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加快生物制氢工业化进程,利用玉米秸秆这类来源广泛、储量巨大和价格低廉的可再生生物质纤维素资源作为发酵产氢的原料,从连续流发酵产氢反应器(ZL92114474.1)中新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产氢细菌Clostridium sp.X9(NCBI注册号:EU434651)和一株高效产乙醇发酵产氢细菌Ethanoigenens harbinenseB2(NCBI注册号:EU639425),通过构建高效降解纤维素发酵产氢复合菌群进行同步降解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结果表明,对玉米秸秆进行酸化汽爆预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复合菌群的产氢能力.复合菌群X9和B2比单一菌种具有更理想的降解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能力,两菌种间存在协同产氢效应.复合菌群X9和B2降解玉米秸秆发酵产氢获得的最大产氢率和玉米秸秆降解率分别为8.7mmol/g和74%.液相代谢末端产物主要为乙醇、乙酸和丁酸.这说明复合菌群X9和B2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发酵底物的工业化生物制氢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加快生物制氢工业化进程,分析纤维素降解产氢新菌Clostridium sp.X9(梭杆菌,NCBI注册号:EU434651,简称X9)协同Ethanoigenens barbinense B49(哈尔滨产乙醇杆菌,NCBI注册号:AF481148,简称B49)同步发酵纤维素产氢的能力.方法 从连续流发酵产氢反应器(ZL92114474.1)中新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产氢细菌X9和一株试验室已有的高效乙醇型发酵产氢细菌B49,采用两菌种复合培养方式同步降解酸化汽爆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结果 复合菌种X9和B49比单一菌种具有更高的降解玉米秸秆产氢的能力,两菌种间存在协同降解产氢效应.两菌种以体积比(1:1)复配,接种量10%,40℃复合培养,协同降解玉米秸秆产氢24 h的最大单位体积产氢量(YH2)和玉米秸秆降解率分别为1530 ml/L和61.8%.结论 复合菌种X9和B49在利用玉米秸秆类可再生生物质纤维素发酵产氢方面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菌种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生产出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高蛋白饲料.选育白腐真菌、黑曲霉、绿色木霉等分别进行糖化与发酵,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时间60h.研究结果表明,白腐真菌+黑曲霉+绿色木霉的组合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种发酵.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利用农作物副产品资源,解决热带旱季家畜饲料短缺的问题,本试验对非洲产玉米秸秆和甘蔗秸秆中分离的野生乳酸菌的特性以及高品质的青贮发酵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两种农作物秸秆的试验处理区均设定为无添加剂组、乳酸菌剂组、纤维素酶组和乳酸菌剂及纤维素酶组合处理组。收获后的新鲜玉米秸秆和甘蔗秸秆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43%和26%,为青贮发酵的适宜水分含量范围。玉米秸秆和甘蔗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65 %和76 %,粗蛋白含量两者相近,显示为6%~7%。野生乳酸菌群落包括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西伯利亚魏氏菌、拉氏乳球菌和酸性乳球菌。在两种作物上的菌落数变化范围为每克鲜样的菌数为102至106。植物乳杆菌和魏氏菌分别是存在于玉米秸秆和甘蔗秸秆中的主要菌种。短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是存在于两种农作物秸秆中的常见菌株。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后,青贮饲料pH值下降,乳酸含量上升,有效地改善了发酵品质。两种秸秆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均没有发生明显的营养损失,显示出良好的贮藏特性。本研究证实,这两种农作物秸秆均可以制备成高品质的青贮饲料,并能很好地保存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醇性发酵乳发酵剂的制造方法及合理的生产工艺,对发酵剂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具体分析,确定了发酵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堆肥发酵剂对猪粪发酵的影响.[方法]以猪粪、锯木灰和堆肥发酵剂为原材料进行好氧堆肥,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别以ITS1F_ITS2R和338F_806R作为真菌和细菌引物测定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结果]堆肥发酵剂能促进猪粪的堆肥发酵升温,增加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并改变其优势种.[结论]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穰发酵产酒精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发酵残渣,为了使这些残渣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对玉米秸秆穰发酵残渣的分级利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发酵残渣的蛋白质含量与体外消化率,最终确定了玉米秸秆穰发酵残渣作为牲畜高蛋白饲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日渐增长,为了减少农村环境污染而进行此研究.利用发酵技术对农村废弃物进行处理,在外源微生物条件下,研究了玉米秸秆和鸡粪在不同碳/氮质量比条件下发酵,考察了其主要物质的变化规律.然后将发酵产物用于饲喂黑水虻幼虫,对黑水虻幼虫进行生长指数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pH值先上升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乳酸菌食品与参与食品发酵的有关微生物以及发酵剂的菌种选育、组合、保存等问题的研究现状,报道了作者研究乳酸菌奶粉的新发现,即其不仅对消化系统,而且对呼吸系统的某些病症也有明显的预防和医疗效果,本文还分析了乳酸菌食品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真空冷冻干燥酸奶发酵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冻干燥乳酸菌发酵剂的使用简化了乳品企业的生产工艺,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避免了因微生物技术力量不足而造成的菌种质量不佳等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累积,从剩余污泥中分离产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耐碱细菌,并构建产蛋白酶混合菌系.将其接种于碱性( pH 10.0)发酵剩余污泥的不同发酵时期,评价其对溶解性有机化合物和VFAs累积的影响,探讨利用剩余污泥生产VFAs的最佳条件.从剩余污泥中分离到2株产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耐碱细菌,并构建产蛋白酶混合菌系.在发酵初期接种混合菌系效果最显著,且可缩短发酵启动时间2 d.发酵初期接种混合菌系后,溶解性蛋白质和VFAs质量浓度在第8天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未接种混合菌系样品中相应值的1.25和1.41倍,分别占溶解性化学需氧量( SCOD)总量的29.87%和44.54%.乙酸和丙酸为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VFAs的主要组分,分别占VFAs总量的50.69%和18.19%.  相似文献   

