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诗怡   《中国园林》2022,38(2):71-76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但城市同样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因此,分析和预测城市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城市建成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别量化了各个城市特征对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影响。然而,对影响城市内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因素仍缺乏多尺度、全球性的分析。借助Web of Science和CNKI,对来自全球37个城市的111篇文献进行了建成环境下鸟类多样性研究方法和结果的系统性分析,并在归纳关键性城市建成环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为导向的建成环境优化策略,指出了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慢性疾病已成为严峻社会问题的当下,建设健康城市为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学科的再合作提供了契机,而厘清城市建成环境对慢性病的影响则是科学规划的前提。大量既有的西方文献表明,城市规划完全有能力通过各类环境要素的优化,达到增加体力活动、促进合理膳食、抑制慢性疾病,以及提升健康水平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围绕量化城市建成环境、建构影响路径框架、克服自选择机制等问题进行评述,为我国开展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郑曦 《风景园林》2022,29(1):8-9
城市并非只是给生物多样性带来威胁,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也会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机遇.人们普遍认为城市化是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直接原因.然而,城市生态系统同样拥有适应其复杂环境的本土物种,并且能够通过营造近自然的、稳定的栖息地来鼓励新的物种前来定居.此外,经过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修...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物多样性策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城市生物多样性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从20世纪城市发展的问题出发,论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提出城市的绿色结构模式,进而提出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若干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5.
何赫 《新材料新装饰》2021,(2):67-67,69
文章首先简述了居民步行活动与城市建成环境和健康城市设计的关系,其次阐述了城市建成环境和健康城市设计对居民步行活动的影响,包括对步行环境质量、建筑用地混合度与密度、建筑功能的可达性与连通性的影响;对公共开敞空间设计、街道设计、用地与建筑布局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成环境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和防控有重要关系.基于黄冈市黄州区确诊病例数据,从社会经济、人工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三方面选取18个要素,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建成环境对疫情的影响模型,探讨疫情防控对策.研究发现:疫情分布有聚集和邻近传播特征,老年人确诊数占该年龄段人口数的比例高;道路、城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建成环境的视角简析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并以近现代建成环境中暴露出的问题为切入口,阐述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诸多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并在过程中对以人为本设计思想进行重新审视,指出其局限性以及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小月  杨东峰 《规划师》2022,38(1):56-63
文章针对绿地建成环境与老年使用者间交互影响的复杂性和嵌套性难题,从组态视角出发,构建了定量统计和定性比较相结合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基于大连市绿地环境数据,在识别核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条件变量的案例比较研究,探寻支持老年人开展高水平绿地活动的环境要素集合.最后,针对大连市绿地建成环境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绿地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多样性丧失与退化不仅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深刻影响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生物多样性保育不仅是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建设需要优先面对的重大课题。针对城市生境的片段化格局和孤岛化特征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及其格局产生的直接影响,物种栖息生境的保护和修复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核心问题。从区域尺度重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空间格  相似文献   

10.
11.
