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述了瓶罐玻璃生产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性能的测量表征方法和适用的仪器设备。涉及的关键工艺性能主要包括熔解特性、熔体特性和温黏特性等。熔解特性的分析包括原料成分分析、粒度分析、熔化均匀性分析、澄清分析等;熔体特性的测量包括表面张力测量、高温电阻率测量、羟基含量测量等;温黏特性测量主要包括高温黏度(熔融温度T_m、工作点T_w、液相线T_L)测量、中温黏度(软化点T_s)测量、低温黏度(膨胀软化点T_d、退火点T_a、转变点T_g和应变点Tst等)测量。上述工艺性能精确测量和表征,对制备高质量瓶罐玻璃制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熔铸耐火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抗盖板玻璃熔体侵蚀试验,采用化学分析、岩相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等测试分析方法,对比研究钠钙玻璃熔体、高铝玻璃熔体和锂铝玻璃熔体对熔铸耐火材料的侵蚀行为。结果表明,玻璃熔体中的碱金属离子向耐火材料中的玻璃相扩散,导致玻璃相黏度降低,同时耐火材料中刚玉相溶解,斜锆石分散,主体结构遭到破坏,并形成界面层。界面层内存在富铝含锆的玻璃相,由于高铝玻璃和锂铝玻璃氧化铝含量高,表面张力大,界面层内的玻璃相聚集在试样周围且扩散慢,从而阻止了侵蚀的发展。玻璃熔体的侵蚀速率为钠钙玻璃熔体>高铝玻璃熔体>锂铝玻璃熔体。  相似文献   

3.
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油煤浆的黏温特性对其配制、输送、加压、预热及反应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油煤浆黏温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变化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升温过程中,油煤浆流变特性表现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剪切稀化特性;高温高压下黏度测定方法主要有4种;分析黏温特性变化机理:煤浆制备和升温阶段黏度变化主要由溶胀作用导致,高温阶段主要由煤裂解产生沥青质(尤其是前沥青烯)导致;从溶剂、煤的性质(煤阶、显微组分及粒径分布)、剪切速率、油煤浆浓度、催化剂和氢分压等方面分析了油煤浆黏温特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未来油煤浆黏温特性的研究方向,为我国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硅酸盐熔体结构对煤灰黏温特性进行调控,对气流床气化意义重大。在对硅酸盐熔体结构和黏温特性影响因素(灰渣成分、临界黏度温度、熔体结晶和气氛)分析的基础上,对单一添加剂(SiO_2、CaO、Na_2O和Fe_2O_3)和煤灰组成关联比(硅铝比SiO_2/Al_2O_3、钙铁比CaO/Fe_2O_3、钙钠比CaO/Na_2O和钾钠比K_2O/Na_2O)对煤灰黏温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宁东地区煤种灰熔融温度和灰黏度均较低,是影响宁东煤化工基地大型气流床气化技术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Factsage软件、灰熔融温度测定仪和高温黏度测定仪探讨煤灰高温灰化过程中的矿物演变,研究配煤对宁东煤矿区配煤灰熔融特性及黏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配煤比例与灰熔融特性、灰黏温特性均呈非线性关系。石槽村样煤(SM)与麦垛山煤样(MK)质量比为2∶8时,配煤的灰熔融温度为1 300℃,灰黏度5 Pa·s,基本满足德士古气化炉用煤的煤质要求,该配煤比例下高温灰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可见通过配煤可以有效改善煤灰熔融及黏温特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旋转式高温黏度计和线膨胀系数测定仪,对不同Al2O3/SiO2质量比的高铝型钠钙硅玻璃的黏度、玻璃化转变点(Tg)以及膨胀软化点(Tf)进行相应地测定研究。基于Vogel–Fulcher–Tamman(VFT)公式理论,玻璃的黏度与温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由此得到了玻璃在锡槽成形温度段的黏度,通过Arrhenius公式理论推算其黏质活化能,由此探讨Al2O3掺量对玻璃熔体料性的影响。通过Ramman光谱对玻璃结构进行研究,[SiO4]四面体基团Qn(n=1,2,3,4)的变化反应了玻璃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在高铝型钠钙硅玻璃中用Al2O3替代SiO2,可使玻璃熔体黏度增大且料性变短,伴随着玻璃结构中Q3/Q2比例降低,同时可推算得到锡槽成型过程中各工艺段的温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BaZrO_3坩埚结合感应加热技术熔炼钛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原子发射光谱仪等分析了BaZrO_3耐火材料与熔体接触后微观形貌变化及BaZrO_3耐火材料与合金之间的相互熔解量,研究了BaZrO_3耐火材料与熔体界面的反应、组成元素在熔体中熔解量随接触时间变化规律及与钛熔体界面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熔炼低含钛量的钛合金,BaZrO_3耐火材料渗透层厚度约为20μm,随着BaZrO_3耐火材料与熔体接触时间增加,氧元素在熔体中熔解量逐渐降低,锆含量则并未出现明显变化,说明BaZrO_3耐火材料不与钛熔体发生界面反应;熔炼高含钛量钛合金时,BaZrO_3耐火材料侵蚀层厚度约为2 000μm,锆和氧在熔体中熔解量逐渐升高,说明高钛含量熔体与BaZrO_3耐火材料发生界面反应,反应过程中有BaO生成。  相似文献   

