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生产实战过程中,我们对引进的PE-3284机的系统软件进行了扩充,开发生成了多处理机系统,强化了文件管理功能,对地震资料处理系统GEOMAX-Ⅱ进行了改造,改进了串行信息处理方式,建立了独立的分析环境及应用软件库,实现了控制台的分离,并对系统进行了稳定性改造。使得机器处理功能更强,手段更灵活。效益更高,初步满足了当前江汉油田资料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萨北油田进入了高含水开发后期,油田开发能耗高、成本高,开发效益较差。作为主要耗能设备的抽油机电动机普遍存在负载率低的现象,平均功率仅为额定功率的30%,平均功率因数仅为0.14左右,加上油田点多面广,窃电现象严重,进一步增加了生产能耗。为了提高抽油机的节能效率,安装了150套ZDC (G)抽油机电动机节能一体化拖动装置,成功地解决了机采系统能耗居高不下的难题,实现综合节电16.42%,系统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有效地扼制了窃电现象,提高了生产安全性,方便了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3.
成败胡雪岩     
胡雪岩的创业过程,充满了危机。只是他胆大心细,而且信心十足,终于都成了转机。愈转愈有利,业变创起来了。他的冷静,机灵,加上当机立断,成为创业的三个基本条件。把危机变为转机,表面上看,是运气育好,实际上则是有眼光,在实力的真本事。  相似文献   

4.
胡状集油田胡十二块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胡十二断块的油藏动、静态资料;运用数位模拟法搞清了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通过示踪剂试验证明区块中存在大孔道;并进行了粘土试注试验,选择了合理的堵剂。在以上基础上确定了该油田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原则,制定了优化堵水方案。经现场封堵大孔道工艺措施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水流方向,改善了吸水剖面,增加了水驱动用储量,提高了油田最终采收率,而且使地层能量得到补充,产量有所上升,取得了满意的综合治理效果,并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没有梦想,就没有希望。没有梦想,也就没有未来。上世纪70年代初,在兰州军区领导下,陕甘宁石油会战拉开序幕。当时,庆阳钻探打出了石油,石油部和国务院领导将这一消息汇报给毛主席。他老人家听了以后说:“庆阳石油有希望。”这一指示转达到了油田,人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对石油会战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李昆 《高桥石化》2008,23(2):19
去年,精细化工事业部加强了环保治理,提高了抗水体污染能力。根据集团公司和公司的有关要求,事业部完成了污水事故槽工程,一旦事故发生时,南、北两区的事故污水可分别通过雨水管道,汇集到雨水泵站附近的阀门井,并通过新建的污水应急管道流到事故污水槽,处理后达标排放,从而避免对黄浦江等外围自然水体的污染。另外,二级污水处理改扩建装置正处于试运转调试阶段,投用后可提高事业部的污水处理能力。精细化工事业部还开展了两次防范水体风险应急预案演练,增强了全体员工的水体污染防范意识,并通过演练及时发现了防污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完善了应急预案,使重大水体污染的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油田建成了适合沙漠边缘环境的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在于他们精心地组织了自动化工程的设计,引进,施工,调试,投运和维护工作,使得高新技术真正转化成了生产力,创造了国内领先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与国产化方面进行了成功地探索,在自动化的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形成了各种设备和系统都由自控专业协调,统一接口,使得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位一体,工艺,设备和自控密切结合,形成了操作运行竞争上岗,维  相似文献   

8.
葡北油田稀油油藏蒸汽驱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为有效地挖掘油田剩余油潜力,改善开发效果,大庆油田首次在葡北油田稀油油藏进行了蒸汽驱开采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蒸汽驱的各种影响因素,优选了注采参数,优化了注汽方案,并通过现场试验评价了蒸汽驱开发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蒸汽驱是水驱油藏的有效补充,通过增加可采储量,实现了蒸汽驱和水驱的优势互补,提高了油田采收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光绪三十二年(1906),新疆布政使王树木丹组织了油苗普查,引进了钻采设备,在独山子开展了新疆石油工业的草创工作,但这项新兴的事业很快随清朝的灭亡而衰落了。民国7~12年(1918~1923),新疆省长杨增新再次组织石油采炼,但因经费不足,没有很大起色,而地方人士潘祖焕在汪家沟设厂,却首创了略有盈利的采炼实业,为新疆石油工业的二次兴盛作了贡献。本世纪40年代初,中苏合作,在独山子油矿建成了相当大的生产经营规模,新疆石油工业出现了第三个鼎盛时期。后来由于盛世才投靠国民党,反共反苏,与苏联关系恶化,独山子的石油采炼如昙花一现,迅速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0.
