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核壳乳胶粒子,通过Hofmann降级反应成功地将其改性为表层含氨基的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胺)[P(MMA-VAm)]核壳乳胶粒子,并对其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PBA-P(MMA-VAm)核壳乳胶粒子呈球形且分散均匀,平均粒径在340 nm左右,其中,PBA核乳胶粒子平均粒径在270 nm左右;随着丙烯酰胺(AM)用量增加,壳层共聚物P(MMA-VA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PBA-P(MMA-VAm)核壳乳胶粒子的热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随着AM用量增加,PBA-P(MMA-VAm)核壳乳胶粒子壳层氨基含量逐渐增大,当AM用量为MMA质量的20%时,氨基质量分数达到2%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核壳乳胶粒子,通过Hofmann降级反应成功地将其改性为表层含氨基的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胺)[P(MMA-VAm)]核壳乳胶粒子,并对其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PBA-P(MMA-VAm)核壳乳胶粒子呈球形且分散均匀,平均粒径在340 nm左右,其中,PBA核乳胶粒子平均粒径在270 nm左右;随着丙烯酰胺(AM)用量增加,壳层共聚物P(MMA-VA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PBA-P(MMA-VAm)核壳乳胶粒子的热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随着AM用量增加,PBA-P(MMA-VAm)核壳乳胶粒子壳层氨基含量逐渐增大,当AM用量为MMA质量的20%时,氨基质量分数达到2%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P(MMA-VAc)]核壳乳胶粒子,然后经醇解得到表层含羟基的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醇)[P(MMAVA)]核壳乳胶粒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核壳乳胶粒子的结构和形态。结果表明:PBA-P(MMA-VAc)为核壳结构,核壳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40 nm,其中PBA核的平均粒径为270 nm;功能单体乙酸乙烯酯(VAc)参与了壳层共聚合,并且部分P(MMA-VAc)成功接枝到PBA核上;VAc用量增加导致壳层交联度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当VAc用量为壳层单体质量的20%时,壳层中以化学键连接在PBA核上的乙烯醇质量分数达5.44%。  相似文献   

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MMA-ITA)]核壳乳胶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非水酸碱滴定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 nm,其中,PBA核平均粒径为290 nm;通过接枝共聚物P(MMA-ITA)实现了核壳间的化学键连接.  相似文献   

5.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环氧树脂改性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DGEBA))核壳乳胶粒子。采用激光粒度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核壳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BA/P(MMA-ITA-DGEBA)乳胶粒子确为核壳结构,双酚A型环氧树脂已经被成功接枝到核壳乳胶粒子上,由于ITA、DGEBA链段的存在,导致壳层PMMA玻璃化转变温度的(Tg)升高。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强化制备含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g-(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制备了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并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乳胶粒的形态和聚合过程中粒径的变化. 结果表明,所得乳胶粒子呈核-壳结构,与常规加热相比,微波的引用能加快反应速率,形成核-壳结构. 壳层富集含氟硅聚合物的核-壳形态有利于含氟硅结构单元在聚合物膜表面的分布,当氟硅单体为6%(w)时,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达91.3o. 加入氟硅组分显著提高了聚合物膜的耐水性,当其含量从0增大到18%时,乳胶膜的吸水率从20.1%降低到3.54%.  相似文献   

7.
K2TiO3催化酯交换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2TiO3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K2TiO3多相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便。当K2TiO3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n(甲基丙烯酸甲酯)∶n(二甲氨基乙醇)=3∶1、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98~110℃时,二甲氨基乙醇转化率为94.4%,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收率为92.8%,选择性为98.3%。K2TiO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DMA的选择性仅下降3.1%。  相似文献   

8.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PBA)乳液,然后通过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溶胀法聚合制备了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乳液,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乳液粒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为丙烯酸丁酯的1.5%时,可制备粒径为53.6 nm且分布窄的PBA种子乳液;通过调整补加乳化剂、单体与种子乳液的用量,可制得粒径为53.6~443.8 nm的一系列单分散PBA乳液;PBA/PMMA乳液具有完善的核壳结构,且在核壳两相间存在着一个过渡层.  相似文献   

9.
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b-聚丙烯酸六氟丁酯(PDMAEMA-b-PHFBA)为稳定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阳离子型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用FTIR、1HNMR、TEM、DLS对乳胶粒子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DMAEMA-b-PHFBA的用量为总加料质量的2.4%时,乳液的稳定性好,Zeta电位达+57.8 m V,转化率达97.6%,乳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分布指数为0.058。将阳离子型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用于皮革涂饰后,随着丙烯酸六氟丁酯用量的增加,涂饰后的皮革对水和二碘甲烷的接触角逐渐增加,当丙烯酸六氟丁酯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10%时,涂饰后的皮革对水的接触角为125°,对二碘甲烷的接触角为81.5°。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PLA)的大分子链转移剂,选用4-乙烯基苯硼酸(VBA)、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功能单体,通过一步法和两步法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分别制备聚乳酸-b-(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co-聚乙烯基苯硼酸)〔PLA-b-(PDMAEMA-co-PVBA)〕和聚乳酸-b-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b-聚乙烯基苯硼酸(PLA-b-PDMAEMA-b-PVBA)。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其组装纳米粒子进行测试,发现结构和组装行为可控;选择性溶剂中,PLA-b-(PDMAEMA-co-PVBA)可自组装形成胶束,PLA-b-PDMAEMA-bPVBA仅在葡萄糖的参与下形成胶束。考察了聚合物在不同糖浓度下的刺激响应,结果表明,葡萄糖刺激作用下,两种聚合物胶束对葡萄糖均具有响应性,改变葡萄糖的浓度可促使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形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