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CAN总线与以太网的嵌入式网关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飞利浦32位ARM7芯片LPC2292的CAN-以太网网关互连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CAN-以太网协议转换的硬件设计,以及基于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软件编程,实现了由CAN网络构建的设备互联信息网,通过CAN网络和以太网两者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大中型的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2.
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连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SX52的CAN与以太网互连方案,阐述了以太网和CAN总线网络协议转换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以太网与现有CAN总线网的直接连接。保证管理监控层(以太网)与生产测控层(CAN总线网)之间的连接,使得上下层数据能方便地通信。  相似文献   

3.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在于电梯CAN总线与以太网的互联,基于此背景提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首先,给出系统总体结构和硬件设计,然后详细阐述软件设计,完成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的嵌入式uIP协议栈的移植开发,并提供软件系统的具体优化方法。最终实现以LPC2368为微处理器和DP83848C以太网控制芯片为核心的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网关,为工业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的互联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馈线终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和交流同步采样技术的新型智能馈线终端。重点探讨了该馈线终端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及软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热冷饮自动售货机为应用背景,给出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在硬件上采用ARM微处理器,硬件系统分解为两大模块:主模块和驱动模块,两个模块之间采用CAN总线通信,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主模块主要完成人机交互、管理结算任务,驱动模块主要实现机电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驱动和控制功能.软件上,基于μ 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状态转移规律.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各类自动售货机的研究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先进的车身控制理念,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和电子技术等研制了基于CAN总线的车门控制系统。提出了设计方案,设计了硬件电路,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下编写了软件,制定了CAN总线编码协议;并且通过对车窗电机结构进行分析与测试获得了车窗夹持特征,提出了车窗“防夹”控制策略。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克服了传统汽车车门控制的弊端,能够达到现代化车身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煤矿排水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煤矿排水系统智能节点的设计方案.给出了以ARM LPC2294处理器和CTM1050T隔离CAN收发器为核心部件的智能节点硬件设计,简化了电路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介绍了在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下的智能节点软件设计,实现了排水系统的“避峰就谷”和无人值守.实践证明该智能节点实时性好、节能降耗,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实验室现有遥操作侦察机器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设计了一套基于CAN总线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构成,节点之间采用CAN总线相连,以实现侦察机器人各部分功能的模块化.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并结合系统中机械手控制模块阐述了CAN总线通信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控制系统已经成功应用在实验室现有的侦察机器人中,能够完成现场环境侦察和应急处理任务,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ARM技术的CAN总线和以太网间的互联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的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CAN总线与以太网的数据互联。  相似文献   

10.
ENC28J60在嵌入式系统接口上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介绍了uC/OS-Ⅱ在ARM上的移植.在此基础上,根据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的特点,设计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阐述了如何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上移植实现LwIP这套TCP/IP协议栈,并详细地描述了ENC28J60网卡驱动的软件流程,给μC/OS-Ⅱ加上了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11.
SPI接口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祁树胜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3):266-268
目前大多数以太网控制器都是为个人计算机而设计的,在精简的嵌入式系统中使用比较繁杂,常常需要采用扩展总线的方式,本文介绍了全球目前最小封装的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由于采用SPI串行接口方式,简化了设计,本文介绍了其特性、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详细分析了其寄存器设置和工作过程,给出了与微控制器接口的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大部分停车场系统还停留在RS485小范围内组网的问题,提出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和以太网控制芯片ENC28J60为控制核心的以太网/RS485互联新方案;该方案采用C/S通信模式,以AT89C52为控制网关,通过ENC28J60接人以太网,实现对停车场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详细阐述了以太网/RS485转换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方案无需改变现有硬件电路.通过在停车场系统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案设计合理、成本低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新型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及其接口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新型独立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外部接口的软硬件设计。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采用标准的SPI串行接口,只需4条连线即可实现与单片机连接,有利于在小型系统上实现以太网功能。对于没有SPI接口的芯片通过模拟SPI接口的方式亦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4.
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所以需要相应的网络接口满足需求,介绍了设计此系统网络接口模块所需要的核心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分析了其工作机理,通过设置ENC28J60内部寄存器来完成数据的有效接收和发送,采用高速高性能的LPC2132微控制器与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和接口芯片MAX232相连接实现网络接口模块设计,对接口电路作了详细阐述,并对系统控制软件进行了具体分析。该模块用途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Linux下基于SPI总线的网络设备驱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SPI总线的网络驱动设备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设备,其驱动程序设计尚未经过系统分析.在分析嵌入式Linux的SPI总线特点的基础上,以S3C2410为MCU、以ENC28J60为以太网控制芯片作为设计实例,首次详细分析介绍了基于SPI总线的网络驱动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采用Cortex-M3内核的STM32为主控芯片、射频芯片PN532、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框架,同时对以太网协议LwIP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门禁系统传输距离远,超低功耗,性能优异且稳定,完全适用于校园以及公司的门禁系统。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大容量数据的以太网访问方案.该方案利用MCU将外部各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USB接口芯片CH376存放在大容量U盘中,同时利用以太网控制芯片ENC28J60将系统接入互联网,通过PC机或其他具有上网功能的移动终端远程访问U盘中的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成功实现远程测井数据采集、存储,移动性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控制和优化燃料电池电堆发电的过程,改善整个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针对当前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器数据传输速率低、无法联网升级的现象,提出基于主控制器芯片TMS320F2812和网络芯片ENC28J60的网络接口的硬件方案,给出了以太网接口的设计电路、网络协议栈的实现方法、程序流程以及部分源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通信接口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实现了控制器的快速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升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监控分站普遍使用现场总线与以太环网相结合方式实时性差的缺点,基于TCP/IP制定了完善的通信控制协议,采用ENC28J60网络接口芯片设计了分站接口控制电路,实现了监控主机与监控分站之间的数据收发控制.该分站采用定时计数、LCD液晶显示、ENC28J60网络接口和远程控制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液晶显示、数据处理、控制输出、声光报警和远程控制的功能.经过实验表明,上位机收到数据信息与监控分站采集信息一致,实现了网络的可靠通信.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速列车上空气动力学试验布线复杂,易受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分布式以太网检测系统,并设计了一个嵌入式以太网接口,采用ENC28J60作为以太网控制器和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作为主控制器,移植了RT-Thread嵌入式系统以及LwIP协议栈,并建立了基于TCP的应用程序,实现了与上位机的高速以太网通信。经过测试,该以太网接口稳定可靠,满足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