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坊流域原是太行山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经过八年综合治理,完成治理保存面积22.36 km~2,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950 t/(km~2·a),下降到254.71 t/(km~2·a),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14%提高到8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林牧等各业协调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元坊的实践表明:山区综合治理必须以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2.
柳河流域上辨经过多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由27%增加到54%,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工程控制水土流失85%.径流系数由0.56减少到0.50,侵蚀模数由2 086 t/(km2·a)减少到1 094t/(km2·a).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水利》1995,(4):47-49
太仆寺旗滦上水土保持工作,自1991年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果.1 流域基本情况太仆寺旗滦上重点防治区首批列入国家重点治理的5条小流域总面积148.72km~2,一期规划治理面积108km~2,占总面积的72.6%,其中以风蚀为主的面积有32km~2,水蚀为主的面积有76km~2,沟壑密度为1.66km/km~2,侵蚀模数为7860t/km~2·a.规划区治理前有牧荒地2035.3hm~2,林地176.8hm~2,粮食单产60kg,人均收入只有255.6元.2 综合防护体系布设及治理措施根据规划区山大坡陡,植被覆盖度低、风蚀、水蚀都比较严重的流失特点,在阴坡挖宽带大规格水平均,沟沿种植沙棘,柠条,通过  相似文献   

4.
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枯水期干支流地表径流、泉水、地下水以及降水样品,对主要离子、pH、TDS和CO_2消耗进行分析,研究枯水期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并分析流域化学风化速率及CO_2消耗通量。结果表明:流域水体总体呈现弱碱性,地表径流TDS均值约为世界河流的2.3倍,和长江流域相似,但远低于黄河流域。岩石风化是地表径流离子来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碳酸盐风化、硅酸盐风化和蒸发盐风化分别占离子来源的46.3%、28.6%和21.3%,碳酸盐风化速率和硅酸盐风化速率分别为1.43t/(km~2·a)和1.11t/(km~2·a),对应的CO_2消耗速率为0.80×10~5mol/(km~2·a)和0.55×10~5 mol/(km~2·a),枯水期化学风化速率和CO_2消耗速率较小。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水利》1995,(4):23-25,27
1 全盟水土保持建设成就较好地完成了重点治理一期工程,二期重点治理工程也有了新的进展.我盟无定河、皇甫川流域的43条小流域于1983年列入国家8片重点治理区一期工程,经10年治理,到1992年新增治理面积1079.7km~2,(其中基本农田6446.67hm~2,水土保林7.37万hm~2,经济林1673.33hm~2,种草2.62万hm~2,新修淤地坝107座,其它工程2000多处,动用土石方720.8万m~3),治理度达76%,人均收入由136元提高到617元,人均粮食由335kg提高到806kg,拦蓄径流总量由796.7万m~3,增加到4978.3万m~3,拦蓄泥沙由331.1万t,增加到1709万t,年均侵蚀量由2415.5万t减少到706.8万t,初步形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生物治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锋  石辉  黄林 《人民长江》2005,36(10):64-66
南山桥沟小流域位于重庆市开县东面,长江支流小江的上段,自然地理类型属川东平行岭谷区,总面积548.9 hm2,区内降雨充沛,年降雨量1 053.8~1 431.3 mm,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381.35 hm2,占总面积的69.48%.在分析水土流失主要原因的基础上,确定了水土流失生物措施的治理模式,主要根据当地的土质类型,选择适宜于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辅之一些配套措施.通过治理,森林覆盖率从7.8%提高到28.1%,土壤年侵蚀模数从3 653 t/(km2·a)降到2 510 t/(km2·a).  相似文献   

