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锌-钕抗菌白炭黑,与只担载锌的抗菌白炭黑比较,对大肠杆菌具有更显著的抗菌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锌离子浓度、稀土钕离子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锌-钕抗菌白炭黑杀菌率的影响.从而得到了较优制备条件,锌离子浓度为0.6 mol·L-1、稀土钕离子浓度为0.005 mol·L-1、反应时间为2h.通过FTIR、XRD、SEM和EDS对产品进行表征,FTIR分析表明添加锌离子和稀土钕离子后,并没有改变载体白炭黑的基本结构.XRD分析表明锌-钕抗菌白炭黑为无定型态.SEM和EDS分析表明,锌-钕抗菌白炭黑结构蓬松,平均粒径较小,且稀土钕和金属锌均担载在载体白炭黑上.  相似文献   

2.
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葵花  谭绍早  赵惠明 《硅酸盐通报》2007,26(2):349-352,385
依次将无机抗菌离子(锌离子)和有机抗菌离子(十四烷基三丁基季鏻盐)插入到蒙脱土中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其中锌和季鏻盐的含量分别为2.60%(质量分数)和22.31%(质量分数)。热重(TG)、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锌离子和季鏻盐确实交换到蒙脱土中,并且复合抗菌剂中有机物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20℃左右,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菌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抗菌剂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S.aereus和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μg.mL-1和300μg.mL-1。将100mg复合抗菌剂在100mL蒸馏水中浸20d后,季鏻盐阳离子和Zn2 的释放量均很小,分别为4.831mg.L-1和1.896mg.L-1,表明复合抗菌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麦饭石为载体、铜离子为抗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液相离子交换反应,制备载铜麦饭石抗菌剂.运用ICP和XRD等现代分析方法对抗菌剂中银离子的含量以及银离子与载体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抗菌性、耐久性和安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Cu2+浓度是0.1 mol·L-1,搅拌时间是4 h,反应温度是60 ℃时,制备的麦饭石抗菌剂具有优异抗菌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Cu2+能从载体上缓慢地释放出来,与细菌细胞作用,杀灭细菌,从而赋予该抗菌剂良好的、持久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4.
载银蒙脱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兵  武昕  王国清 《硅酸盐通报》2009,28(5):951-954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啤酒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试管振荡试验法,检测载银蒙脱石的抗菌性能,并进行抗菌剂的耐水性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载银量在2.5%~3.0%之间的载银蒙脱石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抑菌和灭菌性能.载银蒙脱石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性,不易分解失效,抗菌时效长,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镧锌抗菌白炭黑.通过考察反应条件(锌离子浓度,镧离子浓度和反应时间)对镧锌抗菌白炭黑粒径的影响,得到颗粒最细、分散性最好的制备条件.以大肠杆菌为菌种,应用涂布平板法抗菌试验检测产品的抗菌性.结果表明,在锌离子浓度为0.05 mol· L-1、镧离子浓度为0.007 mol·L-1和反应时间为2.0h时,制备得到的产品分散性较好,粒度均一,并且镧锌抗菌白炭黑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杀菌率可达到90%以上.FTIR分析表明添加抗菌离子和稀土离子后,并没有改变载体白炭黑的结构;通过XRD分析发现镧锌抗菌白炭黑产品为无定型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钆抗菌白炭黑.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对材料进行改性,并探究了材料改性前后的粒径、比表面积和抗菌性能变化.采用粒度分析、BET、SEM和ED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材料的粒径减小,粒度分布相对集中,比表面积增大至275.20209m2/g.并对材料进行抗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改性后材料的抗菌性能有一定的增强,锌-钆抗菌白炭黑的杀菌率可达90.29%.  相似文献   