张甫仁 《天然气工业》2005,25(1):151-154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主要分布在人口和建筑物集中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从燃气泄漏危险源和火源危险源入手,对城市燃气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源进行了系统地辨识分析,得出事故危险源,并建立了以城市燃气火灾爆炸事故为顶上事件的故障树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析了故障树的智能绘制,并阐述了运用蒙特卡罗法的计算机事故危险性模拟方法,将危险性指数模拟程序运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误差较小,从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及其合理性。同时,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各指标危险性重要度指数。该项研究量化了每个危险源在事故致灾中的贡献,也得到了整个系统的危险性,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事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力学能质传递理论定义并导出了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计算公式,系统地讨论了传热单元数、冷热流体热容量流率比以及单台换热器的流型对换热器系统能质传递有效度的影响,比较了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与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结果表明,对于由多台结构和流型相同的换热器串一并联组合而成的换热系统,当其中的每台换热器为逆流布置时其热力学性能最佳;在相同的情况下,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总是大于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且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和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随传热单元数、冷热流体热容量流率比以及单台换热器的流型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外伴管伴热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FLUEM软件,对外伴管伴热体系传热特性及其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系统中存在传导、对流及辐射传热,其中封闭空气夹层又存在层流自然对流.计入空气对流的模拟表明,工艺管受热不均匀,而伴管布置在其正下方、保持空气层不被保温层挤占可提高伴热效果.伴热平衡时,伴热介质温度、热损失随物料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空气层均温假设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而降低工艺管与伴管之间的热阻是提高伴热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将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和Fluent软件相结合,对夹套式热管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热管热交换器在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特点和作用。根据夹套式热管热交换器结构特点及传热特征,建立了夹套式热管热交换器流动与传热的三维物理模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划分,选用k-ε湍流模型和耦合传热法,研究了夹套式热管热交换器壳程温度场分布。结果显示,夹套式热管内沿工质流动方向温度层次明显,壳程靠近热管的部位温度梯度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高温热管翅强化传热的性能 ,对带有热管翅片的单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给出了实验传热系数曲线及其准则关系式 ,并与光管换热关联式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用热管翅做翅片强化管内换热效果明显 ,其传热系数远高于光管内的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重力热管的传热能力,把金刚砂颗粒加入到纯工质里制成三相工质重力热管来强化传热。对12.07、9.77、8.47、7.06和6.35μm的5种不同固体颗粒粒径的三相工质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研究,计算三相工质重力热管的传热系数,并与纯水重力热管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三相工质重力热管的最佳充液率为55%,最佳固体颗粒质量分数为5%;与纯水重力热管相比,三相工质重力热管的等效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了16%~31%,固体颗粒含量和粒径对传热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热管传热性能对小型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素雯  张红  庄骏 《石油机械》2006,34(12):14-17
在零重力辅助下,小热管热阻是小型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集总参数法对于换热器系统数值计算的高效性思想,建立了热管、热管换热器的集总参数模型。对同一热管换热器选用不同传热性能的热管,在不同传热温差和流体质量流速下,就其散热效能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零重力辅助下,热管换热器管内热阻存在一临界值Rcri。当热阻RHP≤Rcri时,管外热阻起主导作用,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εh几乎不随热管管内热阻的值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热泵排烟换热器优化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昭  程珩  张金亮 《天然气工业》2006,26(5):133-136
燃气机热泵利用清洁的天然气作为输入能源带动压缩机完成热泵循环,由于它可以回收燃气机余热,其一次能源利用率较高。回收余热装置主要包括缸套换热器和排烟换热器,其中排烟换热器位于燃气机末端,其结构对余热回收和燃气机的排气压损、空气动力性噪声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对燃气机热泵排烟换热器的换热和压损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校验排烟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对换热效果及排气压力的影响;还测量了排烟换热器排气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确定了消声频率;进而提出了以平衡换热、压降及降噪三者关系为基础的优化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8.
应用FLUENT对异型热管在热管热交换器的强化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研究了异型热管混排对热管热交换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然后应用正交实验,以Nu最大为目标函数研究其传热性能,对混排热管在热管热交换器中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出了最优结构形式组合,并用Table curve拟合出热管内部Nu在热管热交换器位置上变化的精确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同轴径向传热热管的结构、工作原理 ,并对这种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初步风洞试验 ,说明这种热管具有一些特殊的传热性能 ,可望在工业过程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油介质作用下旋流管式换热器强化传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相机油为介质 ,固定水的流速及两侧的进口温度不变 ,通过改变机油的流速来测定不同工况时油的出口温度的方法对光滑管、W形及勺形旋流管式三种换热器的传热及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到换热器的传热准则关联式和压降随流速变化的流阻关联式 ,为以油为加热和冷却介质的换热器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由试验结果知 ,W形及勺形旋流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光滑管式换热器 ,低流速时又以W形旋流管式换热器为最优。如果以油为工作介质 ,宜采用W形旋流管式换热器。旋流管式换热器是高效换热和节能的新技术产品 ,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动力、车辆等工业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