7.
俞丰  赵健 《人民长江》2004,35(11):13-14
老池小流域地处四川省遂宁市中区老池乡,流域面积12.6 km2.治理前流域内总人口6 482人,粮食总产量211.12万kg,农业人均纯收入350元.治理前有水土流失面积8.19 km2,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7.27 km2,年土壤侵蚀量5.84万t,土壤侵蚀模数为7 131 t/(km2·a),属强度流失区.1993年,该流域被列入了"长治"工程重点项目,根据老池小流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特别是针对其地貌类型特点对该流域每块土地退化性质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采取全方位、多对策的以坡面径流聚散体系建设为骨架,在两翼配置综合水保措施,坡度小于25°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大力种植高产稳产粮食作物、发展名优特经济果林建设、在丘顶种植水保林的综合治理模式.通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8.19 km2下降到3.38 km2,减少53.68%,年泥沙流失量由治理前的5.84万t下降到1.12万t,减少了81%.粮食总产增长了31.9%,人均纯收入增长5.81倍,实现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在嘉陵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区此模式已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申楼沟风沙片位于成武县县城南郊,总面积509km~2,土地沙化面积达447hm~2,占总面积的87.8%年土壤侵蚀模数为5969t/a·km~2。自1994年起,成武县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申楼沟风沙片进行全面综合治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农田林网控制面积333.3hm~2,营造丰产林100hm~2,插条4万墩,建果园66.7hm~2,整修道路17.25km,清淤拓宽沟渠8.95km,修建桥涵15座,新打机井50眼。累积动土方20.82万m~3,投工24.67万个,总投资68.54万元。治理后的申楼沟风沙片,林木覆盖率达到28%,侵蚀模数下降到2425t/a·km~2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4%,粮食、棉花产量分别比治理前翻一番,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金州区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沟壑密度1.9km/km~2,年侵蚀土壤厚度0.134cm,侵蚀模数1811t/(a·km~2)。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侵蚀强度为中度以下。1986~1995年10年间,区政府集资4317万元,新修梯田1.7万hm~2,改造老梯田1.4万hm~2,营造水土保持林0.5万hm~2,开发荒山荒坡种果树0.1万hm~2,保护梯田0.32万hm~2、闸沟221条,修筑石谷坊1757座,建塘坝40座,修田间作业道路7.8万m,治理小河道3.8万m,挖截水壕6.2万m,成绩显著,具体做法和特点是①领导重视,措施得力;②因地制宜,全面规划;③施工质量高、管护好、效益高;④以法加强管护;⑤加强横向协作,联合办公。  相似文献   

10.
岗南水库上游流域大气氮干湿沉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岗南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岗南水库及其控制流域设置5个采样点位,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流域大气氮素干、湿沉降通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岗南水库流域总氮干、湿沉降通量范围分别为17.7~134.7kg/(km~2·月)和9.9~386.8kg/(km~2·月)。大气干沉降以硝态氮和有机氮为主,春、夏季较高;湿沉降中氮素形态以氨态氮和硝态氮为主,夏季最高,春季次高,秋冬季较低。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不断增加的趋势。利用大气氮素总沉降量、流域面积以及水库水面面积计算得到全流域大气总氮沉降入河负荷量为3 674t/a,直接沉降入库负荷量为105.16t/a。  相似文献   