8.
成岳  朱华清 《陶瓷学报》2010,31(3):458-462
以活化后的海泡石作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方法,分别合成了载银、载银/铜以及银/锌等复合海泡石抗菌粉体。对各种抗菌剂的杀菌能力进行了评价,结合实际杀菌效果分析,发现复合抗菌剂要比单一的效果好,并且以负载银/铜的微米级复合抗菌剂抗菌性能最好。同时对抗菌剂进行了XRD、SEM与EDS等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在制备时将锌离子和稀土元素钆共同掺杂到白炭黑中,利用溶胶-凝胶法得到一种含稀土的新型无机抗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锌离子浓度0.05 mol·L-1,稀土元素钆浓度0.005 mol·L-1,反应时间1h.在此条件下制备出抗菌白炭黑,并采用XRD、FTIR、抗菌测试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无定形态;稀土钆和金属锌的添加并没有明显改变白炭黑原有的结构;且稀土钆离子起到了协同杀菌作用,提高了锌离子的杀菌性能,锌-钆抗菌白炭黑的杀菌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0.
以325目的麦饭石为载体,在一定条件下(Ag^+ 浓度、搅拌温度、搅拌时间等)通过液相离子交换反应,制备得到载银麦饭石抗菌剂。运用ICP和XED等现代技术对材料中银离子含量以及银离子与载体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材料的抗菌性、抗菌耐久性和安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搅拌时间是6h,搅拌温度是60℃,Ag^+浓度是0.10mol/L时,制备麦饭石抗菌剂具有优异抗菌性和耐久性以及良好的安全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抗菌剂中Ag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赋予该抗菌剂良好的抗菌性;而且Ag^+能从载体上持久地释放出来,从而保持了抗菌剂持久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定  张彬  唐晓宁  王兴帅  司甜  李欢 《硅酸盐通报》2014,33(7):1793-1797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无机抗菌材料-银-钬抗菌白炭黑.与只含有银的抗菌白炭黑相比,这种新型抗菌材料具有更显著的杀菌效果.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能达99%以上.通过研究银离子浓度、钬离子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杀菌率的影响,得到较理想的制备条件是,银离子浓度0.09 mol·L-1,钬离子浓度0.003 mol·L-1,反应时间2.5h.通过对FTIR图谱的分析,可知银离子和钬离子的添加几乎未改变白炭黑的结构.另外XRD图谱显示该材料为无定形态.  相似文献   

12.
张楠  张彬  唐晓宁  陈于芝  孙洪梅  李欢 《硅酸盐通报》2015,34(10):3022-3027
在水玻璃-碳酸氢钠体系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含稀土元素铈的铜型无机抗菌材料,采用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的白炭黑作为载体,通过控制单因素变量的实验方法得到较佳的制备条件.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样品的粒径、分子基团和结构形态,并通过抗菌实验检测样品的抗菌性能.粒度测定表明,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1.5h、铜离子浓度0.05 mol·L-1、铈离子浓度0.005 mol·L-1时,样品分散性较好,粒径较小;FT-IR分析表明添加铜离子和铈离子后,样品的主要特征基团振动频率与纯白炭黑的相似,说明载体白炭黑的原有性质没有发生重大改变;XRD分析表明样品与纯白炭黑结构类似,均为无定形态;抗菌实验表明样品对大肠杆菌具有较佳的抑菌效果,抗菌率可达到98.9%.与传统无机抗菌材料相比,这种无机抗菌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广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白炭黑,并在制备时将稀土元素铒和银离子共同掺杂到白炭黑中,得到一种含稀土的新型无机抗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稀土元素铒浓度0.005 mol·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h.在此条件下利用平板涂布法进行抗菌检测,发现银-铒抗菌白炭黑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杀菌率达99.38%.采用XRD、FTIR、SEM和EDS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无定形态;稀土铒和金属银的添加并没有明显改变白炭黑原有的结构;实验制备的样品中含有稀土元素铒和金属银,银是附着在载体白炭黑上的,而稀土元素铒则是单独游离在材料中.  相似文献   

14.
以竹醋液和硫酸的混酸为酸化剂、采用沉淀法合成抗菌白炭黑,考察了反应温度、混酸配比、聚乙二醇添加量、水玻璃浓度和打底水量对白炭黑吸油值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温度、打底水量、聚乙二醇添加量对吸油值影响极为显著,混酸配比影响较为显著,水玻璃浓度不显著。实验验证产品比表面积和吸油值高,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非金属矿制备白炭黑的技术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炭黑经典的制造方法分三类气相法、沉淀法和非金属矿离解法。工业上制备方法无外是这三种方法的组合或改良。非金属矿离解法是用膨润土、高岭土、蛋白土、海泡石、凹凸棒石、等作为制取白炭黑原料,利用非金属矿制取白炭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效益也是好的,为非金属矿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路。我国非金属矿资源非常丰富,在众多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有许多非晶态二氧化硅未被很好利用,充分开发这些硅质资源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因此将晶态二氧化硅和硅酸盐中的晶态硅转变成不定型二氧化硅,是简化白炭黑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及成本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