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对现今资本、权力驱动下的城市历史文化片区空间再生产困境——产出历史文化和价值异化的现象——的反思,以南京国际安全区这一失落的特殊历史片区为例,拟提出新的历史片区更新之道。对此类重要历史片区作为"地方"及重塑其地方的必要性进行提炼并结合空间生产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历史片区地方重塑的过程即历史片区空间再生产的过程,得出只有基于日常生活的地方空间再生才是成为重塑地方历史和情感、保有地方差异、避免地方卷入资本循环和重构而成为抽象空间的途径这一观点。而后构想"空间·功能·情感"三元地方重塑机制并对其进行解读。最后辅以地方重塑相关策略,以期为类似历史片区的再生实践提供新思路,丰富空间生产理论的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商业消费空间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融合形成城市新型的商业消费空间已成为当代城市旧城历史街区更新的重要途径。分析德阳市文庙新天地商业消费空间的由来及运营现状,在肯定此类空间对带动城市历史文化区域发展、增加历史街区活力等方面优势的同时,对文庙新天地商业消费空间的实质从文化符号表面化、商业业态单一化、公众参与度低三方面进行了反思,力求倡导在今后的城市商业消费空间的规划建设中,对该方面的问题有所回答、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周详  成玉宁 《中国园林》2021,37(3):56-61
消费主义时代的空间生产以符号审美为表征,消费者通过感知符号特征完成对消费空间文化意义的解读。基于此,选取上海音乐谷作为研究对象,借用场景理论探讨由生活文化设施组成的场景如何影响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感知。通过利用主轴编码技术分析消费者网络点评数据发现:在音乐谷历史性城市景观中,消费者对于由消费空间构成的"现代化享乐场景"感知度最强。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由"消费空间"向"空间消费"让渡的现实出发,指出当代历史空间的日常"使用价值"开始让位于经济"符号价值";空间的消费性超越社会性与文化性,成为消费者感知历史性城市景观的主要方式。由此提出:在现代消费空间的地方性建构过程中,保持地方文化原真性的同时满足人们现代化消费需求,是历史性城市景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权力—资本—效益”分析框架研究南京仙林大学城的空间生产过程与作用机制。仙林大学城的发展包括3个阶段:多重效益驱使的选址阶段、权力与资本博弈下的开发阶段、多方主体合作发展的运营阶段。需求驱动和资本增值是大学城空间生产的机制。政府统筹下的城市建设加上多方参与的城市实践有利于调节市场运行规律,避免投资风险,促进空间生产的良性循环。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大学城开发建设过程中提升城市品质、促进转型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旧城更新中公共设施的更新关系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和城市空间的品质。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从"利益-资本-权力"三要素出发,尝试构建旧城空间再生过程的分析框架。总结了南京大行宫地区文化空间更新过程的3个阶段,对应着3次空间分配过程,包括选址阶段的政策性分配、开发阶段的资本性分配、运营阶段的消费性分配。探讨旧城文化空间再生的机制,包括需求驱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资本增殖机制。旧城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应该由政府主导,公共利益是主要的更新目标,而专业群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旧城更新目标多元化,更新过程复杂化,空间类型多样化,旧城空间再生的重点应放在利益评估、资本整合和公共参与的体制完善上。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概述了在工业城市向消费城市转型的背景下后现代标志性建筑的兴起,然后探讨了在权力和资本的规制下当代标志性建筑所具备的抽象共性,继而分析了建筑师与公众作为个体与标志性建筑的社会及文化关联,最后在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抽象性地总结了标志性建筑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指出其有助于透彻理解当前的城市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7.
情境主义国际评述与城市空间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波 《华中建筑》2009,27(2):136-139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情境主义国际的景观社会与日常生活批判思想及其建构情境的主要策略,并通过剖析其思想和实践中所蕴含的批判潜力和不足,揭示出隐藏在空间背后知识、资本和权力的意识形态运作。然后从知识、资本、权力互为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空间,并针对空间知识的生产,空间生产中的资本积累方向和权力运作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最后,根据文中的分析结论,提出情境主义思想对我国城市空间生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吸引更多外部资源,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营销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历史文化街区因承载着地域文化而成为营销重点,移动互联网催生的新媒体为城市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与动力。在此背景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法,以江苏省南京老门东为例,分析新媒体营销模式与空间效应,探究新媒体营销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生产的新机制。研究发现:(1)老门东从自上而下的传统营销模式转向多主体参与的网络化营销模式;(2)政府和国有资本等主体制定了一系列新媒体营销策略,有效带动了消费以及物质环境更新优化,并通过空间消费加深游客对文化符号的认同,同时文化迭代将驱动消费升级,新媒体则加速了这一过程;(3)为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完善制度,重塑营销价值理性,引导与校正新媒体营销回归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时尚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塑造了城市时尚消费空间的分布格局。同时,中国城市商业的时空间结构与文化环境也影响了国际品牌的地方化进程。以上海为例,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时尚消费空间的形成和变动格局,重点考察国际时尚品牌进驻的区位和空间过程,并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时尚消费空间的形成机制。在打造时尚消费空间的行动者网络中,各级政府、时尚品牌、购物中心和消费者4大行为主体是全球化力量和地方化力量的主要代表。这些行动者通过对政策、文化、品牌等方面的互相连结,共同推动了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社会的城市空间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商品印记。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转变:首先,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正转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与消费;其次,空间消费正从小范围和使用意义上的消费向大众参与和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消费转变。这些变化已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中,文化成为引诱资本之物。该文将视觉焦点集中于成都市传统历史街区宽窄巷子中的胡里酒吧这一微观空间上。该空间实为"文化消费空间",即通过以传统历史街区为代表的"本土文化"和以酒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杂糅所产生,是"文化结合资本"的空间产物。该文化消费空间是在消费导向下生产出的商品化的空间,具有商品美学化和商品符号化的特质。在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双重影响下,"文化消费空间"的商品符号化和商品美学等商品特质正逐渐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与认同。  相似文献   

