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信号分析理论,本文提出了一套在精确叠加资料基础上进行高分辨率处理的工作方法,其中心思想是利用测井的高频信息,拓宽地震道的有效频带,利用反褶积等手段压缩,整形子波,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说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过井地震剖面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提高前置滤波低截频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储层预测及油藏描述的要求,需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近年来,人们除合理选取高分辨率采集参数外,已致力于充分发挥地震仪性能及参数的潜力来提高分辨率。利用提高前置滤波低截频来提高升高频便是这方面的一种做法。通过试验分析说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补偿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高频衰减,是目前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的一种简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高地震采集数据的高分辨率,得到延迟度尽量小的子波,并将地震波中有效信号从其它干扰信号中分离出来是地震勘探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文章从接收地震信号的检波器出发,来提高检波器的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以此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高阶统计量在地震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震反演是研究储集层分布的有效方法,但如果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就很难满足要求。地震反演资料分辨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震子波。提出的用高阶统计量法求取的地震子波,比用常规方法提取的子波更接近真实的地震子波。经用两者反演对比,前者反演的地震资料连续性和分辨率明显提高。这表明,该方法对提高反演资料的分辨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频率域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重要手段是采用反褶积技术。反褶积方法很多,如子波反褶积、脉冲反褶积和预测反褶积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高分辨率资料处理中应用受到许多条件制约,不能有效地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其效果不能满足解释人员的要求。作频率域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需要对记录进行频谱分析和频谱分解,同时要设计反褶积算子,然后在共炮点域和共接收点域分两步对资料进行褶积。这种方法能够展宽频谱,压缩地震子波,并能校正地震信号的相位谱,输出零相位子波,较大程度地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该方法在胜利油田车22地区三维等资料处理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资料处理与高信噪比资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有很多提高地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方法,如谱白化,外推展谱和小波变换等等。但不论何种方法,制约提高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地震资料的原始信噪比,而不完全依赖所使用的处理方法。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野外采集,室内处理等各方面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其中高质量的数据采集是最基础性的工作,是目前所有处理方法无法替代的,在处理方法上如何绕过线性滤波范畴和克服常规叠加中非同相叠加因素的影响,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处理方法及其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影响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因素,研究和应用静校正、能量补偿及分频、叠前去噪、精细速度分析等处理技术来提高主频,拓宽频谱,并保证高信噪比。在准噶尔盆地的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用上述技术使分辨率有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震资料分辨率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准确表征是提高分辨率研究的难点和关键之一。针对正演模拟资料、实际地震资料、井间地震资料,本文从客观量化角度对地震资料分辨率与频谱特征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资料分辨率可由地震子波更准确表征;在有效频带范围内,主频和优势频带随着分辨率的提高逐渐向高频端移动,地震资料高频信息增多的同时,其低频特征参数表示的低频信息相应减少;地震资料分辨率的表征呈现复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水平叠加的作用是压制随机噪声和消除多次波,但伴随的缺点是降低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且模糊了振幅特征。为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振幅保真,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然而,这些拟合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如在提高信噪比方面的能力较弱等。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讨论了时频域零炮检距拟合方法的特点及在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叠前消除各种线性干扰和多次波的必要性。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只要在叠前做好去噪工作,应用时频域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方法代替水平叠加有利于改善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振幅保真。  相似文献   

10.
地震资料分辨率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准确表征是提高分辨率研究的难点和关键之一。针对正演模拟、实际地震和井间地震资料,从客观量化角度对地震资料分辨率与频谱特征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资料分辨率可由地震子波更准确表征;在有效频带范围内,主频和优势频带随着分辨率的提高逐渐向高频端移动,在地震资料高频信息增多的同时,其低频特征参数表示的低频信息相应减少;地震资料分辨率的表征呈现复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影响高分辨率处理的主要环节的基础上,探讨了高分辨率处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振幅恢复、组合反褶积和多次剩余静校正等处理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成果剖面上,各反射层位的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与老剖面相比,利用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在分辨率、信噪比、波形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表明这套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乍得Baob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变化快,由于原始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井震相关性较差,造成砂体间隔层识别及岩性边界识别难度较大。针对此问题,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叠前谱蓝化提频技术,以测井反射系数频谱和道集正演模型频谱的趋势作为目标,恢复叠前地震道集数据中衰减严重的高频能量,在有效频带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同时运用井震相关度定量质控处理结果。经过提频处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井震相关性及对薄层的识别能力均有所提高。在乍得Baob油田应用实例表明,叠前谱蓝化提频处理技术为精细刻画该区储层及隔层的展布提供了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辨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是地球物理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提出了利用测井资料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新方法。通过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的线性系统假定,首先建立了地面地震信息与声波测井信息相互联系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系统辨识技术估计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的系统特性,进而对地面地震资料进行补偿性高频恢复。对不同分辨率的正演模拟资料和实际地面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保持原地震资料主要特征不变的条件下,主频为代表的优势频带提高约10~20Hz,频带拓宽约10Hz,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测井曲线的分数布朗插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随机分形理论为基础,详细论述了测井曲线的分数布朗插值方法,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测井曲线分数布朗插值的递推公式.在岩心归位中,用该方法对测井曲线作插值处理,使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与采样岩心尺寸一致,然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数布朗插值对于提高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具有明显效果.在油田勘探开发中,该方法对于油藏精细描述和增强测井资料识别薄储层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滤波算子在小波域中的提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常规提高分 率的地震处理方法中,反褶积算子局部化特征差,影响算子的频率。小波变换中,小波函数具有非常好的局部化特征。小波变换分频处理地震资料,也可以得到较好的高分辨率资料,但是分频处理地震资料的时间较反褶积方法长。本文基于小波域分频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在泸滤域中的时间域和频率域构造类似于反褶积算子的滤波算子,并且推导出了适应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处理的导数小波函数,在时间域采用反褶积方法处理高分辨地  相似文献   

16.
利用VSP提高叠后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褶积是地面地震处理中提高成像分辨率的常用方法。因地面接收干扰严重,高频成分在中深层衰减和吸收作用较大,地面地震得到的叠后剖面中深层频率偏低,处理中难以提取真实反映地震波在地下各个深度传播的地震子波,不能得到精确的反褶积算子。我们从VSP资料中提取反褶积算子用于叠后地面地震资料处理,使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明显提高,同相轴的连续性得到改善,波阻特征有所加强,整体质量得到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测井能提供地下介质较准确的岩性参数和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但只局限于井的附近,而地震勘探有较密的横向采样,对岩性的横向变化敏感,本文以测井数据为约束,以地面地震数据为基础,在提高地震勘探反演精度的条件下,对地震岩性模拟技术作了改进,反井中数据扩展到井间,能够大面积提高检测地层岩性参数的构造参数的分辨率和精度。本方法也适用于薄互层储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是"九五"期间地震勘探攻关形成的一套地震解释技术系列。它包括资料分辨品质分析、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精细层位标定、测井约束反演、储层厚度反演、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相干分析和多参数分析等多个单项技术。其在小断块、小幅度构造和岩性等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种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流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进海 《石油物探》1993,32(1):82-92
  相似文献   

20.
地震波阻抗反演的ANNLOG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地震子波的多级分解和多级非线性变换,得到一种非线性地震褶积模型。将该模型与F-P模型人工神经理论相结合可形成一套利用测井和地层约束的高分辨率地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其突出的特点是:多级非线性变换能使迭代反演快速收敛,并具有极高的纵向反演分辨率;用于存储多级地震子波的人工神经网络,可根据地震数据动力学特征在横赂上的变化进行了可靠的自适应外推反演,并在横向上保持纵向保持纵向分辩率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