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丹麦是世界上城市集中供热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对丹麦城市集中供热领域的优化设计咨询机构、设备生产企业、供热运营公司、末端用户设施的参观考察和该领域权威专家的讲解以及丹麦区域供热协会官员对丹麦供热体制的介绍,对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从供热体制、运营管理到系统节能运行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集中供热运行进行了分析,并从供热质量、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管理控制系统失水、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运行监控检测等节能降耗措施,不仅完善了我国城市的供热系统,而且还可以提高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效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集中供热是供热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供热的主要方式。由于我国对集中供热研究不够深入,城市集中供热存在较多问题,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对环境污染较大。本文详细介绍当前的集中供热系统在管理、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从多个角度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给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银川市供热现状及供热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从技术角度,减少重复建设资金的浪费,节约能源及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等方面说明了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式的优越性。建议银川市应加快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这一城市基础设施步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集中供热发展趋势,从科学合理进行供热规划引出对供热经济半径的理解,提出了以蒸汽介质较远距离供热的问题并从其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及对城市景观和环保等的影响几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在我国能源结构中还大量使用燃煤为一次能源的现阶段,开展较远距离供热是一条充分发挥城市集中供热整体效益,降低其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较好途径,尤其适宜在工业区生产用热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银川巾供热现状及供热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从技术角度,减少重复建设资金的浪费,节约能源及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等方面说明了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式的优越性。建议银川市应加快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这一城市基础设施步伐。  相似文献   

7.
当今,城市集中供热政府主管和监管部门、大专院校及科研实践单位、供热企业和供热设备生产企业等,认清我国能源资源情况和能源发展趋势,对推进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原因如下:(1)城市集中供热是从事能源生产和供应的行业,是把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加工生产成热能,通过城市热力网输送给终端热用户使用的能源生产和供应的行业。我国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需要供热的建筑  相似文献   

8.
集中供热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冬季供热的一种主要形式,与以往采用的分散供热相比,具有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包头市第二热电厂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的研究成果和运行实践,已成为体现城市集中供热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标志。通过建设城市集中供热监控系统,可实现换热站机组的智能化控制和无人值守,全面收集供热信息、集中监视、热网平衡、综合分析、协调调度、提高效率,对于保证供热系统优质供热、安全运行、经济节能、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筑供热采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建筑采暖现状1.供热采暖方式我国主要供热采暖方式为:(1)集中供热(热电厂、集中供热锅炉房)。(2)分散供热锅炉房。(3)其它(电采暖、燃气采暖及火炉采暖等)。(1)1997年全国设市城市668个,其中286个城市已具有集中供热设施(见表1)。(4)1998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86188万m2,比1997年增加5433万m2。而1998年全国城市房屋竣工面积为34527.6万m2 。从以上分析可知:1有集中供热设施的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3%,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该百分比还将下降。2热化率低,说明城市集中供热将来的发展任重道远。3各城市热化率发展不均衡,有…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的意义,针对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热力管网、热力源、用户端三方面,阐述了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从而实现供热采暖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11.
赵广忠 《山西建筑》2011,37(11):119-120
针对当前城市热网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探讨了提高热网事故补水能力的措施,并结合供热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几种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实现城市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保定古城中心历史街区在以控制为主、强调原封不动的传统静态保护模式下,出现的物质环境全面衰退、孤立于城市发展之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强调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理论为研究视角和理论工具,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深入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以动态的思想处理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开发等关系,提出了保定古城中心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目标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供暖新模式,绿色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人员综合知识等方面,探讨了集中供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浅析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振利 《山西建筑》2009,35(14):206-207
指出建筑节能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根据霸州市的具体情况,从建筑选址、朝向、通风、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发展集中供热和绿化等方面探讨了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节能问题,从而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银川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市域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区"的未来银川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思路,以实现银川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肖翎  万哨凯 《暖通空调》2007,37(10):62-64
在分析当地发展集中供热的必要性及供热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应该发展集中供热;从投资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方面论证了该地区发展集中供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空间由单中心都市区向多中心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带扩展的过程中,新城建设是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完善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梳理东京地区新城和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演变历程,探求交通系统建设与新城开发的互动性,并结合东京地区典型新城的发展历程分析,寻求值得上海借鉴的新城建设和交通系统构建的有益启示。其中,东京地区新城关于建设快速直达中心城的轨道交通线路、建立内部中运量交通系统、土地开发与交通系统构建始终保持同步的发展模式,都是值得上海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叶彪 《城市建筑》2005,(4):13-17
城市中心商务区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标签,本文分别从总体布局,城市设计,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阐释北京圣福华国际商贸中心区的设计理念,诠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主题,营造具有“全时活力”特征的中心商务区。  相似文献   

19.
上海青清区的发展反映了一种大城市周边典型的城市现象:“边缘城市”。随着密集的中心城区的分散,有质量的建设和自发的沿路条带式的城市扩张并存,雄心勃勃的规划和不确定的前景相随。文章以青浦为例。针对其形成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可能,提出紧凑+多心模式的新的网络结构,希望这种由大规模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横式可以引导青浦,上海乃至于长江三角洲形成相对紧凑高效、以水乡绿色地景为特色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级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