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10×10~4m~3/d,其中一期设计规模为5×10~4m~3/d。根据《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的排放要求,将原设计中的预处理/改良型A2O/纤维滤池/紫外消毒组合工艺,变更为预处理/多级AO/高效沉淀池/深床反硝化滤池/次氯酸钠接触消毒组合工艺,并利用WEST软件对多级AO除磷脱氮工艺建立仿真模型,取得了较优的运行参数。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对TN、SS、TP、COD、NH3-N、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8%、98.3%、94.8%、91.1%、97.3%、93.3%,出水水质符合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本工程适时进行设计变更,有效避免了投资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筛选并确定采用气浮+UASB+芬顿+AO工艺处理某企业含油废水。该工艺能将含油废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有效去除,COD去除率95.10%。出水COD500 mg/L,SS40 mg/L,石油类30 mg/L,达到市政管网三级纳管标准,运行成本为29.79元/m~3。  相似文献   

3.
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10×10~4m~3/d,采用CAST工艺,出水水质执行一级B排放标准,提标扩建工程规模为25×10~4m~3/d,出水水质提高至一级A标准。对一期工程,通过投加填料形成CAST-MBBR系统,并调整运行周期、投加碳源、一二期出水混合、增加三级处理;另外,新建15×10~4m~3/d二期工程,二级处理选用节地、节能、集约化的多级AO工艺。一、二期工程出水一并进入新建的三级处理系统中,选用高负荷、节地、出水水质好的"CoMag磁混凝澄清+纤维转盘过滤"工艺。工程总占地面积为5. 64 hm~2(折合单位占地为0. 226 m~2/m~3),项目总投资为39 558. 88万元,污水处理成本为1. 28元/m~3。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其中,CAST-MBBR对有机物、SS的去除效果好于SF-AO,而SF-AO对氨氮、总氮的去除效果及稳定性优于CAST-MBBR,总磷去除效果两者基本相当。CoMag出水SS稳定在5 mg/L以下,出水TP稳定在0. 1 mg/L以下,工程效果达到并超过了预期。  相似文献   

4.
某皮革废水处理站采用EGSB/水解酸化池/三级AO/臭氧接触池/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在废水处理量为4 860 m~3/d,进水COD、BOD5、氨氮、SS、色度、动植物油浓度分别为2 830 mg/L、940 mg/L、35 mg/L、1 460 mg/L、270倍、670 mg/L时,相应指标的总去除率均达到了90%以上,系统出水所有指标远低于《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599—2006)一般保护区的标准。该工程直接运行费用为2.343元/m~3。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属于福州市重点工程。已建处理规模为30万m~3/d(其中一期20万m~3/d,二期10万m~3/d)。三期建设规模为10万m~3/d,远期总规模为60万m~3/d。为了应对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污水厂处理工艺采用多模式AAO工艺,经处理后,尾水达到国家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就近排向光明港,最终入闽江。详细介绍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进出水水质指标、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流+潜流三级串联组合工艺净化进入长沙市青竹湖星月水库的生活污水、农田污水和地表径流水,处理规模为6 000 m~3/d,污混浊暴雨径流过滤处理容量为5 000 m~3/h,溢洪能力为20×10~4m~3/d。该系统处理后出水各项指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COD、TN、TP、SS去除率依次为79.67%、58.48%、49.72%、83.54%。结果表明,组合湿地系统达到了净化水库水质、修复景观、增加水库蓄水量和暴雨期溢洪等要求。  相似文献   

7.
无锡市梅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无锡市梅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3×10~4 m~3/d,厂区总规模为6×10~4m~3/d,二期工程采用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详述了该工程的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合式生物除臭工艺处理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排放的恶臭气体,处理规模为5 000 m~3/h。运行结果表明,组合式生物除臭工艺对恶臭气体的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稳定运行对硫化氢、氨和臭气浓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99%和93%以上,出气浓度分别稳定在0. 02 mg/m~3、0. 5 mg/m~3和4,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的一级标准。除臭工程运行成本为94. 32元/d。  相似文献   

9.
浙江某污水处理厂原采用MSBR工艺,为强化处理效果,拟将其改造为三级A/O-MBBR连续流工艺。改造后出水COD、BOD_5、氨氮、TN和TP的均值分别为27.8、5.4、0.41、7.16和0.04 mg/L,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TN在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三级缺氧区的去除率分别为43.9%、29.2%、10.5%;在温度为25℃、填充率为25%的情况下,悬浮载体的容积负荷达到0.114 kgN/(m~3·d),生物量达到15.75 g/m~2;悬浮载体上硝化菌相对丰度23.02%,是活性污泥中硝化菌相对丰度的16倍;Hyphomicrobium属在悬浮载体生物膜和污泥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90%和6.61%,与进水中工业废水组分相关。改造工程总投资为8 497.93万元,改造后电耗为0.610kW·h/m~3、药剂费约0.9元/m~3。  相似文献   

