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L捕收剂浮选分离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 研究了ZL捕收剂作用下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的浮选行为及ZL捕收剂与含钙矿物的作用机理, 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某钨矿进行了实际矿石浮选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ZL捕收剂对方解石捕收能力较强, 白钨矿次之, 萤石较弱;当硅酸钠用量较高时, ZL捕收剂可在pH=11.0的碱性条件下实现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的有效分离, 而且采用该药剂制度, 原矿含WO3 0.36%的实际矿石经常温粗选可获得品位7.45%、回收率92.35%的钨粗精矿。动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ZL捕收剂化学吸附于白钨矿和方解石表面, 而物理吸附于萤石表面;硅酸钠的添加几乎不影响ZL捕收剂与白钨矿的作用, 却可以强烈抑制ZL对萤石和方解石的捕收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萤石、方解石和白钨矿进行了单矿物和实际矿石浮选试验,并通过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研究了矿物与捕收剂TAB-3和调整剂水玻璃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用Na2CO3调介质pH为8~11时,有利于白钨矿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用NaOH调介质pH≥11时,有利于白钨矿与萤石的浮选分离。捕收剂TAB-3在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均发生化学吸附,但加入水玻璃后,捕收剂TAB-3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减弱。因此,添加水玻璃有利于白钨矿与萤石的浮选分离,更有利于白钨矿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3.
白钨矿通常与萤石、方解石和磷灰石等含钙盐类矿物共生,表面性质相似、溶解组分作用复杂以及存在矿物表面相互转化现象,导致白钨矿与含钙盐类脉石矿物分离难。利用捕收剂混合使用时药剂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分别考察组合捕收剂对含钙矿物的单矿物浮选行为,揭示含钙矿物浮选体系中三种含钙矿物可浮性的差异规律,用于指导含钙矿物浮选分离。对栾川某尾矿中WO_3含量为0.21%的实际矿石,采用水玻璃作抑制剂、GYR与水杨醛肟为组合捕收剂,进行白钨常温浮选试验,获得钨品位WO_362.34%、回收率73.78%的浮选指标,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较好地分离,实现尾矿中徽细粒级白钨矿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白钨矿常温浮选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单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可浮性试验、动电位测定、吸附量测定以及溶液化学分析,对白钨矿的常温浮选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用CaO+Na2CO3(以1∶3的质量比添加)调节矿浆pH=11.0、硅酸钠为抑制剂、733氧化石蜡皂为捕收剂,可以实现常温下白钨矿与萤石和方解石的有效分离。用CaO+Na2CO3调浆后,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的Ca2+浓度大于白钨矿表面的Ca2+浓度,加入硅酸钠后,萤石、方解石表面动电位显著负移,而白钨矿表面电位变化不明显。吸附量测定及溶液化学计算表明:硅酸钠在3种矿物表面的吸附量由大到小为萤石>方解石>白钨矿,即3种矿物表面生成硅酸钙的难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萤石>方解石>白钨矿。  相似文献   

5.
单矿物试验表明,以化工废料为原料合成的新型捕收剂D16-4对白钨矿的选择性、捕收能力强于传统药剂氧化石蜡皂(731).表面动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pH=11.0的强碱性矿浆中,水玻璃和捕收剂D16-4均以化学作用吸附在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在大量水玻璃的作用下,D16-4在白钨矿表面仍有强烈的化学吸附,而在方解石和萤石表面的吸附减弱.与常规药剂731相比,用D16-4可更有效地实现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6.
对白钨矿和方解石矿物浮选行为的研究表明,作为分离这些矿物的捕收剂,胺比油酸钠效果更好。研究查明,乙酸胺д是最有效的胺捕收剂。白钨矿和(或)方解石浮选的最重要因素是pH值,pH=9-9.5为最佳值。研究表明,粗精矿经精选后可获得含WO_3  相似文献   

7.
新型捕收剂EA-715浮选分离白钨矿的行为及 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浮选试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 详细考察了新型捕收剂EA-715对白钨矿、方解石、萤石和石英的浮选行为及其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表明, 在适当的药剂制度下, EA-715可有效分离白钨矿与脉石矿物。人工混合矿一次浮选可获得WO3品位61.82%、回收率88.63%的白钨精矿。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表明, EA-715在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 在石英表面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8.
