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语篇意识的意义.介绍了在翻译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和分析学生翻译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语篇概念,形成正确的语篇意识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3.
互动仪式链理论主张从情感角度出发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利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场域共在、互动情境、关注焦点、情感共享等基本要素,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互动仪式链模型,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路径分析。在认知层面要重点关注构建互动情境以促成认知体验,在情感层面要注重提炼精神标识以引发情感共鸣,在行为层面应激发情感能量以促成行为实践。本文从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受众群体研究、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加强现代文化传播、健全反馈机制等五个方面给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也还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研究者热衷于发掘中外翻译理论资源,但不能将发掘出来的有关理论应用于当下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通过案例,探讨显性翻译在具有湖湘或中国文化特色的湘菜菜名翻译中的应用。初步研究表明,显性翻译有助于外国友人了解湘菜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因素和独特湖湘或中国文化特征,更好地理解湖湘饮食文化,进而达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目的,显性翻译理论在湘菜菜名翻译中的应用,也丰富了应用翻译研究本身。 相似文献
5.
李敬科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69-70
中餐中的菜名,作为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窗口,是将外国人引入中国文化环境的有效手段。菜名的成功翻译将会成为中外文化沟通的一座桥梁。在菜名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法使用单一的翻译策略,而是需要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使用。在结合中式菜名命名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有效发挥中式菜名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6.
焦爱娟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104-106
在英语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教学却存在种种问题。文章重点探讨如何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给大家的启示加强和改进翻译教学,从而达到全面地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阳玲英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
翻译是传达语言交流的工具,是思想的桥梁和接力,它使得不懂得原语言的人通过译文懂得原文的思想观点,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翻译是英语教学最直接的目的之一,也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主要技能之一,因而,翻译的准确性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学习的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呼吁翻译教学法的回归,并提出具体的措施来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强调通过翻译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林纾是近现代中西方交流史上起承转合的一位重要人物。基于跨文化角度审视,林纾是一位喜新又恋旧的人物,在新旧纠结中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晚近中国动荡时代,他不是一个“顽固的守旧分子”,其价值不在于推动社会思潮的变革,而在于再三警醒世人不能一概舍弃中华传统的东西;而林纾的翻译活动,则有助于我们厘清晚近中国在中西方文化交汇过程摸索的理路与脉络。 相似文献
9.
目前翻译人才奇缺以及翻译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专业化,使非英语专业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翻译市场的主力军。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如何是决定翻译质量的首要因素。基于一项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认识及翻译能力的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翻译能力状况,并探讨了造成该现状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翻译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若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3,(1):67-71,76
目前,生态翻译学研究侧重于理论构建,很少关注翻译教学中多种体裁的翻译批评实例分析.本研究以该理论为母论,采用多维转换程度与译评兼翻译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描述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本翻译教材中的部分译例和少量其他译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评论,并提供了新的译文.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批评具有角度新、范围广、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优点;本课题的4种研究方法对翻译批评有较大的适用性;以生态翻译学为翻译原则,结合本研究运用的7种翻译方法可以帮助译者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1.
翻译转换能力是目前国内外翻译学者研究的热点,翻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翻译转换能力的培养,分析其内涵,从模因论视角探讨翻译教学中翻译转换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以期能为翻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提高翻译教学质量,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杨莉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82-83
翻译目的论立足于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填补了传统翻译研究的空缺,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对外宣传中的汉英翻译策略,以目的论为基础提倡采用适当的归化异化策略,应对外宣传材料中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交流始于词汇,而汉语文化负载词便是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印记的词汇。由于翻译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密切联系,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时的策略选择和方法取舍会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认为使用音译法和直译法等异化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对翻译教学重视不够和学生缺乏翻译基本知识和技巧,是造成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所遇到的客观问题。从实际角度提出了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5.
郭丽萍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7(3):88-92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的国际传播活动步入了一个新的领域,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种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单一文化样式,这不得不引发全球对国际传播领域中的“文化同质”现象的思考和争论,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具体含义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明确了这一现象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传播秩序的背景之下的实质内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的出发点与内驱力.反思了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的文化因素,认为家庭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的不良误导和高校创业文化的弱化,是影响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原因.以文化视域为切入点研究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提出了革新家庭文化氛围、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强化大学创业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播视角下辜鸿铭英译儒经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鸿铭是我国儒经英译的先驱。虽然他的儒经译本曾经受到一些学者的诟病,但在读者尤其是国外读者中却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就其原因而言,是他采取的创新性的翻译策略。从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播的视角审察,辜鸿铭对中国儒家文化精髓有深刻的理解,他所采取的创新性的翻译策略很成功。在当前我国经济实力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大力倡导和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力的背景下,辜氏对翻译策略的把握和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臧轶楠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13,(4):120-121
随着全球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国际之间交流日益明显,我国也需要大量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这对大学英语教育是一个大挑战。高校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首先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高校要结合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大学生跨文化培养意识存在的问题,将文化教学融入于大学英语教育中,构建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曾倩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193-195
“单元式”翻译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将翻译教学置于某一专业的职业情境中,形成“翻译技能+专业基础”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单元,并以单元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支撑实施教学组织与教学考核,充分体现了翻译教学的市场化和职业化,有利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对于推进职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教学,更重要的是应当与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中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以中华饮食文化为切入点进行汉语教学时,应树立跨文化教学观念,注意饮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翻译处理和跨文化语用语言的失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进行和汉语的国际传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