马艺槿  蒋雨琦  方殷 《城市建筑》2023,(15):150-154+183
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和健康的重要载体,探究建成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影响机理,对建设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体力活动的中介效应视角,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城市多样化建成环境与居民健康水平的联系,甄别显著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建成环境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合理的交通线路及站点规划能鼓励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增加居民的体力活动;(2)城市空间的绿化程度影响居民的体力活动时间,在绿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居民体力活动意愿更高;(3)建筑设计会对居民体力活动需求及意愿产生一定影响;(4)城市建筑密度影响居民体力活动频率,应设置合理的建筑密度。  相似文献   

12.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建 成环境对大流行病传播风险的空间应对已成为 当前城乡规划领域关注的重点。为揭示中观尺度 城市建成环境对新冠肺炎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 研究以2020年武汉中心城区疫情集中爆发社区及 其街道为基本研究单元,立足疫情传播特征借 助ArcGIS和Pycharm平台对社区及街道两类数 据进行提取和计算,基于克里金插值和语义分 割模型获取街道开敞度、交通拥堵度、土地利用 混合度、容积率等9个建成环境特征,并在此基 础上,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疫情空间风 险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一、社区及街道建成环 境要素与疫情空间风险紧密相关,语义分割模型 在街道建成环境要素测度上具有方法优势;二、 存在4个通过稳健性检验的显著影响要素,其中 道路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交通拥堵程度与疫情风险分布呈显著正相关,路网宽度和疫情风险分布呈显著负相关;三、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相较 于OLS模型充分地考虑了各因素的空间解释,通过回归系数分析了不同风险指标的空间效应,所构 建的疫情空间风险评价体系指出传染病防治规划策略宜结合社区及街道等多种尺度的建成环境要 素。本研究结果为中观尺度城市建成环境下传染病防治的空间对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速率和大规模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一类城市空间并未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时代发展遗留下来的工业遗存,伴随产业更迭已鲜有人问津,留下大规模废弃建筑物占据城市的大片空间;空置或半空置状态的历史建筑,虽具有人文价值却大多未被列入保护范畴而难逃拆除的厄运。在这些既有城市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迎来经济的高速成长,城市与郊区的环境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是生物栖息地的减少或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之后,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城市环境不再是生物理想的生存空间,这是生态系统服务低下的原因之一。但是政府、民间及居民意识的觉醒,促使大家减少环境污染,重新审视城市环境。在此之上,不断推进城市绿化的保护和新建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处于生态金字塔上层的物种鸟类是反映生物多样性状况的一个要素,本文围绕其展开调查,得出是鸟类正在返回城市地区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恢复的城市,其环境的改善使得生物开始回归,生物多样性也逐步提升。但这种结果只能说明目前的现状,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未来城市绿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远  李锋  杨锐 《中国园林》2021,37(5):6-13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保障.城市化过程带来了一系列城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健康和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当前主要存在生物数量减少、物种特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气质量情况与每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文章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以邯郸为例,探索城市中心区建成环境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利用ArcGIS从建筑覆盖、土地使用以及城市形态三个方面将地理信息储存统计,通过SPSS软件将建成环境指标与六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与AQI具有关联性的指标,以柱状图形式量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后得出绿化与水体面积、高层建筑区、低密高层建筑区等指标对空气质量具有一定正向或负向影响的结论,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健康城市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形态理论和职住空间关系理论,以问卷数据和质性访谈数据为依据,运用分层回归研究法和质性研究法考察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的影响,辅以北京市大栅栏社区、草厂社区和天通苑小区3个分别位于北京市老城区胡同和中心城区外围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访谈。研究发现:(1)北京市通勤碳排放呈现出中心低碳化、外围高碳化的空间分布特征。(2)公交供给和轨道交通对降低通勤碳排放有显著作用。职住相对平衡的街道、轨道和公交网络密度较高的街道,其通勤碳排放也相对较低。(3)不仅居住地建成环境特征会影响通勤碳排放,通勤过程中的附加活动需求与换乘便利程度对通勤碳排放也有间接影响。因而,建成环境对通勤碳排放的影响除了直接的物质空间因素,还包括间接的个体视角。以期为超大城市制定因地制宜的减碳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证。本文以相关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广州市海珠生态城的生态恢复实际,并结合海珠生态城"以万亩果林湿地为核心,打造具有岭南水乡魅力的花城、水城、绿城特色生态城市样板区"的总体定位,提出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目标和规划思路,并重点围绕湿地生境分区、栖息地修复、水环境改善、恢复物种筛选、区域生物多样性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海珠生态城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研究进展评述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城市系统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尺度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研究现状与重要实践,指出当前规划在视角、范畴、尺度与对象四方面的缺失,提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级的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对策要点,为进一步开展实证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健康街道是存量规划及健康城市背景下,街道发展的新模式和街道设计的新方向,健康街道可以充分发挥街道的身体、心理、社会层面的健康服务功能,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出行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基于国内外文献梳理,从促进体力活动、改善物理环境、提升街道安全、增强社会交往4个方面,提出多路径多因素的综合性研究思路,讨论城市街道促进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