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东招远大河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财胜  匡俊  李碧乐  孙丰月 《黄金》2003,24(5):17-20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空间分布,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大河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揭示金矿在断裂构造产状变化部位、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与早期中性脉岩构成的圈闭部位等金矿化的富集规律。在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对大河金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及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窑沟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揭示金矿在压张同空间叠加活动、控矿断裂产状变化时金矿化的富集规律。在分析金矿体与断裂构造时空关系的基础上,对窑沟金矿进行深部预测。  相似文献   

3.
王锦涛 《甘肃冶金》2007,29(3):27-29,48
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和中祁连隆起带的接合部位-中祁连北缘深大断裂的北分支断裂石硐沟顺层断裂破碎带中。银矿体的形状、产状及规模明显受以NW-SE向为主体的复合控矿断裂系统的控制;Ag、Pb、Zn异常群沿控矿构造带分布,并与断裂带银矿体具有很好的拟合度。主断面的形态明显控制矿体赋存部位,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产状变化部位及与NE向断裂相交部位。银矿化强度与含矿断裂带的破碎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甘肃徽县桃园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斗 《黄金》2005,26(2):16-18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的形成,控制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桃园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揭示该矿床在断裂构造变异部位、主断裂上盘次级构造特定部位、线形环形断裂构造与中基性岩体叠加形成的容矿圈闭部位通过主断裂导矿次级断裂容矿方式形成金矿化等富集规律。在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桃园金矿床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5.
王力  孙丰月  李碧乐  于文斌 《黄金》2007,28(1):13-19
通过对金岭金矿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在详细研究了金岭金矿埠上矿区控矿断裂面形态、产状的空间变化和矿体空间展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金岭金矿控矿构造面等值线图、工业矿体展布与控矿构造面夹角关系等值线图、勘探线剖面图和应力分析示意图等图件以及成矿后构造的改造与影响,并相互比较,综合研究,揭示金矿体是在断裂构造走向上偏北、倾向上倾角变陡的局部引张部位富集成矿的规律,总结并建立了金矿体受控矿构造左旋正断控制和分段富集的空间定位模型,进而为矿区及其外围开展矿体定位预测和矿产开发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矿集区,已探明的黄金资源储量达数百吨。潼峪-麻峪地区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田西段,大月坪—金罗斑复背斜折转端;矿体主要赋存在洞沟组和三关庙组地层中的深变质片麻岩系的控矿断裂构造带中,并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较连续,产状较稳定,矿体形态中等;工业类型为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规模中型。  相似文献   

7.
钱建平  王自国  孙涛  陈宏毅 《黄金》2010,31(1):9-14,25
通过对井下现场调查、构造编图和成矿期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成果综合分析,提出金华山金矿区控矿构造型式为前孙家—洼孙家主断裂及其平行次级断裂所夹的雁行张裂带。矿区构造控矿规律表现为:构造与矿化具有垂向上的分层性,构造张开中心与矿化富集中心具有一致性、成矿构造方位具有近南北向和北北东向的优选性、矿体总体产状的南东倾和南西侧伏的规律以及脉岩具有明显的控矿作用等。在此基础上对本区下一步的找矿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延边复兴--杜荒岭金矿化区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兴—杜荒岭金矿化区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关。主要控矿条件为小岩株状石英闪长玢岩(次火山岩),其中寄生的隐爆角砾岩筒及外围裂隙中赋存着金矿体;石英闪长玢岩体受东西向断裂(带)与近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火山机构中心控制,横向上具有等间距分布规律,构成本区控矿重要的构造条件。通过对九三沟等金矿床调查研究,总结了矿化区内控岩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确定了区内找矿靶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胶东金矿体的侧伏规律, 指出本区经历了成矿前、成矿期及成矿期后三个构造应力场演化期, 产生了三次断裂构造活动, 压扭性控矿断裂是区内重要的控矿断裂类型。  相似文献   

