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无碱铝硼硅系玻璃结构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熔融退火方法制备无碱SiO2-B2O3-A12O3-RO(R=Mg,Ca,Sr,Ba)系玻璃.玻璃的成分范围以摩尔计为:SiO2,64.17%~70%;B2O3,7%~14.12%;Al2O3,9.88%~16.94%;RO总量,12%(2.4%MgO,4.8?O,2.4%SrO,2.4?O).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上述玻璃系统结构随成分的变化规律,同时,对玻璃结构与热膨胀系数、密度等物理性质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Al含量较高的铝硼硅系玻璃中,B更多的以[BO3]形态存在.随着SiO2和B2O3摩尔比的增大,[BO3]的量有所减少,而热膨胀系数呈增加趋势,密度出现极大值.随着Al2O3和B2O3摩尔比的增大,[BO3]的量出现极值,热膨胀系数也出现极值,密度总体趋势是增加的.铝硼硅系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密度等物理性质与玻璃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钠硼硅酸盐玻璃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11)B付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钠硼硅酸盐玻璃的结构。在测定处于硼氧四面体中的硼原子分数N_4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结构模型,解释了在高碱(R=Na_2O/B_2O_3≥2),高硅(K=SiO_2/B_2O_3≥8)区中,N_4随组成的变化规律。认为硼原子可能仅存在于[BSi_4O_(10)]~-单位及焦硼酸盐[B_2O_5]~(4-)单位中。此外,还设定了所引入的Na_2O在硼酸盐和硅酸盐网络之间分配的一个规则。在相应的组成区中,当一分子Na_2O被硼酸盐网络吸取时,两个[BSi_4O_(10)]~-单位便瓦解而产生一个[B_2O_5]~(4-)单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废液晶玻璃的高值化再生利用,以废液晶玻璃作为主要原料,石英砂、硼酸、纯碱为辅助原料,制备了低膨胀硼硅玻璃。通过浮力法、压痕法、石英膨胀法和重量试验法,探究了废液晶玻璃和辅助原料(Na2O和B2O3)掺量对玻璃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废液晶玻璃掺量增加,玻璃密度、线热膨胀系数和耐酸质量损失增大,维氏硬度和耐碱质量损失减小;随着辅助原料中Na2O含量增大,玻璃密度、线热膨胀系数、耐酸质量损失和耐碱质量损失增大,维氏硬度减小;随着辅助原料中B2O3含量增大,玻璃密度和维氏硬度减小,线热膨胀系数和耐酸耐碱质量损失增大;当废液晶玻璃、辅助原料中Na2O和B2O3质量分数分别为60.00%、1.00%和14.72%时,玻璃维氏硬度最大、密度和线热膨胀系数最小,分别为7.143 0 GPa、2.309 7 g·cm-3和3.531 7×10-6℃-1;当废液晶玻璃、辅助原料中Na2O和B2O3质量分数为60.00%、3.00%、9.72%时,玻璃耐酸质量损失最小,为0.614 0 mg·cm-2;当废液晶玻璃、辅助原料中Na2O和B2O3质量分数为70.00%、2.00%、11.67%时,玻璃耐碱质量损失最小,为1.214 0 mg·cm-2。 相似文献
6.
7.
8.
1915年美国康宁公司的研究人员索利文(Sullivan)在研究耐热餐具时发明了Pyrex-7740玻璃。至今70余年来,这种玻璃仍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耐热玻璃。广泛用来制作玻璃仪器、耐热餐具和工厂玻璃设备。 这种玻璃熔化难度大,因此发明后最初几年只能用坩埚炉手工少量生产。1939年,H.P.Hood提出用氯化钠作澄清剂(U.S.P2035318)以后,这种玻璃的澄清和再加工的黑化问题才得以解决。三十年代末期应用石英砖砌筑的日池炉手工成型。六十年代末期应用了锆英石砖、氧化法AZS砖、溢流技术和成饼成型机以后,连续池炉和机械化成型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11.
锌硼硅-氧化铝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低软化温度的ZnO-B2O3-SiO2(ZBS)玻璃和Al2O3为原料,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ZBS-Al2O3微晶玻璃,并分别研究ZBS-Al2O3微晶玻璃的烧结特性、显微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玻璃含量的增加,ZBS-Al2O3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降低,介电常数(ε)先减小后增大,而绝缘电阻率(ρ)则相反,介电损耗(tanδ)、热膨胀系数(α)和硬度(Rh)均减小.0.7ZBS-0.3Al2O3的微晶玻璃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烧结温度为950℃,1MHz下的ε=6.5,tan δ=0.8×10-3,p=2.64×1013Ω·cm,α=5.42×10-6K-1,Rh=595MPa,达到了电子封装基板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采用熔融冷却法在空气条件下制备了含不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铕离子掺杂铝硼硅酸盐玻璃Al_2O_3–B_2O_3–Si O_2–Eu_2O_3–MO(M=Mg,Ca,Sr,Ba),考察了玻璃的密度、摩尔体积、光学碱度等物理性质,分析了玻璃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从含Mg到含Ba玻璃,摩尔体积逐渐上升,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依次下降。在381 nm波长激发下,所有玻璃在469 nm处均存在Eu~(2+)的5d→4f跃迁发射,在615 nm处存在Eu~(3+)的~5D_0→~7F_2跃迁发射,表明玻璃在空气中实现了Eu~(3+)→Eu~(2+)的部分还原,其中在含Sr玻璃中,Eu~(3+)还原程度相对最大,Eu~(2+)发光最强。所有玻璃均为非晶态,结构中存在的[BO_4]、[Al O_4]、[Si O_4]四面体网络结构,有利于屏蔽Eu~(2+)不被氧化。从含Mg到含Ba玻璃,四面体网络Q~4结构单元中桥氧键断裂程度上升,形成更多的Q~3、Q~2结构单元,使玻璃结构对称性、致密性下降。在近紫外光激发下,玻璃发光色坐标均位于白光区域内,表明该系列铕离子掺杂铝硼硅玻璃在白光LED上存在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