8.
Sialon结合SiC耐火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高岭土、炭黑为主要结合相原料,合成了Sialon结合SiC耐火材料。考察了Sialon结合SiC耐火材料的氧化行为、高温碱侵蚀行为和冰晶石熔体的侵蚀行为。结果显示,合成Sialon结合SiC耐火材料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前言烧结锆英石砖系中性偏酸性耐火材料,具有耐火度高,耐磨性好,耐侵蚀,耐冲刷,高温强度大荷重软化点高,导热率低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膨胀率小,密度大,热稳定性好,不易被金属液所润湿等一系列优良性能,是中低碱玻璃、电真空玻璃、仪器玻璃、瓶罐玻璃窑炉以及冶金、化工行  相似文献   

10.
熔渣的侵蚀是导致耐火材料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形式是耐火材料在渣中的熔解及熔渣向耐火材料中的渗透,这2个方面都与熔渣在高温下与耐火材料的润湿性有关,耐火材料的高温润湿性能可以通过熔渣在其表面的张力、黏附功和铺展系数等参数加以表征。改变耐火材料的组成及粗糙度等可以降低熔渣在耐火材料表面的润湿,进而提高耐火材料的服役寿命。本文从熔渣组成、耐火材料组成及表面微观效应等方面综述了耐火材料表面熔渣高温润湿性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建文 《广东化工》2006,33(6):79-81
乙烯酮(双乙烯酮)是十分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下游产品较多。江苏某化工厂开发生产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三十多个,年生产规模三万多吨,是国内以乙烯酮(双乙烯酮)为中间体生产精细化学品的综合骨干企业。针对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废水特点,该厂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了产品优化,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节水降耗等工作,从源头削减了污染物的生产。同时投资二千多万元新建预处理装置三套,6000m3/d废水生化处理装置一套,使全厂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的废水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13.
14.
周云  温集强 《水泥》2007,(10):29-30
我厂3号回转窑(Φ4m×60m)生产线在1996年年底由SP窑(产量912t/d)改为NSP窑(产量1320t/d),预分解系统为四级旋风预热器带离线式分解炉  相似文献   

15.
姬波  刘奇峰 《河南化工》2005,22(3):43-44
利用组件技术开发化工原理实验课件,给出了系统层、组件库层和应用层的架构划分。重点讨论了组件库的设计,给出了流体阻力这一典型实验的实现描述。实践证实,基于组件技术可以提高仿真实验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6.
水泥水化热是中、低热水泥和核电工程用水泥的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全球范围内测定水泥水化热的方法有溶解法、直接法/半绝热法、等温传导量热法三种。本文总结了中、美、欧相关方法标准,对其测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比对,并对其在领域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7.
阐述并比较了几种加压设备在乙炔加压清净过程中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The miscibility of various amorphous polybutadienes with mixed microstructures of 1,4 addition units (cis, 1,4 and trans 1,4) and 1,2 addition uni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udies here involved optical transparenc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small angle light scattering. It was found that a 90 percent (cis) 1, 4 addition polybutadiene was immiscible with high (91 percent) 1,2 addition polybutadiene. Reduction of the 1,2 content to 71 percent induced an upp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UCST) with the cis 1,4 polymer. Polybutadienes with 50 percent and 10 percent 1,2 contents were miscible above the crystallin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the cis 1,4 polybutadiene. Immiscibility of the 91 percent 1,2 addition polymer was also found with a 10 percent 1,2 polybutadiene. The latter polymer also exhibits an UCST with the 71 percent 1,2 polymer.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ends of polybutadienes of varying micro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唐蕾 《粉煤灰》2013,(5):5-6
以F类粉煤灰为例,详细介绍了测定粉煤灰中烧失量的步骤、计算数学模型、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以及各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评定,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都是影响测量不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