配水进行试验,考察了厌氧选择器中硫酸盐还原对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一定时,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则硫酸盐的还原程度越高;当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一定时,进水的硫酸盐浓度越高,则硫酸盐的还原程度越高。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85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0 min时,好氧反应器内已有污泥膨胀迹象;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125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0min时,好氧反应器内开始发生污泥膨胀,镜检发现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丝状菌;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250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20 min时,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膨胀严重,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降低,出水漏泥现象严重,影响到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温度是造成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直接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车辙病害逐年加重,温度对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因素,指出温度的重要性,进而以SMA-16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30℃、40℃、50℃、60℃、70℃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动稳定度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高沥青路面动稳定度下降越快,温度超过60℃时,SMA-16路面动稳定度将不满足要求。当温度小于50℃时动稳定度下降较缓慢,温度大于50℃时动稳定度急剧下降。在道路工作者的研究中,可以想方设法将沥青路面的温度控制在50℃以下,将会大大的减少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  相似文献   

8.
利用原生动物削减剩余活性污泥产量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采用两段式膜生物反应器作为原生动物哺育系统,培养富含原生动物的污泥,然后将其定期接种于普通活性污泥中,利用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原理,达到削减剩余污泥量的目的。污泥削减试验中采用了半连续流普通活性污泥系统,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接种原生动物以后,污泥产率由0.02kg泥/kgCOD减小至-0.47kg泥/kgCOD,同时污泥絮凝沉降性能得到改善,系统的COD去除率、硝化率得到提高,出水悬浮物浓度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9.
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量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随着氮磷去除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泥泥龄已成为活性污泥法设计和运行的关键参数,而如何计算剩余污泥量是计算污泥泥龄的关键。国内的计算方法,无论是动力学法还是经验法,都只考虑由降解有机物BOD5所产生的污泥增殖,没有考虑进水中惰性固体对剩余污泥量的影响,计算...  相似文献   

10.
将溶菌酶应用于剩余污泥的预处理,考察了不同酶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滤饼含水率、污泥比阻、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Zeta电位及污泥上清液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并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污泥絮体和颗粒结构的变化,同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原污泥和酶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适宜的溶菌酶投加量可显著改善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与原污泥相比,当酶投加量为15%时,真空抽滤后的含水率由91.4%降到63.6%,比阻降低了82%,CST降低了65%,Zeta电位从-14.8 mV上升到2.7 mV。溶菌酶对污泥结构的破坏是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温度制度对页岩烧结砖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页岩烧结砖在不同的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烧成收缩、强度、显孔隙率、泛霜等性质,以及进行XRD和SEM的微观测试,分析温度制度对页岩烧结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质量损失率、直径损失率和高度损失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砖体的密度不断地加大,吸水率、显孔隙率则在不断地减小,而压强和泛霜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程度地增加、减小或者平稳的变化。微观测试显示,液相不断增加,孔径减小,使得密度增加。同时,页岩的矿物含量在不断地减小,新增矿物莫来石含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2.
在25℃,40℃,60℃和90℃的蒸馏水中对高庙子(GMZ)膨润土进行了膨胀性能试验.由于在试验条件下渗透膨胀占主导地位,GMZ膨润土的膨胀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最大膨胀率随温度线性增加,而膨胀力随温度呈指数增加.压实GMZ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可用em=KpD-3表示.N2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GMZ膨润土的表面分维...  相似文献   

13.
在25℃,40℃,60℃和90℃的蒸馏水中对高庙子(GMZ)膨润土进行了膨胀性能试验。由于在试验条件下渗透膨胀占主导地位,GMZ膨润土的膨胀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最大膨胀率随温度线性增加,而膨胀力随温度呈指数增加。压实GMZ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可用em=KpD-3表示。N2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GMZ膨润土的表面分维D基本没有影响。在渗透膨胀条件下,采用扩散双层模型计算发现膨胀系数K与温度T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且通过GMZ膨润土和Bikaner膨润土的膨胀试验进行了验证。将K–Tc线性关系与em–p分形关系相结合,提出了温度作用下GMZ膨润土膨胀性能的一种简便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反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水力条件的微观指标,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研究了搅拌型SBR反应器中不同转速下反应器内的紊动强度分布。利用不同搅拌浆转速下SBR系统降解污染物性能和絮凝体结构、形态分析结果,研究了搅拌主体区和其他区紊动强度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降解污染物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搅拌主体区和其他区紊动强度特征值指标反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微观水力条件。结果表明:随搅拌浆转速的增加,活性污泥反应器内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常数则随紊动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试验中最佳紊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2个序批式反应器(SBR)进行平行试验,考察了在曝气量相同的务件下,两种极端进水方式(全程连续、瞬时脉冲)对SBR系统污泥沉降性、絮体形态、出水水质和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瞬时脉冲进水系统发生了非丝状菌膨胀,全程连续进水系统发生了丝状菌膨胀.相比于全程连续进水系统,瞬时脉冲进水系统具有更高的平均溶解氧浓度,而且出水水质更好.各系统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现象,瞬时脉冲进水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约为52.56%,全程连续进水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则高达85.92%.在前期未设置厌氧段的情况下,瞬时脉冲进水系统发生了明显的释磷现象,其比释磷量达13.74 mgP03- - P/gMLSS,全程连续进水系统的仅为0.43 mgPO43- - P/gMLSS.  相似文献   

16.
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剩余污泥减量化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策略,指出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可能会导致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变和出水中氮浓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和养护环境温度对泡沫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干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内部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温度为5~50℃时,泡沫混凝土浆料的初、终凝时间对数与养护温度呈线性关系;水温为35~40℃时,泡沫混凝土内部孔径分布均匀,连通孔少,导热系数较小,且试块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双酚A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为主要材料,以异丙苯过氧化氢为引发剂,以N-乙酰苯肼为促进剂,糖精为助促进剂,对苯二酚为稳定剂,EDTA为螯合剂,研究搅拌温度对厌氧胶性能的影响。并且得出什么温度下,厌氧胶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富含反硝化聚磷菌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厌氧+ 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静态厌氧释磷及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探讨碳源、硝酸盐及温度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反硝化聚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控制在200 mg/L左右时,能够在满足厌氧段释磷所需碳源的同时,使缺氧段有较少的碳源残留;厌氧段硝酸盐氮浓度宜控制在10 mg/L以下,而缺氧段的硝酸盐氮浓度应控制在40 mg/L左右,且水温为25℃左右时有利于反硝化聚磷的发生.此外,因厌氧释磷转变为缺氧聚磷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0.5~2 h),因此应适当延长缺氧段的水力停留时间,以保证反硝化聚磷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改进型涡凹气浮设备MCAF-10浓缩剩余活性污泥的性能,在朝阳洲污水处理厂对MCAF-10浓缩剩余污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采用FO4440SH,最佳投加量为1.0 kg/tDS,表面活性剂采用1 227,最佳投加量0.2 kg/tDS,最佳固体负荷和水力负荷分别为270 kgMLSS/m^2.d1、10 m^3/m^2.d,出水SS为100~150 mg/L,与CAF-5浓缩剩余活性污泥时最佳固体负荷和水力负荷分别为230 kgMLSS/m^2.d9、0 m^3/m^2.d,出水SS为200~250 mg/L相比,提高了涡凹气浮污泥浓缩工艺的处理能力,降低了出水SS浓度,MCAF工艺比CAF工艺更适合于剩余活性污泥的浓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