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春来  王晶  杨立滨 《电力建设》2015,36(8):114-121
在不同扰动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控制策略不同,即使对于同一故障扰动,由于光伏电站存在多种类型逆变器,其控制参数也不尽相同。为明确大规模光伏电站暂态特性,同时避免对每种逆变器都建立详细模型,需要建立扰动情况下的光伏电站等值模型。采用倍乘方法建立了光伏方阵群的等值模型以及光伏逆变器群的等值模型,通过采用青海省海西地区的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实测数据进行的仿真验证及误差分析,由仿真结果可知,所提出的光伏逆变器群的等值建模方法和数学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以某10MW光伏并网工程为背景,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光伏电站仿真模型,分别分析光伏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温度下输出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变化情况,并仿真光伏并网系统并网控制策略在电网故障时的系统响应。仿真结果验证了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MPPT控制、并网控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光伏电站和电网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了适用于电网暂态分析的光伏电站模型,建立了含光伏阵列、逆变器、滤波器及控制保护系统的并网光伏电站暂态模型,并应用Matlab实时工具包模块和VC++语言生成了可被PSASP调用的自定义模型,仿真研究了并网光伏电站出力变化对电网影响及电网故障对以不同方式接入电网的并网光伏电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光伏电站与电网的联合仿真。大规模光伏电源集中接入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动;电网故障可能触发光伏电站脱网,使故障扩大;且在负荷母线集中接入方式下对电网电压及暂态稳定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并网光伏电站的动态建模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并网光伏电站动态数学建模与稳定性问题.首先,在考虑电站不同功率控制方式(比如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定功率控制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可用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并网光伏电站的动态数学模型.该模型用微分和代数方程组来描述,便于与表征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微分和代数方程组联立求解系统稳定性等动态问题.其次,提出了并网光伏电站在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方式和定功率控制(constant power control,CPC)方式下的系统稳定性判据,该判据仪由光伏阵列出口测量的电压和功率数据即可充分判断光伏电站系统的稳定性,为实施稳定性检测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以济南市某1.6Mw并网光伏电站为算例,验证了所建光伏电站动态模型和所提出的稳定性判据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建设并网光伏电站已成为我国实现"大规模集中开发、中高压接入"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并网光伏电站的控制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归纳和总结了现有并网光伏电站的核心控制技术,分析了各种控制技术的原理、作用、特点及适用场合,为并网光伏电站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大型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特性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双级变换并网光伏电站整体模型,并分析了光伏电站的动态输出特性和等值阻抗。然后以某1.6 MW实际并网光伏电站工程为算例,着重研究了光伏电站接入配网对系统潮流、母线电压、短路电流和继电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文华 《宁夏电力》2011,(6):5-7,21
分析讨论并网光伏电站短路电流输出特性,提出并网光伏电站短路计算等效模型,并基于DIgSILENT仿真平台,结合实例对短路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短路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区别于传统旋转电源,基于逆变技术的光伏发电短路电流输出特性主要取决于逆变器电流饱和模块的限值。  相似文献   

8.
胡文堂  童杭伟 《浙江电力》2011,30(2):5-7,20
总结浙江电网60kW屋顶光伏示范电站并网一年来的运行规律,分析了光伏电站在电压异常、频率异常及孤岛情况下出现的问题,对光伏电站的运行特性及设备性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基于PSCAD的光伏电站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光伏发电原理与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由若干光伏阵列组成的大型光伏电站进行PSCAD仿真建模,并分析其运行特性。采用恒电压跟踪方法并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测量制表值共同实现大规模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并设计了相应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最后,对大型光伏电站在正常运行以及站内/外发生三相短路故障的情况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为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加快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国内相继开工并已建成了若干兆瓦级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示范工程.结合国内外的运行经验,综述了大型光伏电站在光伏阵列、变换器以及并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新动态,总结了对国内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的一些启示,并对大容量光伏并网发电的技术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背靠背起动是指抽水蓄能电站的同步电动机直接由同步发电机供电起动。  相似文献   

12.
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典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和并网电压等级、准入功率,研究并网点与公共连接点的要求、配电设备选择的要求、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信与监测以及电能计量,提出了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典型设计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PSASP仿真环境下,开发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电池、MPPT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及DC-DC升压器的机电暂态模型,研究了光伏并网保护系统中的过/欠电压保护、过/欠频保护、过电流及短路电流保护、电压不平衡保护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建立了可用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光伏电站仿真模型。最后,以接入光伏电站的某西部孤立电网为例,研究了光伏电源不同容量、不同功率因数接入方式对电网潮流的影响,以及故障扰动下的暂态稳定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评估积灰对光伏组件发电性能影响的有效方法及其数学模型。该方法通过监测光伏发电效率和光伏组件连续积灰的灰尘密度值,建立了输出功率退化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说明光伏组件表面积灰对发电效率的影响,为定量研究灰尘影响发电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搭建了试验平台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输出功率退化数学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寿挺  张思建 《中国电力》2012,45(9):60-70
针对小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的监控需求,说明监控系统应具备的3个基本功能,即电能质量监控、电能计量和并网控制。讨论基于经济方式的上网电费计量方式和一种防止孤岛效应的控制方式。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小型并网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具有分布式数据采集、易组建和自组织等特点,可实现对大范围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智能监控。此外,该监控系统由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组成,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描述整个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别给出网关节点和监控节点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6.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辉  林芳  刘鸿鹏  王卫 《电源学报》2013,11(1):84-88
准确、实时地检测电网电压及并网电流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着重分析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分析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法,通过对电网电压及并网电流的数据采样和处理,得到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电力参数,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实现并网电流THD的计算。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和软件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分析了宁夏发电集团马莲台发电厂2×330MW发电机组配套设备磨煤机油站控制电源开关跳闸的原因,针对磨煤机油站控制电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集中式光伏弃光问题,从调峰能力、输送能力、消纳能力以及设备运行等方面分析了集中式光伏电站产生弃光的原因。提出了基于标杆光伏电站的弃光电量计算方法和基于辐照度数据还原的弃光电量计算方法,结合算例利用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弃光电量分析计算并对2种算法的适用情况进行阐述。最后从国家政策、发展规划、调度运行及消纳市场等层面提出了促进光伏消纳、减少弃光的应对措施,以期促进集中式光伏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