新型捕收剂CKY浮选黑钨矿、白钨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余军  薛玉兰 《矿冶工程》1999,19(2):34-36
采用捕收剂CKY和油酸钠对黑钨矿、白钨矿、萤石、方解石单矿物和实际矿石进行了浮选分离研究。CKY或CKY与油酸钠混用对黑钨矿、白钨矿有较强的捕收性能,配合使用适当的抑制剂,可实现钨矿物与萤石、方解石的有效分离。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CKY在黑钨矿表面形成化学吸附,硝酸铅的存在可增强CKY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萤石浮选中捕收剂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在不同pH下不同盐和捕收剂存在时萤石和方解石的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萤石的零电点为pH3.6。CaCl2降低了萤石和方解石的Zeta电位,而增大了它们的零电点值。NaCl对萤石和方解石的零电点和Zeta电位影响不大。在碱性介质中,Na2Si03和Na2CO3增大了萤石和方解石表面负电荷。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和油酸钠)以化学吸附方式吸附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上。磺酸盐特效吸附在矿物表面上,阳离子捕收剂以物理吸附方式吸附在矿物表面上。油酸和油酸钠在不同pH值下以不同吸附量吸附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含碳酸盐的萤石矿物浮选时腐植酸类调整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悬浮液比萤石悬浮液具有更强的对腐植酸类药剂吸附能力.腐植酸类药剂对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强烈作用,降低了矿物的溶解度,减少了可供捕收剂附着的活性中心的数目.腐植酸类药剂以离子形式和分子形式吸附在萤石表面上.腐植酸类药剂与疏水的石英作用时,首先与矿物表面上的Fe3 作用,使活化时形成的Fe-O键断裂.腐植酸类药剂对矿物具有强的抑抑作用.用量为0.05~0.1 mg/g的腐植酸类药剂可以有效地浮选分离萤石-方解石-石英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RO-X系列捕收剂浮选白钨矿、萤石、方解石等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RO-X系列药剂对萤石、白钨矿有较强的捕收能力,而对方解石捕收能力较弱,对石英不浮.用RO-16为捕收剂从萤石-石英和萤石-白钨矿(1:1)混合矿中浮出萤石得到好结果。用ξ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RO-X浮选萤石和白钨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含钙矿物是典型的半可溶性盐类矿物,其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表面转化现象导致矿物表面物化性质甚至浮选行为发生变化,影响浮选药剂的选择性作用和矿物的选择性分离。矿物间的表面转化通常被认为是浮选的不利因素,但是其对浮选分离的有利影响却一直被忽略。研究了白钨矿-萤石-方解石和白钨矿-萤石-重晶石两个体系中矿物间的表面转化行为,并借助矿物的定向表面转化实现白钨矿与伴生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溶液化学计算表明:与白钨矿相比,萤石更容易在方解石和重晶石表面发生表面转化,使用萤石或氟化钠可以将方解石和重晶石表面选择性转化为CaF2或BaF2结构。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萤石的表面转化在方解石及重晶石表面更明显、更剧烈。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萤石存在的条件下,采用Pb-BHA配合物捕收剂可以有效地实现白钨矿与方解石及白钨矿与重晶石的浮选分离。因此,在Pb-BHA配合物捕收剂浮选钨矿体系下,萤石可以作为方解石和重晶石等脉石矿物的天然抑制剂,通过将脉矿物表面转化为类似萤石的结构从而大幅提高分选效率。这一研究为半可溶性盐类矿物的高效浮选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混合脂肪酸在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分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庆梅  戴子林 《矿冶工程》2012,32(2):42-44,48
研究了混合脂肪酸在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分离中的作用。与单用油酸钠相比,油酸钠与正辛酸钠、月桂酸钠、硬脂酸钠组合使用后,药剂对白钨矿、萤石的捕收能力显著增强,对方解石的捕收能力变差。以组合药剂为捕收剂,添加水玻璃后,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的可浮性差异显著。通过矿物接触角、表面张力测量,初步探讨了混合脂肪酸在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分离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白钨矿一般与萤石、方解石和磷灰石等含钙盐类矿物共生,它们之间表面性质相似、溶解组分作用复杂以及存在矿物表面的相互转化现象,导致白钨矿与含钙盐类脉石矿物分离难的问题,利用捕收剂混合使用时药剂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分别考察组合捕收剂对含钙矿物的单矿物浮选行为,揭示含钙矿物浮选体系中三种含钙矿物可浮性的差异规律,用于指导含钙矿物浮选分离。