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在我国各级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层电视媒体作为贴近民众生活的新闻媒体,其民生新闻节目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基层电视媒体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民生新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媒体时代基层电视媒体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融媒体技术发展,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着创新和挑战。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脉络梳理及横纵向对比分析,发现存在着内容同质化明显、商业化行为偏多、理念机制固化等困境。如何在融媒体背景下适应新的传播格局,重焕生机。从理念机制、人才技术、内容设置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诞生发展至今,已经不再具有开始时的高收视率,之所以收视率会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网络新媒体的产生,冲击了电视媒体的发展;二是电视媒体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创新,使得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受到影响;三是受众变化的影响。基于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从而产生了帮扶类民生新闻节目。本文重点对如何做强做大帮扶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跨屏互动实践与发展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新媒体对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带来的冲击,挖掘出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并以实现在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节目的跨屏互动,增加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分别为其提供三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冲击,很多传统媒体已经遇到发展瓶颈,媒体融合也成为大势所趋。在当前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也面临新的发展路径,了解其所面临的时代挑战,积极探索更好的发展路径成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因为当前大众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促使节目为保证自身的运行和发展,应当加强对自身节目的改革,以便于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本文对电视民生新闻在"融媒体"时代下的发展创新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通过媒体发挥自身的职能、创新改善模式、增强互动模式等方面做以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技术日益出现并不断融合,形成了新型的融合媒体,在信息获取、信息传播、吸引受众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优势.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实现转型发展,是一个非常要的课题.论文分析了传统电视媒体发展存在的不足和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提出了融媒体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发展,融媒体时代进入大众生活,电视媒体为了满足人们对视觉艺术欣赏和信息价值获取的需求,已由传统图像视音频切换播出平台,发展成为一个艺术化综合信息发布平台。本文结合电视媒体中的栏目的实例浅析融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融媒体时代悄然来临,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逐步暴露出单向度、扁平化、播放制作模式固化等缺陷,很难满足现代观众的收看要求。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人物访谈节目面临的危机,然后分析融媒体环境给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带来的机遇,最后提出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提高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岗位,出镜记者需要抵达新闻事件发生地进行实地采访,为新闻节目的制作获取更多的真实素材。出镜记者的存在能够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新闻节目的真实性。为了让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电视新闻出镜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着与多方媒体的激烈竞争,更应该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出镜记者需要应用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来得到观众的认可,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基于此,本文先分析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作用,然后论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最后提出融媒体时代提高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职业素养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民生新闻的着眼点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社会实际与话题民生.在进行电视民生新闻编辑与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准新闻节目自身的定位,坚持以民生为本,从新闻内容、新闻价值、传播形式、品牌营销以及后期制作等各个方面入手,提高民生新闻编辑水平与制作质量,保持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传统电视媒体的...  相似文献   

12.
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节目为例,研究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首先对新闻类节目的创新点进行分析,说明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性质、互动性、参与性特征以及具有创新性质的播报形式,其次对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路径进行探索.整体研究不仅丰富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相关理论,而且为行业有关人员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推动新闻节目创新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融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不再完全依赖电视媒体获取新闻,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不断蚕食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空间。为提高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力,电视媒体必须顺应媒体发展趋势,制作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电视新闻,充分彰显电视新闻的魅力,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忠诚度。同时,要积极探索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让电视新闻在融媒体时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电视新闻传播环节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策略,希望能为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进步促进了媒体技术的发展,从报刊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传统电视新闻行业在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媒体技术时,除了要在新闻内容上进行突破,还要让新闻节目主持人积极直面革新问题,以受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开辟新型的主持路径,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从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工作出发,基于融媒体时代,提出电视新闻主持人未来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打造独具特色的新闻主持品牌,延续传统电视新闻行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落后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广电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新时代的背景下,广电工程要融合各种媒体的优势,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融媒体,并借助网络技术在你社会各界推广扩大,增加自身的影响力。本文首先对传统广电技术的发展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融媒体广电工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最后对广电工程中的网络技术与融媒体技术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希望提高广电工程的环境适应性,与时代相符。  相似文献   

16.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电视专题片作为重要的宣传和报道手段,面临着创新与应用的双重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电视专题片创作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互动式叙事技术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论证,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增强电视专题片观众体验、提升传播效果方面的潜力。并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电视专题片中创作技术的应用对创作者素养的要求。最后,本文对融媒体时代电视专题片创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为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的时代,人们对传统电视媒体新闻传播更加挑剔严苛.电视出镜记者在搭建新闻发生现场与电视观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作为一名在地方广播电视台从事时政新闻的出镜记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融媒体时代下电视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报道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个人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体就需要依托传统媒体资源,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在融媒体环境下获得更好发展.笔者围绕该主题,结合实际工作,论述了当前融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实现借势突围.  相似文献   

19.
媒体传播形式的有效改革及创新得益于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滞后于时代,广播、报纸和电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新媒体应运而生,成了主流传播形式,许多传统媒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寻求新的出路,主动实现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协同优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正式迎来了融媒体时代,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融媒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社会影响力较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传统广电工程的发展现状谈起,深入探讨广电工程中的融媒体业务的重要作用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广泛应用,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电视媒体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类型,在新的媒体生态下,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一方面适应媒体融合的时代需要,拓展新闻传播话语空间,另一方面履行新闻宣传的职责职能,在变化中把握媒介传播本质,守正创新,赓续新闻媒体的辉煌篇章。本文从媒体融合视角出发,对媒体融合语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采编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新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的“适”与“守”,并提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