11.
1 基本情况 诸流河流域位于胶东半岛招远市境内,土地总面积91.4km~2,水土流失面积49km~2,人口16951人。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648.3mm。该流域属胶东中低山中度剥蚀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2512t/km~2·a,年土壤流失量12.31万t。治理前,该流域以农业生产为主,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地力下降,河床抬高,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淤积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王家沟流域历年的降雨、径流、泥沙试验资料,较全面地论述了当地土壤侵蚀的基本特点。王家沟流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有较好的代表性,从1955年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径流泥沙观测,35年(1955年~1989年)累计治理面积占流域面积的76.5%,年平均治理速度2.1%,流域年输沙模数由15850t/km~2降低到5112.0t/km~2,即减少67.7%,“七五”期间由于治理面积增加,措施标准提高,使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较“七五”前减少59.4%,本文阐述了本类型区小流域的治理模式、治理速度、土地利用结构和减沙效益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2001—2006年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北洛河流域延安项目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4.09 km 2,总投资达8 172.62万元。其中,造林、种草、修梯田、封育面积分别为12 901.02、9 453.41、2 767.73、7 286.6 hm2;建设治沟骨干工程59座、小型淤地坝166座、谷坊182座、沟头防护90处、水窖337眼、涝池13座。通过植物、工程、耕作等措施相结合的生态建设,形成了沟道、坡面综合防治体系,使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6.52%提高到55.83%,林草覆盖率由13.85%提高到40.00%,保土效率达59.59%,增水效率达49.4%,增加经济效益16 798.75万元/a。项目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大同市南郊区高屯小流域治理项目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项目区位于大同市南郊区西部鸦儿崖流域,该小流域属海河流域,总面积7.85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7.41 km~2,占总面积的94.4%。从工程建设规模,工程设计原则、设计的总体布置与具体工程措施进行了设计。流域治理后治理度可达到79.9%,林草覆盖率增加13%,每年可减少泥沙0.41万t。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服务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对水资源涵养与平衡利用、土地质量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金桥流域DEM、气候、植被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定量提取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程度存在差异,以建筑用地、裸地侵蚀模数最大,达698.59 t/(hm~2·h·a)、576.187 t/(hm~2·h·a);水土流失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流失强度面积依次占:9.16%、3.12%、27.38%、19.64%、17.43%、23.27%。该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海拔0 m~200 m、坡度0°~8°的低山、浅丘地区,这些地区应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通过分析评价,可为当地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西宁项目区成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6年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湟水流域西宁项目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3.89 km2,总投资达5 488.47万元。其中,造林、种草、修梯田、封育面积分别为9 407.27、4 302.58、1 669.44、1 010 hm2;建设治沟骨干工程16座、小型淤地坝179座、谷坊171座、沟头防护50处、水窖260眼。通过植物、工程、耕作等措施相结合的生态建设,形成了沟道、坡面综合防治体系,使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9.16%提高到81.29%,林草覆盖率由11.06%提高到54.06%,保土效率达66.95%,增水效率达47.0%,增加经济效益1 034.46万元/a。项目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担负着保护生态及向首都、华北地区输送优质丹江水的历史重任。“十五”以来,在各级政府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关怀支持下,淅川县委、县政府把水土保持作为保护水源水质的一项主要举措,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投资1100余万元,对“长治”11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3km~2,坡改梯0.11万hm~2,栽植林木0.49万hm~2,实施封禁治理0.59万hm~2,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500多处,使治理区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1%提高到32%,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4400t/km~2减少到1100t/km~2以下,每年减排泥沙近50万t。目前,治理区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水利》1995,(4):19-22
“八五”时期是我盟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时期,其主要标志:一是柳河流域一期治理通过国家验收,二期治理已于1993年开始实施,同时大凌河流域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区;二是随着《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和深入人心,我盟水土保持工作正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预防和治理步伐明显加快.1991~1995年我盟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75km~2,其中水平梯田7992hm~2、坡式梯田17182hm~2、造林51260hm~2、经济林3000hm~2、种草17122hm~2;整修作业路956km、修筑沟头埂14434km、完成谷坊8210座、沟地坝72座、动用土石方2520万m~3、投入工日630万个、车台班3230个;完成投资495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016万元,地方214万元,群众投劳折款3729万元.  相似文献   

19.
稻科湾小流域为黄土丘陵地貌,区内沟壑纵横、沟谷深切,土壤侵蚀模数为8000t/(km2·a),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通过分析稻科湾流域基本情况、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对水土保持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按照"分类防治,因需施措;沟坡兼治,生态优先;注重示范,强化监测"的思路,从坡改梯、谷坊、集雨窖和水保林建设等方面,提出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生态建设显著改变了黄土高原的下垫面状况和水动力格局,深刻影响了坡沟系统的侵蚀和泥沙来源。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高西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和Landsat OLI影像,利用遥感解译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了高西沟流域沟间地、沟谷地的NDVI和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流域沟间地和沟谷地土壤侵蚀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8年沟间地和沟谷地NDVI均有所增加,低等级NDVI(<0.2)面积减少,较低等级NDVI(0.2~0.4)和中等级NDVI(0.4~0.6)面积增加;沟间地和沟谷地林草地面积均有所增加,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为耕地向林草地转化;沟间地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7%增加至71%,沟谷地平均植被覆盖度由60%增加至71%;流域土壤侵蚀面积由3.81 km2下降到1.77 km2,减少了38%,年土壤侵蚀量由3.64×104 t下降至1.39×104 t,降低了62%;沟间地年土壤侵蚀量减少了68%,沟谷地年土壤侵蚀量减少了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