10.
浅议焦家金矿田构造控矿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家金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在焦家金矿田内,岩体的接触带控制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控制着金矿床的产出.断裂的产状变化、展布规律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富集规律.受主控矿断裂的控制,矿床表现有等间距性;受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表现有等间距性、斜列性、侧伏性、侧列性等规律.据此,推测焦家金矿田的北段和南段仍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的重要控矿构造, 大磨曲家金矿是赋存于该断裂带北段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302号破碎蚀变带与上下盘次级断裂共同组成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系统, 并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区存在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总结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甘肃嘉峪关黑山湖一带金矿点分布密集,品位较高。该区金矿赋存于奥陶系浅变质岩中,矿体受断裂控制,矿化类型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化蚀变带规模较大,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多数为盲矿体;矿化蚀变带如同河流,矿体呈“鱼群”状。通过对该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和控矿因素等方面的总结,探索该区金矿找矿前景,提出勘查开发工作建议,旨在引导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对该区金矿的关注,推进该区金矿的找矿勘查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山东山后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后金矿是武警黄金第七支队在招平成矿带上发现的又一处金矿床,探明金资源量超过20 t。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从遥感解译构造与成矿的关系、不同期次断裂对金矿体的控制、断裂性质对工业矿体定位的控制、断裂形态产状的变化及破碎程度对工业矿体定位的控制和断裂的规模对工业矿体定位控制5个方面总结了山后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同时,对构造应力场转换、成矿作用及成矿系列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金成矿与构造关系密切,断裂交会、分支和复合等部位是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
金山矿区有3个金矿床,矿体产于褶皱翼部或核部,构造控矿作用十分明显,对矿(化)体空间分布、矿化富集等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有3种类型:层间断裂裂隙构造、切层断裂裂隙构造、成矿期后的断层裂隙构造。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着以充填地质作用形成的石英脉型矿体;层间断裂构造两侧并与之平行的层间裂隙构造、切层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着以交代地质作用形成的微细粒浸染型矿体;两组断裂裂隙交叉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建立的构造控矿模式表明,矿区控矿构造由褶皱构造与岩体侵位构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夏甸金矿区Ⅶ号脉为例,基于矿区构造特征、控矿构造标志和控矿构造演化等多方面研究,提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构造优势线法。该构造优势线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已有的富矿体、矿化带单体、矿化带和工业矿体通过分形理论进行模拟,以期达到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目的。实践表明,构造优势线法特别适用于典型受多期次构造复合控制的矿体,在深部矿体定位预测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老矿山深部找矿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已获得矿山深部勘查成果,以及系统收集的研究区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果,发现七里坪F60-I金银矿脉的深部又出现了金品位再次升高的趋势。通过研究已知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分布规律与成矿特征,分析中深部构造成矿、控矿特征及成矿元素变化规律,基于MapGIS DTM空间数据分析,采用权值等值线进行了矿体空间延伸趋势预测,系统分析了矿体的三维空间状态。参考已有矿体工程验证效果,调整了矿体空间预测方案与验证工程,并获得了良好的深部预测效果,实现了老矿山深部整装勘查找矿的突破,对研究区中深部找矿工程部署乃至整个小秦岭地区深部找矿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示范效应,有效促进了小秦岭地区深部地质找矿工作的工程部署和勘探验证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玲珑金矿和焦家金矿是胶东地区大型金矿田,玲珑金矿田以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主,焦家金矿田以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主。在简要概述区域构造背景基础上,分别对2个大型矿床的成矿构造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郭家店幔枝构造对2类矿床的成矿控矿作用,郭家店幔枝构造外围拆离带发育的一系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着矿床的分布,而矿化类型受断裂性质及位置的控制。依据幔枝构造理论,胶东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依据该理论,研究了玲珑和焦家矿区的矿体分布、延伸及蚀变特征,进行成矿作用分析并推测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显微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帮飞  杨立强  王庆飞 《黄金》2007,28(1):9-12
大尹格庄金矿床为招平断裂带中部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招平断裂带控制.文中利用显微构造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观测以及显微裂隙统计计算,来探讨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的变形、演化及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脆-韧性变形为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揭示控矿断裂发生过左行剪切向右行剪切的转变;显微裂隙统计计算表明,成矿前后主应力方位发生NWW→NE→NW的转变,伴随着构造差应力大→小→大的变化.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剪压变形向剪张变形转换阶段.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讨论了老柞山金矿中地层、构造、岩浆岩与金矿的空间关系,建立老柞山金矿岩浆—围岩—矿化的总体规律,讨论了金矿的控矿地质条件和控矿的局部因素及老柞山金矿的成矿演化规律,确定金矿的中矿带矿体定位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陕西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处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唐藏—商丹构造混杂带内。矿区赋矿地层下古生界罗汉寺岩群为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使得矿体形态变得更加复杂。采用矿区构造剖面与岩(矿)石切片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及构造分级分类专题研究,对区内多种类型的控矿构造样式及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岩石光薄片观察、岩石化学分析、探矿工程深部揭露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划分出四级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区内存在成矿期前剥离断层,主体控矿构造为近EW向展布的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断层(F9)及其NWW向派生韧—脆性剪切带和断裂破碎带;主控矿构造方向为近EW向和NWW向;矿体向北缓倾,在空间上呈复式褶皱或褶叠层样式,局部受北倾直立片理化带控制,产状较陡;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岩脉为晚三叠世花岗斑岩脉。金成矿主体经受晚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变形期热液蚀变富集,并在脆性阶段叠加有剪切带引张破裂及含金石英细脉加富。该矿床成矿类型为晚三叠世脆—韧性剪切带叠加引张破裂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