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亚莲  胡建平 《人民长江》2011,42(11):91-94
由于影响土石坝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使其安全评价非常复杂.用集对分析方法构建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间的相对差异度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样本隶属于模糊集评价等级的相对隶属度,按求得的相对隶属度评定级别,并计算级别特征变量值,据此确定大坝综合安全等级.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广东省白礤水库进行了安全评价,得到了该工程属于"二类坝"的结...  相似文献   

2.
针对标准集对分析联系度中异反系数过粗、评价语不够细化的不足,利用集对分析原创联系度可展性对其进行改进,将异和反进一步细分为优异、劣异、优反和劣反。同时考虑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不确定性、专家打分的可靠性及专家间的动态差异,引入区间数学理论,采用不确定型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建立土石坝安全评价模型,得到评价对象对于土石坝各安全等级的优劣趋同程度。工程实例应用表明:与标准集对分析法相比,改进集对分析法评价结果更加细化且贴近实际,改进的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鉴于水库大坝安全状态评价的模糊性和层次性,通过分析我国小型水库土石坝结构特征和破坏机理,构建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的小型水库土石坝安全评价方法。利用模糊理论对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权重进行修正,得到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隶属度值,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结构安全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康门小型水库土石坝为工程实例,应用本文的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安全状态评估。将结果与工程实际对比发现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小型水库土石坝的结构安全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土石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技术研究是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历经近10年研发而成的实用型创新性科研成果,本文对该成果的研究成果和多年来的运行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的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和大坝运行状态得不到及时分析评价,研制成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系统的应用软件,它可对每一测点的沉降、水平位移、测压管和渗压水位、渗流量和周边缝等观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评价、充分发挥监测资料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作用,提高大坝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土石坝的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土石坝安全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石坝安全评价属于多指标、多层次、多准则综合评价问题.将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引入土石坝安全综合评价中,建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评语集,构建模糊评价矩阵,最后对土石坝进行综合评价.将以上模型应用于广东省赤竹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中,结果表明,只要合理选取各影响因素权重,即能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可为土石坝安全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石坝安全度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评价土石坝综合安全度的初步方法,包括土石坝工程安全性及大坝社会经济影响两个方面的研究。在工程安全性方面应用了可靠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土石坝挡水各项功能的失效概率,在社会经济影响方面引入了社会经济影响因子。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渗流反分析在土石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蔚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6):102-104
以土石坝渗流场中各测点水位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最优化拟合准则,建立渗透系数的反演模型,并以青山水库主坝渗流分析为例,根据多个渗流观测点数据,反演出大坝各个区域的渗透系数.在渗流反演优化过程中利用对数变换将有约束优化转为无约束优化.根据反分析的结果对大坝的渗透安全进行分析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大坝的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6,(9):111-114
针对大坝风险的自身不确定性、相互间关联性及量纲不统一而造成的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困难的问题,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对溃坝后果事故等级分类的相关规定,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模型,从同、异、反三方面刻画风险后果与各事故等级的趋同程度,并根据最大集对势原理确定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等级及其排序。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江西省5座水库大坝溃坝后果综合评价中,并将该评价结果与基于属性区间计算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集对分析评价模型过程简明、运算量少,且评价结果合理、客观、全面、清晰,为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进行大坝安全评价工作,以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数据为依托,选取监测中关注度较高的核心指标组建并确立混凝土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待评指标权重值,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大坝安全评价模型;选取工程实例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反馈大坝安全等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评价过程简单、逻辑清晰,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行大坝安全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应引入大坝风险理念.建议继续以现行评价体系为基础开展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提高从业人员资质,坚持整体利益优先等原则,管理上通过制度建设与资源优化组合,逐渐形成业主监管大坝风险、政府监督业主、公众监督政府与业主的制约机制,积极开展风险评价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综合考虑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社会经济干旱等情况,选取水库蓄水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等作为旱情评价的指标,将旱情分为不旱、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5个等级,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旱情综合评价模型。从山东省42 a的实测资料中随机挑选7 a资料,对历史旱情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的旱情综合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该方法在旱情评价方面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边坡稳定性能的评估问题,介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有限元软件上求解边坡安全系数的过程。通过对工程实例计算分析得到最危险的滑动面和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瑞典条分法进行坝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对比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安全系数相差1.47%,滑动面形状、走向和位置一致,并且数值模拟显示的土石坝塑性渐进变化过程符合实际工程塑性变化过程。因此,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土石坝坝坡等类似工程边坡最终状态稳定性评估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坍塌是山岭隧道施工中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为了有效评估隧道坍塌风险,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山岭隧道坍塌风险评价方法.首先,综合考虑隧道坍塌孕险环境和致险因子,选取围岩级别、地下水、不良地质、初期支护刚度、开挖方法等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其次,将评价指标与风险等级标准相结合建立集对,并将坍塌风...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坝实际运行状况,确立恰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并对大坝运行风险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模糊、非线性关系。集对分析法在定量处理多因素间不确定性问题上有较大的优越性,可以用来进行大坝运行风险的评价。采用信息论中的熵权理论,通过定量计算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熵权的大坝运行风险评价集对分析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坝运行风险评价中,计算分析得出该坝安全等级,并预测其风险发展的趋势。实例证明,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方法简单可行、科学合理,为大坝运行和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集对分析理论导出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新模型,将水质实测指标与分类标准作为集对,通过对评价级别和实测数据归一化后,得到模型的平均联系度,建立了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并以九寨沟五彩池水环境质量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CODcr、DO、NH3-N、TP、粪大肠菌群五项指标及其对应的Ⅰ至Ⅴ类水质标准的取值范围构造集对,建立了水质评价集对模型,计算出平均联系度,得出该九寨沟五彩池水环境质量属于Ⅰ级。实例研究表明:运用集对分析模型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缺失和水环境恶化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水环境承载能力情况对某一区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入手,介绍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和完善的集对分析模型,以山东省水环境承载能力实际情况创建相应的集对分析模型,评价其各个系统的承载能力并给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水资源承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赋权法和集对分析法相结合,对三江平原及各分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7个县市中,七台河市与穆棱市水资源承载力为Ⅱ级,处于"较好"水平,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与依兰县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