10.
江苏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采用UASB—A/O-UF工艺,对UASB反应器、A/O池和UF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当UASB反应器有机负荷约为7.1kgCOD/(m~3·d)时,COD去除率81%,A/O池中O池在DO为2~3mg/L、pH值为7.2~7.5、温度为31~33℃、有机负荷约为1.8 kgCOD/(m~3·d)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0%和98%以上,UF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宁河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工程规模为6×10~4m~3/d。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3×10~4m~3/d,采用厌氧+百乐克工艺,二期工程规模同为3×10~4m~3/d,采用多模式AAO工艺。本次改造工程出水标准由一级A排放标准提升至天津市地标A标准,工程中拆除一组百乐克生物池,新建多级AO生物池,同时新建反硝化滤池和臭氧催化氧化池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实现整体提标。由于新建的多级AO生物池与二期多模式AAO池设置在一个厂内,两者设计规模、进水水质完全相同,具有很好的对比条件,由此,对项目设计参数和运行数据进行了详细总结。从运行效果看,多模式AAO工艺除磷效果占优,多级AO工艺脱氮效果占优,工程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两种工艺的发展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嘴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原有工艺运行效果不佳、出水氮磷超标等问题,对其工艺进行改造。将原有奥贝尔氧化沟主体工艺改造成为A~2/O底部鼓风曝气工艺,改造后的污水厂处理规模仍为4×10~4m~3/d,最终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改造工程仅增加总成本0.121元/m~3。  相似文献   

13.
郑州马头岗污水处理厂随着收水系统内排污量的增加,需新建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30×10~4m~3/d。工程包括污水处理、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及干化全流程设计。污水主体处理工艺采用了分点进水前置预缺氧的A~2O工艺。将二期工程处理效果与采用倒置AAO工艺的一期工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点进水前置预缺氧A~2O工艺脱氮除磷效率更高,COD、BOD_5、SS、NH_3-N、TN、TP的去除率分别比一期增加12.7%、22.17%、8.33%、26.69%、4.0%、9.20%,分别达到了96.67%、99.56%、98.79%、98.98%、81.39%、98.28%,出水均值除TN外,其余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4.
北方某废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隔油/调节/UASB/好氧生化处理生物柴油废水,效果较差。为保证生物柴油厂能正常生产,在一期污水处理工程的北部建设了二期污水处理工程,采用电石渣中和/压滤/两级UASB/AOO的组合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二期工程的平均进水COD、硫酸盐、氨氮、总磷分别为93 305、14 144、6. 8和0. 8 mg/L时,相应出水指标分别为247、218、0. 3和0. 4 mg/L,去除率分别为99. 7%、98. 5%、95. 6%和50%。该工艺耐冲击负荷强,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设计标准,且运行费用较低,电费约8. 20元/m~3,药剂费约0. 20元/m~3。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浮+AF+SBR处理福建某公司2 m~3/d的化妆品生产废水,加上生活污水总水量为10 m~3/d。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表明,该工艺能确保该企业生产废水排放水质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表2标准,对COD、TP和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1%、95.3%和99.7%,处理成本为3.05元/m~3。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处理规模为300 m~3/d的聚氨酯(PU)合成革高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采用预处理和改良的A_1O_1/A_2O_2工艺进行处理,A_1O_1段COD负荷为0.578 kg COD/(kg MLSS·d),COD去除率达到70%。A_2O_2段TN去除率为82%,TN负荷为0.026 kg TN/(kg MLSS·d);NH3-N去除率为90%,NH_3-N负荷为0.046 kg NH_3-N/(kg MLSS·d)。实践表明,二级AO工艺适于PU合成革废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脱氮除磷功能的改造实践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了满足国家对城市污水厂出水氮磷的排放要求,采用倒置AAO工艺对常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三期工程原有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进行了改造.在没有新建生化反应池和增加回流系统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在原生化反应池内进行了缺氧/厌氧/好氧功能区的分配,取得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新工艺对NH3-N和TP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对TN的去除率为45.4%.通过对生化反应池内污染物浓度沿程变化情况的监测,初步分析了工艺运行机理,为今后其它城市污水厂的改造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临沂污水厂原设计规模为15×10~4m~3/d,一期工程(8×10~4m~3/d)采用底曝氧化沟工艺,二期工程(7×10~4m~3/d)采用A/A/O工艺,总排口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一级B标准.此次升级改造,将原一期工程的底曝氧化沟改造成复合式好氧池,并配套前置缺氧池,对原二期工程的厌氧段、缺氧段进行水力优化,增加转盘式过滤器,使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不需另外征地,可为类似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常州市洛阳镇坝头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AO/MBR/VFCW)”工艺,考察了该组合工艺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工程运行1年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中COD、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4%、97%、84%和83%,相应出水指标均能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8)的要求。示范工程的管网与设备总投资约116.25万元,运行成本约1.125元/m3,具有投资成本较低、运行维护费用少、生态环境效益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南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三期工程的设计规模分别为3.0×10<'4>m<'3>/d和4.8×10<'4>m<'3>/d,都采用改进型SBR(CAST)工艺,出水水质都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三期工程的设计中借鉴了二期工程的设计经验,对构筑物的设计参数、有关构筑物布置及一些设备的安装方式进行了优化,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