对栾川某尾矿中WO3含量为0.21%的实际矿石,采用水玻璃作抑制剂、GYR与水杨醛肟为组合捕收剂,进行白钨常温浮选工艺流程试验,获得了钨品位WO3 62.34%、回收率73.78%的浮选指标,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实现了尾矿中微细粒级白钨矿较好的回收利用,为微细粒白钨矿物的高效回收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某铜硫选矿的尾矿中取得的试验样含钨0.18%,钨主要以白钨矿矿物存在,以及其变化产物富铁镁白钨矿,且白钨矿交代了大多数黑钨矿,仅有少量黑钨矿,由于白钨矿含有黑钨矿残晶或微细粒包裹体,因而呈现灰色。白钨矿中钨在总钨量中占比约为89.0%,分散于金属矿物、脉石矿物中占比分别约为2.0%、2.6%,钨的理论最高回收率约为89%。脉石矿物主要是云母和石英,其次是方解石、绿泥石、滑石、黏土等。针对该铜硫选矿的尾矿试样,采用浮选工艺流程,通过选用改性油酸作为白钨矿物捕收剂,小型闭路试验获得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76%的WO_3、80.40%的钨粗精矿,进一步钨粗精矿经加温精选,开路试验获得精矿品位为47.35%的WO_3、精选尾矿品位为0.12%的WO_3、精选作业回收率74.57%。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萤石在白钨矿和方解石表面溶解和转化的可能性, 发现萤石可以在特定的捕收剂体系下作为抑制剂实现含钙矿物的浮选分离。浮选实验结果表明, 萤石作为抑制剂, 在白钨矿和方解石的浮选中, 用量小、作用效果明显; 动电位检测结果证实了萤石能明显降低方解石的动电位, 但对白钨矿基本没有影响; XPS检测结果证明了萤石对方解石的作用主要在于对Ca-O键能的减弱和Ca-F基团的生成, 即在方解石表面生成CaF2膜; AFM检测则可直观观察到方解石表面经过萤石处理之后出现明显的起伏, 印证了离子的侵蚀与CaF2膜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白钨矿是钨金属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脉石多为萤石、方解石和石英,因表面性质相似而难以获得合格的精矿指标。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红外光谱(FTIR)分析、接触角分析和Zeta电位分析,研究了羧化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腐植酸钠及组合抑制剂在白钨矿与萤石和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过程中药剂吸附行为及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羧化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腐植酸钠较强地抑制了萤石和方解石,白钨矿也受到略微影响,可浮性差异较小;将木质素磺酸钠与腐植酸钠按质量比4∶1进行组合,命名为DWC 1作为抑制剂进行浮选,白钨矿与2种脉石可浮性差异较大。红外光谱、接触角和Zeta电位分析表明,DWC 1在白钨矿表面吸附程度要远小于萤石和方解石,且主要吸附形式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8.
<正> 石灰浮选白钨矿方法的实质是在矿浆中加入适量石灰,提高矿浆pH值后,再加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硅酸钠和捕收剂,以增强白钨矿浮选的选择性。本试验对铅锌混合浮选尾矿中所含的白钨矿,用731氧化石蜡皂为捕收剂,在常温下探讨石灰对该矿物浮选指标的影响。(一)试料试料取自矽卡岩型铅锌白钨矿床,其中含铅1.14%、锌0.77%、铜0.066%、银95克/吨、WO_30.30%。。脉石矿物主要有柘榴子石(52%)、透辉石(26%)、方解石(6%)、萤石(2%)、云母(1%),以及少量的磁铁矿、长石、高岭石等。白钨矿除呈粒状半自形-它形晶嵌布在柘榴子石、透辉石中外,还以细小颗粒呈浸染状星散分布。矿石破碎至-200目时白钨矿单体解离度为95%。  相似文献   

19.
高效组合抑制剂D1对钨矿物和含钙矿物抑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钨矿物和含钙矿物浮选分离,采用一种高效的组合抑制剂,强化对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抑制剂D1能有效地抑制萤石和方解石,而对于白钨矿和黑钨矿可浮性未产生较大影响。实际矿石试验结果表明,经一次粗选可得到WO3品位为4.56%、回收率为82.34%的钨粗精矿。并通过考察组合抑制剂D1在白钨矿、黑钨矿、萤石和方解石四种矿物表面ζ-电位的变化和M2+吸附量,初步探讨了抑制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6RO—X系列捕收剂浮选含钙矿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RO-X系列捕收剂浮选白矿、萤石、方解石等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对萤石有很强的捕收能力;对白钨矿不浮;除6RO-12对方解石有一定的捕收作用外,对方解石亦难浮;对石英无捕收能力。用6RO-14从石英和白钨矿中浮出萤石都得到好结果。仪表测试认为6RO-12在萤石上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