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相移条纹投影轮廓术中织物表面复杂纹理易与投影条纹发生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相移投影条纹增强滤波方法。首先对各步相移图像进行π相移灰度差增强,并进行二值化处理,以初步滤除背景纹理影响,然后对其进行基于相干增强的非线性扩散滤波。该处理既能滤除投影条纹方向上的复杂纹理背景噪声干扰,又能保证投影条纹相位的平滑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织物表面复杂纹理对投影条纹的干扰,增强复杂纹理织物的三维面形数据采集精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Matlab,对棉和莫代尔两种纤维纵向特征图像进行预处理,根据处理顺序依次对灰度化、增强、滤波、二值化、旋转等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自编程序提取几何形状特征值。用Origin对特征值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直径CV值、矩形度、平均灰度值对纤维识别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直径CV值、平均灰度值这两个特征值能较好的识别棉、莫代尔纤维。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研究教室的人员分布状态。首先介绍了图像采集硬件,通过嵌入式摄像头采集教室的图像信息,然后利用一系列图像方法进行处理。文章对教室图像做了灰度化和二值化处理,进行了中值滤波,再对图像作了二值化形态学分析和运算,通过腐蚀和膨胀算法,获得了可以对人员分布作有效分析的图像。文章最后对人员密度算法方案作了对比,分别用像素统计法和特征识别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均能达到了教室人员密度分析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维偏振光的干涉问题,从更为广泛的二维偏振光干涉模型入手进行分析,推 导出了近轴条件下二维偏振光干涉场强的分布表达式.分析表明:干涉条纹不仅与三光束空 间位置有关,而且与光场的偏振方向有关.对一维偏振光干涉,只要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 之间的夹角<45°就可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5.
根据杨氏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在未经任何理论近似的情况下,推导出明、暗干涉条纹所满足的数学方程,并指出干涉条纹空间分布是一族双叶旋转双曲面。在数学方程的基础上,设置实际实验参数,利用Mathematica 12科学计算软件对干涉条纹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仿真。通过改变观察屏的位置使屏上得到不同形状的干涉条纹,对屏上干涉条纹的分析与传统光学理论吻合的很好。对干涉条纹三维分布的仿真模拟可进一步加深对杨氏干涉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说明干涉条纹定域范围的近似方法,得到劈尖干涉条纹定域范围的计 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分梳山羊绒长度检测的效率、降低测量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梳山羊绒长度检测流程和方法。对分梳山羊绒进行数字图像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对灰度图像进行滤波、二值化处理、边缘提取、拟合曲线,最后根据GB 18267-2013《山羊绒》计算分梳山羊绒的平均长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分梳山羊绒的边缘曲线,根据曲线测得的分梳山羊绒平均长度与人工测量长度非常接近,为分梳山羊绒长度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板材的纹理识别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图象处理理论,运用彩色图象灰度化、中值滤波、图象二值化等一系列图象处理手段,对一幅板材图象进行处理,最终抽取板材纹理。为家具加工中仿真板材纹理等工艺提供天然的木材纹理图案。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当前基于图像处理测量纬编针织物密度准确度不高、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频域和空间域来测定针织物密度的方法。首先通过离散小波变换重构针织物线圈图像获得线圈结构清晰的图像,再分别提取线圈灰度及二值图的灰度曲线。利用提出的基于概率密度统计的波谷坐标校验算法,结合线圈坐标校验算法获得实际线圈所在列坐标;再利用八邻域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求出纬编针织物横、纵方向的线圈个数,得到针织物横密和纵密。结果表明,密度检测方法与人工测量数据相比误差小于1.7%,该方法适用性好,运算量小,准确率高,可实现纬编针织物密度的自动化测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建未知介质的几何形状及吸收率,综合运用滤波反投影算法进行图像重建,首先先引入中心切片定理,采集不同视角下的投影并求解其傅里叶变换,汇集成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再经傅里叶反变换,其次利用matlab iradon函数重建得未知介质的几何形状,再次利用坐标变化和标定参数得出未知介质在正方形托盘中的位置,最后通过matlab rgb2gra函数得到重建图形的灰度值矩阵,由灰度值与吸收率的关系待测未知介质吸收率。  相似文献   

