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反应机理,从C/N、超越污泥回流比、pH、DO、HRT及MLSS等方面分析了对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在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及目前国内外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在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连续流双污泥系统反硝化除磷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室小试,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厌氧/缺氧与淹没式好氧生物膜滤床相结合的连续流双污泥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解决了传统脱氮除磷工艺中反硝化菌与聚磷菌竞争碳源这一主要矛盾,并可以分别控制硝化污泥与反硝化聚磷污泥的污泥龄,而且该系统适合处理C/N较低的生活污水,与传统除磷脱氮工艺相比,不用额外投加碳源,剩余污泥含磷量高,节省曝气量.系统对COD、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78%、92.51%、75.75%和84.47%.  相似文献   

3.
《水处理技术》2021,47(7):19-24
双污泥系统是基于反硝化聚磷菌提出的一种新的工艺形式和思路,该工艺解决了传统的脱氮和除磷联合工艺的矛盾,可实现污水深度脱氮除磷。介绍了传统的双污泥工艺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双污泥系统反硝化除磷新工艺,分析了其特点,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工艺系统。  相似文献   

4.
反硝化除磷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反硝化除磷机理的研究和发展状况,通过反硝化除磷的特性分析,阐述了反硝化除磷机理.介绍了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发展状况,通过比较得出单污泥和双污泥系统适合市政污水、低氮源和低C/N污水的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5.
好氧微生物颗粒污泥脱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好氧颗粒污泥应用于生物脱氮,机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为常规硝化-反硝化途径.第二种为亚硝化-反硝化途径,颗粒污泥的外部为好氧的硝化区,通过适当的控制,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直接进入内层进行反硝化.第三种为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通过外层的硝化和内层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实现脱氮.第四种为硝化-反硝化聚磷方式,颗粒污泥内部在反硝化的同时聚磷,实现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第五种脱氮的途径为好氧反硝化.在不同的条件下,某一种脱氮的途径可能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好氧颗粒污泥应用于生物脱氮,机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为常规硝化-反硝化途径。第二种为亚硝化-反硝化途径,颗粒污泥的外部为好氧的硝化区.通过适当的控制.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直接进入内层进行反硝化。第三种为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通过外层的硝化和内层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实现脱氮。第四种为硝化-反硝化聚磷方式.颗粒污泥内部在反硝化的同时聚磷,实现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第五种脱氮的途径为好氧反硝化。在不同的条件下.某一种脱氮的途径可能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发现了突破传统脱氮除磷原理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反硝化除磷现象、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这些新技术和工艺克服了传统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所存在的不能使脱氮和除磷同时达到最佳效果的缺点。重点从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体现出来的优势以及相关工艺等几方面综述这四种新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8.
反硝化聚磷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靖  何泽超  张陵 《化工设计》2007,17(2):48-51
综合国内外反硝化除磷技术的最新研究,着重分析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机理和对反硝化除磷工艺有较大影响的各种因素,介绍反硝化聚磷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目前反硝化除磷技术在工艺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脱氮除磷新途径--反硝化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反硝化除磷的原理和两种反硝化除磷新工艺。反硝化除磷缓解了传统脱氮除磷工艺中存在的碳源紧张的矛盾 ,反硝化菌利用硝酸盐替代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聚磷 ,可节省曝气量、降低运行成本 ,是一种有前途的脱氮除磷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碳源竞争、溶解氧需求大和菌群结构竞争等诸多问题,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能够在缺氧条件下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脱氮的同时进行超量聚磷,实现氮磷同步去除,具有节约碳源、能源、污泥产量低等优点,符合污水处理工艺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反硝化聚磷污泥的驯化是运行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前提,文中综述了一步法...  相似文献   

11.
低溶解氧条件下活性污泥沉降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连续流A/O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不同溶解氧(DO)浓度条件下的污泥沉降性,同时考察了系统除磷脱氮功能对于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O从2 mg/L逐渐降低至1、0.5、0.4 mg/L的过程中,系统的硝化效果逐渐恶化,氨氮去除率从100%降低到15%左右,长期低DO条件运行导致系统基本丧失脱氮功能,逐渐转化为单纯去除有机物的系统.期间污泥容积指数(SVI)有小幅波动,维持在145 mL/g以下,污泥沉降性良好.将DO继续降至0.2~0.3 mg/L,在缺氧段和好氧段分别有了一定的放磷和吸磷效果,SVI从130 mL/g降低到99 mL/g.说明系统除磷功能的增强有利于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对比实验中,将DO从2 mg/L直接降低到0.5 mg/L,氨氮去除率下降到54%,脱氮良好,总氮去除率稳定在50%左右;SVI从110 mL/g上升至160 mL/g左右,显微镜检发现丝状菌增殖.分析认为,脱氮系统比单纯去除有机物的系统容易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2.
Th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was started up by seeding the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nd the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as successfully cultivated.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erobic granules for nitrogen removal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rational parameters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pH] and vari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mmonium (NH4^+-N) and total nitrogen (TN). In continuous flow pattern, COD was too low in the reactor at the later stage of a cycle, which restrained denitrification and decreased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while in discontinuous flow pattern, the carbon source could be supplemented in time, which improved denitrification and increased the removal of TN from 66% to 81%.  相似文献   