12.
余琪 《山西建筑》2010,36(4):30-31
从路权不公现象出发,通过对历史维度下城市空间分异中资本和权力运作的分析,总结出空间分异过程中交通系统作为建成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对周边土地价值的作用,提出了一种结合交通系统的平衡空间分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期对构建新的城市空间形态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消费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在"消费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消费空间被权力、资本、文化消费所侵略,渐渐丧失了"日常生活"的属性。追根究底,消费空间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本质不应改变。消费空间在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批判,理应重视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引导消费空间人性化的回归,重视人的微观体验和日常交往的重要性,引领消费空间的重塑。  相似文献   

14.
空间生产为城市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空间发展和城市规划的视角。基于这一视角,以溧阳市天目湖地区为例对风景名胜地区的城乡空间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以天目湖地区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地区带动城乡空间发展的过程是典型的中国式资本城市化过程。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分权化、市场化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地方政府的公司主义特征日益凸显,市场资本在政府的有效诱导下逐渐进入空间开发建设领域。在这一过程中,资本本身循环累积,进一步加速了城乡空间本身的分异,更多的空间类型被生产出来,更多的空间消费被引发出来,从而使得资本城市化的规模不断扩大、能级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后现代空间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以及大卫哈维的后资本主义的全球都市现象。第二部分利用上述理论对正在经历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中国城市北京进行分析,试图从空间再造的角度解释798艺术区从工厂到文化消费区的转变过程,并讨论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和中国特色。文章指出,艺术区空间是后工业社会城市产业升级和空间再造的产物,它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但也难逃资本消费对空间的同质化。北京798十年间的蜕变,从根本上符合北京城市发展主流方向,并且是政治和资本合谋的结果。在全国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后工业时代的城市规划要不断适应城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把文化艺术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后现代空间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以及大卫哈维的后资本主义的全球都市现象.第二部分利用上述理论对正在经历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中国城市北京进行分析,试图从空间再造的角度解释798艺术区从工厂到文化消费区的转变过程,并讨论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和中国特色.文章指出,艺术区空间是后工业社会城市产业升级和空间再造的产物,它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但也难逃资本消费对空间的同质化.北京798十年间的蜕变,从根本上符合北京城市发展主流方向,并且是政治和资本合谋的结果.在全国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后工业时代的城市规划要不断适应城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把文化艺术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激烈的城市文化竞争过程中,城市内部产生多种类型的文化空间,而自下而上的跨国文化消费空间是城市独特文化的空间载体。本文以柏林"贫困但性感"的克洛伊茨贝格街区为例,探究具有丰富跨国亚文化特征的文化消费空间的演化过程与机制。该街区原本具有深厚的跨国文化积淀,新世纪以来,其在柏林经济文化转型与后现代文化消费转型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跨国文化消费空间。具体的空间作用机制包括:以全球个性文化体验消费为先导;由多级政府政策引导、国内外资本投入以及社区协调为支撑;最终得以激活街区经济、文化与社会活力,从而使得该街区成为柏林对外宣传与全球营销的城市文化热点。本研究丰富了对世界城市文化动力的认识,也对城市内部跨国、跨地方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多方互动协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历史街区保护陷入整体困境,保护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即使是精心保护下来的街区,也大多面临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本文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入手,形成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生产模型。政府、开发商、居民三元利益主体在空间生产理性的驱动下,城市基底空间、形态空间、社会关系作为空间生产资料在空间中进行生产,被生产出来的物质空间和社会关系将再次进入生产资料的范畴被继续的空间生产。在模型基础上,本文形成三个城市历史街区空间生产原型。继而讨论了如果任由资本的空间生产,历史街区的保护将沦为工业过程,而政府应当介入该过程,在居民生活保障,资源分配公平,历史遗产保护等事务中承担责任,弥补损失。  相似文献   

19.
朱凌  鲍帆 《华中建筑》2010,28(7):139-140
在城市更新中,由于大规模资本注入,传统城市空间进行全面商业性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历史记忆也被取代。这是目前城市更新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模式,在很多城市都出现了这种资本与记忆产生冲突的现象,如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等。该文通过分析对城市空间的变迁因素,对比其传统价值与城市更新后的转换价值,认为应当在传统城市空间中将鼓励原住民驻留和自主经营城市空间,适当调节外来商业置换的比例,取得资本和记忆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布尔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基础上,以文化资本的视角对城市文化空间进行重新解读,探讨了文化空间的形成机制与资本意义,分析了文化作为资本的一种形式能为各相关主体带来物质性或象征性利润,指出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应该首先保证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应该以城市总体层面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促进城市文化空间的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