11.
脐橙分选包装表面损伤识别算法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与图像融合算法,并建立脐橙表面损伤识别系统,检测中从图像采集卡获得数字化的图像数据后,经过图像二值化、边缘检测和灰度拉伸处理,再对图像的行灰度均值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加权滤波后提取特征图像,以提高脐橙分选包装的精度和速度。通过实验测试表明:边缘特征检测方法对于模糊图像的处理能力较强,算法设计中的损伤定位加快了系统的处理速度,其检测速度达到了10.5个/s,具有精度高、通用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汪秀琛  李晓久 《纺织学报》2012,33(8):55-58,65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复合条件的模糊识别方法完成对织物图像的纹理提取。首先对整个图像灰度级分析,确定行与列灰度波的标准模糊集,然后给出基于灰度大小及像素位置的复合条件隶属度计算公式,对行与列的灰度波进行模糊分类,使其转换为仅有2个灰度极值的纹理灰度波。最后将所有纹理灰度波组合还原成二值纹理织物图像,为后续密度识别、纹理均匀度识别及疵点识别等图像分析提供基础。实验与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算法通过对灰度波的模糊划分,提取仅用2个灰度值表示的织物二值纹理图像,形成具有脉冲特征的纹理灰度波,可为后续织物图像各参数分析提供简单有用的织物纹理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3.
改进型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强度的椒盐噪声,标准的中值滤波算法在抑制图像噪声和保护细节两方面存在矛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直方图,先将噪声限制在一定的灰度值范围内,然后通过调整窗口局部大小进行滤波处理.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滤波算法相比,该方法的图像处理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教学过程加深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理解,用锥顶角很大的圆锥形凸面镜或凹面镜替换平面反射镜,形成了明暗相间、等间距、同心圆状的等厚干涉条纹。针对两个镜子的不同组合,计算了该等厚干涉的条纹半径、条纹间距,并分析了条纹级次及条纹变动等特点。结果表明:对于条纹级次内高外低的等厚干涉图样,当膜变厚时,中心亮环往外冒;反之,膜变薄时,中心亮环往里吞,这与等倾干涉的条纹变动相似。而对于条纹级次内低外高的等厚干涉图样,当膜变厚时,中心亮环往里吞;反之,膜变薄时,中心亮环往外冒,这与等倾干涉的条纹变动相反。  相似文献   

15.
双缝干涉实验规律的数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推导双缝干涉实验中明条纹空间分布的轨迹方程并讨论了条纹分布,证明了一般教科书中有关双缝干涉规律的论述,只是本文中的一个近似。  相似文献   

16.
在桥梁安全检测中,桥梁蜂窝麻面病害的检测主要受到光照不均等的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多种图像处理技术的桥梁蜂窝麻面的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基于各类图像灰度化算法,找出了基于原始图像的加权法灰度化最适合应用于蜂窝麻面病害之上;其次基于加权法灰度化后的图片,进行了灰度图像二值化处理,通过对比全局阈值法、自适应阈值法以及自定义阈值法等方法,选择了自适应阈值法进行了图像的二值化,取得了主要病害的轮廓;最后通过引入中值滤波法,选择最佳半径消除了噪音,使得病害区域轮廓更明显.实验表明:与二维OTSU法以及Niblack法等几种算法相比,该方法的分割效果明显,并保留了主要的病害区域.  相似文献   

17.
图像识别应用中,需要将获取的图像中包含的许多畸变与噪声消除,通常使用彩色图像转化为可用于识别的灰度图的方法,需要更加精确的识别则会用到阈值化的二值图,本文介绍运用自动阈值分割法获取二值图。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图像噪声检测中存在的“虚噪声”以及中值滤波对图像边缘特征的影响,提出将图像饱和度通道像素中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点列为可疑噪声点,在图像色调通道检测出噪声点与色相相近可疑噪声点,对明度通道色相相近的可疑噪声点进行再判别,筛选出噪声和有用信号。同时,对选取窗口内4个特定方向上的像素点灰度值进行排序,对排序后的各个中值进行加权计算,用计算结果替代窗口中心像素的灰度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彩色图像饱和度通道表现出的“虚噪声”,在去除噪声的同时有效保护图像细节。与其他滤波方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提高了8.2%,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至少降低了0.004,在滤波性能与滤波速度上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针织毛衫条纹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织毛衫条纹可分为平面条纹和立体条纹.对两种条纹的特点和形成原理进行了介绍.从条纹色彩的数量以及条纹的排列方面,阐述了针织毛衫条纹的设计方法,并详细说明了条纹的实现以及条纹二次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绒衫类织物起球性能客观自动评级系统。该系统通过对起球图像进行计算平均灰度值、光照不均匀补偿处理、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二值化处理、形态学处理、轮廓处理特征提取等技术,对织物起球的等级进行自动评级。通过自动评级系统与人员评级进行对比试验,验证该方法是有效的,正确率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