12.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絮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采用纤维素降解菌和絮凝菌组成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菌群,进行两段式发酵,利用纤维素为底物,生产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将高效絮凝菌F2、F3、F5和F6进行双菌混合培养的正交试验,发现F2和F6组合絮凝活性最佳,且均优于单菌.确定该复合型生物絮凝剂HITM02的有效成分存在于发酵液中,主要是细菌的代谢产物.有效成分为蛋白质、多糖和多肽类物质,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5.4%,总糖含量为1.76%,还原糖未检出.这些有效成分与发酵过程中纤维素等的代谢残留物共同作用,具有优良的絮凝能力.絮凝机理包括蛋白质等两性电解质的电中和作用;蛋白质、多肽、多糖等高分子物质和纤维素等的代谢残留物共同具有的吸附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用从焦化废水的污泥中筛选出5株优势反硝化菌,采用固态培养技术将优势反硝化菌固定至稻壳载体.实验通过响应面法,以TTC脱氢酶酶活为响应值,对反硝化菌的固态培养条件: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含水率进行优化;并研究3种保存方法对固载菌株TTC-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态培养条件的最佳值:发酵时间为70h,培养温度为24.2℃,接种量为10.6/20,含水率为50.1%,固载菌株TTC-脱氢酶活性最大达到31.809(ugTF/g/h);冷冻保存法对酶活影响最小,鼓风风干最经济实用.保存30d后的固载菌株48h对焦化废水的降解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复合菌剂预处理玉米秸秆及厌氧发酵产沼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9组不同配比的复合菌剂预处理玉米秸秆及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效果,采用秸秆失重率及木质纤维降解率分析复合菌剂的降解能力,并通过沼气和甲烷的产量分析复合菌剂的产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4组秸秆失重率及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最高,其次为I9组.30d的发酵周期内,I9菌剂处理后秸秆厌氧发酵效果最好,出现两个产气和产CH4的高峰期,累积产气量和产CH4量分别提高36.6%、39.0%,这说明采用合适的菌剂配比预处理秸秆能较大地提高厌氧发酵的产气量和消化效率.D4组秸秆木质纤维降解率虽最高,但产气并不是最高的,这说明降解率和产气量并不成正比.根据产气要求,选择最佳复合菌剂的配比为I9组,即复合菌、真菌、放线菌及细菌、绿色木霉的体积比为3∶3∶2∶1.  相似文献   

15.
从采油菌剂及原油中共分离出11株细菌,并对其发酵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可以利用石蜡产表面活性物质,但不产气;菌株发酵液的pH值没有明显的变化,对原油有不同程度的乳化作用;Y-1和Y-5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Y-2和Y-6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Y-3为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Y-4、J-1、J-2、J-4、J-5和J-6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大多数分离菌株为兼性厌氧菌,具有运动性,不产生硫化氢,能够利用蔗糖、葡萄糖等廉价碳源产生有机酸和气体,这些特性有利于菌株应用于微生物采油。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微生物菌群在褐煤生物气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利用厌氧手套箱为操作平台,从云南昭通盆地新鲜褐煤样品中富集培养本源产甲烷菌群,并通过褐煤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研究了产气过程中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菌数量和纤维素酶、辅酶F420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生物气产生过程中,发酵细菌始终保持着较高活性(大于7.5×106个/mL),产氢产乙酸菌数量和增殖速率明显小于发酵细菌,但其数量变化趋势与发酵细菌相似,两者在营养生态位上显示出明显的承继关系;纤维素酶始终保持较高的活性(0.018~0.023mg/(mL.h));辅酶F420活性会受到产酸发酵菌所产生的酸性物质的抑制,其最低活性值为峰值的55.91%~67.61%;辅酶F420活性在褐煤生物气产出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高峰期,指示着褐煤的煤层气生成过程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17.
海绵(Marine sponge)是一大类低等多细胞动物,其体内及体表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本文分别从繁茂膜海绵和南海海绵中,经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油扩散技术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分离到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10和菌株S6X。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和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这两株菌进行了菌种鉴定,最后鉴定H10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S6X为帕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leronii)。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现有生物破乳剂破乳效率低、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难以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将具有破乳效果的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改进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混合培养,得到了一种高效生物复合型破乳剂.生物复合型破乳剂全培养液在室温下,接触时间48h可...  相似文献   

19.
海绵(Marine sponge) 是一大类低等多细胞动物, 其体内及体表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本文分别从繁茂膜海绵和南海海绵中,经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油扩散技术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分离到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10和菌株S6X.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和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这两株菌进行了菌种鉴定,最后鉴定H10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6X为帕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leronii).  相似文献   

20.
酵素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动、植物或菌类而成的功能型发酵产品。当前,市场上的酵素产品质量较差,需要从各方面深入研究酵素的发酵规律和工艺。本文就酵素发酵菌种的分离、酵素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酵素的发酵工艺和发酵机制、酵素产品的功能、安全性及质量规范等方面展开了综述,为研发酵素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