13.
微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同步脱氮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接种剩余污泥,以生活污水为基质,在1个月内快速培养成功微氧颗粒污泥。污泥平均粒径达0.73 mm,沉降迅速,具有较好的COD去除和同步脱氮能力。在HRT=6 h,回流比为8.0,充氧速率为0.25 g/(L.d)时,反应器COD去除率可达90%左右,出水COD<50 mg/L;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2%~89%和76%~87%,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4 mg/L。回流稀释和充氧速率对微氧体系同步脱氮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五箱一体化除磷脱氮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水力停留时间、泥龄和周期运行跟踪研究确定系统处理效果和稳定性。水力停留时间试验表明13h的停留时间下TP、COD.NH4^+-N,TN的去除率都在86%以上。研究还表明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能在交替运行过程中实现高效除磷脱氮。  相似文献   

15.
张立  吴建华  崔舒惠  严锋  孙浩  钱飞跃 《化工学报》2022,73(11):5128-5137
为解决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反应存在的硝酸盐残留问题,将PN/A颗粒污泥与固相反硝化(SPD)系统相耦合,用于高氨氮废水的连续处理。在逐级提高颗粒污泥自养脱氮效能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石英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三种填料的SPD效能。结果表明,在高水力选择压下,PHBV的反硝化性能最佳,使PN/A-SPD组合工艺的总氮去除率超过了93%,远高于石英砂(83.6%)和PBS(85.8%)的水平。通过高通量测序与功能基因注释可知,固态碳源的溶出水平是影响生物膜菌群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在PHBV表面占据主导的水解菌Clostridium-sensu-stricto-7Comamonadaceae等反硝化菌形成了稳定的协作关系,在有效洗脱自养脱氮功能菌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菌群参与多元素循环的功能潜力。上述发现对于系统优化PN/A-SPD组合工艺,推动其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TLAB平台对好氧颗粒污泥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进行模拟,考察了2种工艺在不同温度下稳定运行时,对有机物的去除及脱氮效果的影响,以探索实际工程条件下实现高效脱氮除碳的工艺及其运行控制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影响较大,而对MBBR影响较小。25℃时,好氧颗粒污泥对CODCr、NH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4%、91%、89%,MBBR对其去除率分别为95%、96%、95%;10℃时,好氧颗粒污泥对CODCr、NH3-N、TN的去除率分别下降至88%、73%、68%,MBBR对其去除率分别下降至95%、91%、90%。  相似文献   

17.
试验装置为2个完全相同的SBR反应柱,通过在SBR1中添加硝酸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稀土钕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硝酸钕的SBR1在45 d培养出颗粒污泥,改性后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2.5 mm,含水率为93.7%~96.9%,污泥平均比重为1.061 2,SVI为48 mL/g,完整系数为86%~95%,钕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氨氮去除率均为90%以上,且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利用外源碳源和胞内储存物质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影响.当序批式反应器(SBR)运行方式不同时好氧颗粒污泥对进水碳源的利用方式不同.在一定m(COD):m(N)下,以外源基质为碳源的缺氧反硝化速率为胞内储存物质的4.5~5.5倍;当m(COD):m(N)相同时,利用胞内储存物质的SND效率明显高于外源基质.外源碳源的大量存在使得硝化反应相对滞后,好氧中后期尽管硝态氮充足,但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往往不足:而胞内储存物质的慢速降解特性使得硝化与反硝化过程能够同步进行,从而实现了较高效率的同步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9.
膜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介绍了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效率的几个因素,探讨了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中同时脱氮除磷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反硝化脱氮工艺补充碳源选择与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源是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污水碳源不足,需要考虑碳源补充提供反硝化电子供体,开发各种新型碳源作为生物反硝化脱氮工艺可选择的碳源,如工业废水、初沉污泥水解产物、植物秸秆等,或改变工艺优化系统碳源。结合国内外对于反硝化碳源补充的研究成果,对反硝化脱氮速率以及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碳源的选择和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